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4BK5004)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1
相关作者:徐民华王增芬孙道进更多>>
相关机构: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篇友好型社会
  • 1篇认识论基础
  • 1篇生态伦理
  • 1篇生态伦理学
  • 1篇生态社会主义
  • 1篇祛魅
  • 1篇理学
  • 1篇伦理
  • 1篇伦理学
  • 1篇环境友好型社...
  • 1篇建设环境
  • 1篇构建和谐社会
  • 1篇和谐社会

机构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共江苏省委...

作者

  • 1篇孙道进
  • 1篇王增芬
  • 1篇徐民华

传媒

  • 1篇当代世界与社...
  • 1篇重庆工学院学...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被引量:13
2005年
生态社会主义作为近30年来日趋兴盛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是对资本主义的工业扩张主义所造成的生态危机挑战的理论回应。其理论核心生态发展观以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目标,在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深刻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生态重建模式,为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发展理论和发展思路。
徐民华王增芬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理性”的祛魅: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认识论基础被引量:1
2006年
鉴于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与生态伦理学的建构本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层面。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活动,必然涉及到生态伦理学几个理论问题:①要理性地对待“理性”,祛魅人类中心主义的本体论之“根”,这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认识论基础;②要彰显实践的“主体性”,批判非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的主体性的遮蔽,这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方法论基础;③要重新审视自然的“内在价值论”,实现价值的属人性与客观性的回归,这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价值论基础。
孙道进
关键词: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伦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