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8020)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刁波沈孛叶英华郑晓宁袭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7篇混凝土
  • 5篇钢筋
  • 4篇冻融
  • 4篇冻融循环
  • 4篇钢筋混凝
  • 4篇钢筋混凝土
  • 3篇引气
  • 3篇滞回
  • 3篇滞回性能
  • 3篇混凝土柱
  • 3篇荷载
  • 3篇持续荷载
  • 2篇引气混凝土
  • 2篇氯离子
  • 2篇钢筋混凝土柱
  • 2篇RC柱
  • 1篇载力
  • 1篇粘结
  • 1篇粘结性
  • 1篇粘结性能

机构

  • 8篇北京航空航天...
  • 6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电力工程...

作者

  • 7篇刁波
  • 4篇叶英华
  • 4篇沈孛
  • 2篇耿娇
  • 2篇郑晓宁
  • 2篇张健
  • 2篇袭杰
  • 1篇周煜
  • 1篇许豪文
  • 1篇陈圣刚

传媒

  • 2篇工业建筑
  • 2篇混凝土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第24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海水干湿交替作用下持载钢筋引气混凝土柱滞回性能被引量:1
2015年
沿海地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会同时受到使用荷载和氯离子侵蚀作用。通过实验室模拟沿海地区混凝土结构的工作状态,试验研究在海水干湿交替作用下承受不同比例持续偏心荷载钢筋引气混凝土柱的表面剥蚀、裂缝发展以及滞回性能,使用显微镜观测裂缝处混凝土并测定氯离子含量;分析海水干湿交替作用与持续荷载比例对柱承载力、刚度、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00次海水干湿交替作用后,钢筋混凝土柱的滞回曲线随着持续荷载比例的增加变得不对称;持载比例越大,正向加载时,柱子的屈服荷载、极限荷载、刚度和延性越小,反向加载时屈服荷载与极限荷载变化不大,刚度与延性均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
张健刁波周煜郑晓宁
关键词:滞回性能
含气量对持续承载混凝土梁在冻融与氯腐蚀环境下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模拟沿海寒冷地区混凝土结构的工作状态,试验研究了冻融循环与海水浸泡交替作用下不同含气量混凝土的强度变化以及含气量对持续承载钢筋混凝土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含气量分别为6.1%、3.2%的混凝土,经历300次冻融循环和100次海水浸泡交替作用后,含气量高的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抗冻性,含气量为6.1%的持续承载钢筋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均好于含气量为3.2%的钢筋混凝土梁。
马彬沈孛叶英华
关键词:冻融循环引气混凝土持续荷载
环境和荷载对RC柱滞回性能和氯质量分数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为研究不同持续荷载比例(持续偏压荷载占极限偏压荷载的比例)和不同环境对RC(reinforced concrete)柱的滞回性能和氯质量分数影响,试验室模拟了沿海地区RC结构的工作条件.持续荷载比例分别为0、0.2和0.35的RC柱试件,经历100次海水干湿循环或置于大气环境100 d后,进行低周水平反复加载试验并测试受拉区混凝土的氯离子质量分数.结果表明,持续偏压荷载使海水干湿循环柱和大气环境柱的滞回曲线均呈现明显的不对称性,且前者的不对称性甚于后者.当水平荷载产生的截面应力分布与持续偏压荷载的同向且持续荷载比例为0.35时,海水干湿循环柱的峰值荷载和耗能能力分别是大气环境柱的0.89和0.57倍;反之,前者分别是后者的1.04和1.08倍.持续偏压荷载耦合海水干湿循环作用后,距受拉表面20 mm和40 mm深处,受拉混凝土的氯离子质量分数均是持续偏压荷载单独作用(即大气环境柱)的3倍以上.可见,持续偏压荷载耦合海水干湿循环作用加速了氯离子的渗透和滞回性能的劣化.
沈孛刁波叶英华耿娇
关键词:持续荷载大气环境滞回性能
持续荷载作用后钢筋混凝土柱的滞回性能研究
2012年
钢筋混凝土结构通常承受使用荷载且带裂缝工作,持续荷载和裂缝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滞回性能影响的情况尚不清楚。通过对养护28 d后的钢筋混凝土柱施加不同比例的大偏心受压持续荷载,在大气环境下养护100 d(总计128 d),卸掉持续荷载,进行低周期反复加载试验,以探讨持续荷载和裂缝对滞回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持续荷载与低周反复荷载产生的应力分布一致时,钢筋混凝土柱的初始加载刚度、极限荷载和延性随持续荷载增大而降低;反之,极限荷载随持续荷载增大而降低,初始加载刚度和延性随持续荷载增大呈增大的趋势,但不够显著。说明持续荷载对钢筋混凝土柱的滞回性能有一定影响。
张健刁波袭杰
关键词:持续荷载钢筋混凝土滞回性能偏心受压柱
裂缝宽度及环境对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
寒冷沿海地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存在裂缝,腐蚀介质易通过裂缝到达钢筋表面,可能导致钢筋过早锈蚀并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该文通过实验室模拟寒冷沿海地区工作环境,研究对比了8组(20个)带有不同宽度初始裂缝...
许豪文刁波沈孛叶英华
关键词:粘结性能钢筋混凝土冻融循环
文献传递
冻融与初始裂缝对钢筋混凝土黏结强度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海水寒冷地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到冻融循环与氯离子侵蚀的耦合作用,且混凝土结构通常是带裂缝工作。侵蚀与冻融循环容易造成钢筋与带有初始裂缝的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性能退化。通过试验室模拟环境,对36个钢筋混凝土拔出试件经历300次冻融循环交替100次海水浸泡后,研究不同宽度初始横向裂缝和不同钢筋直径对钢筋与混凝土之间黏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结强度随着初始裂缝宽度的增大而降低,且随着钢筋直径的增大而降低;随着钢筋直径加大,初始裂缝宽度对试件黏结强度的影响削弱。与无初始裂缝试件的黏结强度相比,初始裂缝宽度为0.19mm时,钢筋直径为10、14、18mm试件的黏结强度分别降低34.1%、26.7%、20.7%。
袭杰刁波沈孛叶英华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侵蚀环境冻融循环黏结性能
海水干湿循环对带裂缝钢筋混凝土柱力学性能及氯离子含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通过实验室模拟沿海氯环境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服役工作条件。使初始裂缝宽度分别为0、0.07、0.10、0.14 mm的钢筋混凝土(RC)偏压柱试件受到100次海水干湿循环作用,观察裂缝发展情况,然后对柱试件进行静力偏压加载试验,并测量受拉区混凝土的氯离子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初始裂缝宽度的RC柱试件经过100次海水干湿循环后,其屈服荷载、极限荷载和延性均随初始裂缝宽度的增加而降低;按规范计算的偏压承载力均高于试验值。与偏压极限荷载试验值相比,当初始裂缝宽度小于0.10 mm时,规范计算极限荷载值的相对误差小于5%,裂缝宽度为0.10 mm及以上时,规范计算极限荷载值的相对误差大于16%。柱试件混凝土受拉表层(0~10 mm)的氯离子含量随初始裂缝宽度的增加而增大;当裂缝宽度小于0.10 mm时,受拉混凝土内层(10~30 mm)的氯离子含量差别不大;裂缝宽度为0.10 mm及以上时,受拉混凝土内层(10~30 mm)的氯离子含量近乎成倍增加。
沈孛叶英华刁波郑晓宁
关键词:RC柱承载力氯离子含量
冻融与侵蚀作用下引气混凝土劣化微观机理被引量:2
2013年
对经历冻融循环和海水浸泡交替作用后含气量为5.9%的引气混凝土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质量损失、相对动弹性模量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以研究冻融循环和海水浸泡交替作用下引气混凝土的劣化机理.通过观察引气混凝土试件表面和中间处的微观结构,发现未受到冻融循环时,几乎不见裂缝和晶体,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微裂缝逐渐发展,当冻融循环达到300次时,主裂缝深入发展,并有晶体产生.可见海水侵蚀和冻融循环交替作用,导致微裂缝产生并发展,同时化学反应产生了晶体.物理和化学损伤累积导致引气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达8.5%,但是相对动弹性模量和质量损失在冻融循环和海水浸泡交替作用前后均变化较小.
耿娇刁波陈圣刚
关键词:引气混凝土冻融循环劣化机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