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JS-908-01-01)

作品数:3 被引量:36H指数:3
相关作者:仲霞铭何小燕胡挺邹欣庆汪亚平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南京大学常熟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日本鳗鲡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征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 1篇水文
  • 1篇水文气象
  • 1篇水文气象要素
  • 1篇气象
  • 1篇气象要素
  • 1篇种群
  • 1篇种群遗传
  • 1篇种群遗传结构
  • 1篇鳗鲡
  • 1篇夏季
  • 1篇空间分布特征
  • 1篇AFLP
  • 1篇AFLP分析

机构

  • 2篇江苏省海洋水...
  • 1篇常熟理工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江苏省淡水水...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2篇仲霞铭
  • 1篇徐健荣
  • 1篇吴磊
  • 1篇许晓风
  • 1篇刘培庭
  • 1篇张辛
  • 1篇汪亚平
  • 1篇熊瑛
  • 1篇许广平
  • 1篇丁亚平
  • 1篇高银生
  • 1篇许璞
  • 1篇邹欣庆
  • 1篇李旭光
  • 1篇汤建华
  • 1篇刘培廷
  • 1篇胡挺
  • 1篇何小燕
  • 1篇张学江

传媒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江苏近岸夏季鮸的生物学与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7
2008年
以2006年夏季江苏近岸游泳动物资源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研究了江苏近岸鮸M iichthys m iiuy群体的体长组成、体重组成、性腺成熟度、摄食等级等生物学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水温的关系。结果表明:2006年夏季江苏近岸鮸的群体组成以当龄未成熟的幼鱼为主,个体数占87.63%,体长为70~280mm,主要分布于121°30′E^122°E、32°N^33°N海域,适温为25~27℃;性成熟IV期以上未产卵的鮸分布海域为海州湾南部和长江口大沙滩北侧区域,适温为24~26℃,体长为364~713 mm,最小性成熟体长(Ⅵ期)为364 mm,推测最小性成熟年龄为2龄以上;鮸摄食等级随个体的增大而升高;该种群呈明显集群性分布,个体大小分布区域有较大差异。
张学江汤建华熊瑛吴磊仲霞铭刘培廷高银生
关键词:生物学特征
江苏近岸海域水文气象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18
2010年
2006~2007年在江苏近岸海域进行水文气象要素(气温、湿度、风速风向、波浪、透明度、水色和海水温盐度等)大面观测。数据分析表明,各水文气象要素具有较大的空间分异,四季变化显著。秋季气温明显高于春季,冬季气温较历史数据偏高。整个海域风速较大,风向受季风控制,有效波高与风速之间显著相关。如东附近海域波浪较大,废黄河口波浪较小;春、夏季有效波高较小,而夏、秋季近岸海域波高较小,离岸波高增大。夏季海水透明度最大,平均为2.3m;冬季透明度最小,平均只有0.6m;水色与透明度呈负指数相关。春、秋季水温分布与气温分布基本一致,冬季大致沿等深线分布。射阳河口与长江口为低盐区,辐射沙脊群外缘为高盐区。与20世纪80年代的调查结果相比,出现了一些新特点。这些新的调查成果可为江苏近岸海域的海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何小燕胡挺汪亚平邹欣庆施晓钟
关键词:水文气象要素
中国东海日本鳗鲡种群遗传结构的AFLP分析被引量:11
2010年
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以中国东海日本鳗鲡2个群体(闽江流域玻璃鳗养成的成鳗和长江口捕获的玻璃鳗)为材料,研究其遗传多样性水平及群体的遗传结构。结果表明,6对选择性扩增引物共检测到363个位点,其中闽江流域群体和长江口群体的多态位点数、多态位点频率、Nei′s基因多样性系数、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228和269、62.81%和74.10%、0.2781和0.3077、0.4092和0.4493,日本鳗鲡这2个群体均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但闽江流域群体明显低于长江口群体。2群体的遗传相似度为0.8140,遗传距离为0.2103,在用Nei′s遗传距离构建的遗传聚类图上,2群体明显分为2支,显示了群体分化现象,不同地理群到达产卵地的时间不同可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张辛许璞许广平刘培庭仲霞铭李旭光徐健荣丁亚平许晓风
关键词:日本鳗鲡AFLP种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