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大连市科学技术基金(2012J21DW013)

作品数:16 被引量:52H指数:4
相关作者:白海锋李晓春殷旭旺刘钢李文香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海洋大学陕西省水产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大连市科学技术基金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刺参
  • 6篇海藻
  • 3篇增重率
  • 3篇扇贝
  • 3篇网箱
  • 3篇仿刺参
  • 2篇性腺
  • 2篇性腺指数
  • 2篇幼体
  • 2篇增重
  • 2篇增重效果
  • 2篇生长率
  • 2篇特定生长率
  • 2篇腔肠动物
  • 2篇全人工
  • 2篇栉孔扇贝
  • 2篇虾夷扇贝
  • 2篇苗种
  • 2篇棘皮动物
  • 2篇海蜇

机构

  • 16篇大连海洋大学
  • 11篇陕西省水产研...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作者

  • 14篇白海锋
  • 10篇李晓春
  • 8篇殷旭旺
  • 5篇沈红保
  • 5篇李文香
  • 5篇刘钢
  • 4篇鲁媛媛
  • 4篇宋佳
  • 3篇李晓光
  • 3篇周玮
  • 3篇王博涵
  • 3篇陈晓霞
  • 2篇闵文武
  • 2篇于丽娜
  • 2篇刘刚
  • 1篇曹善茂
  • 1篇刘玮
  • 1篇刘东超
  • 1篇杨大佐
  • 1篇谭冰冰

传媒

  • 5篇河北渔业
  • 4篇水产养殖
  • 3篇大连海洋大学...
  • 2篇科学养鱼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9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投喂不同海藻饵料对海上网箱幼刺参生长及成活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分别采用鲜孔石莼(Ulva pertusa)、鲜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鲜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磨碎液及其混合液与25%海泥制成四种不同配合饵料,对2.25g±0.02g的幼刺参生长和成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60d后,投喂鲜孔石莼的幼刺体重增长达到(4.86±0.54)g,特定生长率表现出最大值,为1.36%±0.13%/d,相比对照组(3.42g±0.62g,0.82%±0.34%/d)增长显著(P<0.05),鲜角叉菜次之,体重和特定生长率分别为4.37g±0.31g和1.22%±0.22%/d,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幼刺参摄食鲜孔石莼、鲜角叉菜、鲜裙带菜和混合藻液其存活率分别为62.2%±0.2%、58.7%±0.3%、55.3%±0.9%、56.3%±0.7%,与对照组(50.6%±1.3%)之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显示,投喂鲜孔石莼对海上网箱幼刺参的生长和成活效果最好。因此,在刺参海上网箱养殖阶段添加鲜孔石莼是经济可行的。
周玮李晓春白海锋刘钢殷旭旺
关键词:刺参特定生长率
饥饿时间对大型溞摄食行为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研究了不同饥饿时间下大型溞Daphnia magna(体长约3 mm)对沙角衣藻Chlamydomonas sajao和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的摄食选择性。沙角衣藻与蛋白核小球藻相比,具有较高的适口性,但营养价值相对较低。按照沙角衣藻和蛋白核小球藻的比例分别为5×104∶35×104、20×104∶20×104、35×104∶5×104cells/m L混合投喂饥饿0、0.25、1、4、8 d的大型溞,3 h后测定大型溞的摄食率、滤水率和食物选择系数。结果表明:与饱食组和短时间饥饿(0.25、1 d)组相比,长时间饥饿(4、8 d)导致大型溞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摄食率和滤水率显著增加(P<0.05),而对沙角衣藻的摄食率和滤水率显著降低(P<0.05);饱食和短时间饥饿状态下大型溞优先摄食沙角衣藻,而在长时间饥饿状态下大型溞优先摄食蛋白核小球藻;大型溞在长时间饥饿和短时间饥饿状态(含饱食)下的最优觅食行为不受食物中沙角衣藻与蛋白核小球藻相对密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大型溞的饥饿状态可以影响其对藻类食物的选择性。
刘玮杜蓓蓓刘钢殷旭旺
关键词:大型溞沙角衣藻蛋白核小球藻摄食率滤水率
不同海藻磨碎液对两种扇贝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为研究不同海藻如孔石莼(Ulva pertusa)、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和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碎屑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和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在暂养阶段的生长和发育的影响。用海洋微藻——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sp.)作为对比和混合性饵料,7种饵料组分别为微绿球藻、孔石莼碎屑、孔石莼碎屑+微绿球藻、角叉菜碎屑、角叉菜碎屑+微绿球藻、裙带菜碎屑、裙带菜碎屑+微绿球藻。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暂养35 d后,结果显示,投喂孔石莼碎屑+微绿球藻的饵料处理组,两种扇贝性腺发育均优于其它饵料处理组。其中,栉孔扇贝的性腺湿重、干重和灰分重的指数增长量分别为0.034±0.003、0.041±0.003和0.155±0.004,显著高于其它饵料组;虾夷扇贝的性腺湿重、干重和灰分重的指数增长量分别为0.067±0.001、0.013±0.001、0.067±0.004,同样显著高于其它饵料组。此外,投喂孔石莼碎屑+微绿球藻饵料处理组的两种扇贝的亲体增重效果也明显优于其它饵料处理组。研究表明,孔石莼磨碎液与微绿球藻混合,可有效促进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的性腺发育和体重增长,在扇贝暂养培养阶段可作为替代饵料与单胞藻混合使用。
殷旭旺宋佳李文香李晓春白海锋曹善茂
关键词:栉孔扇贝虾夷扇贝性腺指数增重率
几种常见海藻饵料对虾夷扇贝增重效果的影响
2015年
通过用微绿球藻、孔石莼、角叉菜、裙带菜四组天然海藻饵料的投喂对比试验对虾夷扇贝增重效果进行评价。26d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投喂孔石莼的虾夷扇贝鲜体重增重率为99.78%±18.51%,均显著高于其余三种饵料组(P<0.05),干体重增重率为286.41%±68.13%,,显著高于其余饵料组(P<0.05)。对比结果显示,孔石莼饵料组对虾夷扇贝的增重效果显著,在扇贝育苗生产中可作为替用饵料与单胞藻混合使用。
贾秋红李文香陈晓霞李晓春白海锋殷旭旺沈红保
关键词:虾夷扇贝增重率
刺参北方海区网箱生态繁育技术初步探讨被引量:7
2013年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 属棘皮动物门( Echinopermata )、游走亚门 ( Eicutherozoa )、海参纲 (Holothuroidea)、楣手目(Aspidochiroia)、刺参科(Stiehopodidae)、仿刺参属(Apostichopus),是温带种,自然分布主要在北太平洋沿岸,包括我国的黄、渤海沿岸,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辽宁大连、山东及江苏北部等沿海地区。
于丽娜鄢娜鲁媛媛白海锋李晓光
关键词:仿刺参网箱海区棘皮动物
咖啡金黄水母全人工繁殖和选优试验
2015年
咖啡金黄水母(Ghrysaora melanaste),别名咖啡海刺水母,隶属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旗口水母目、游水母科、金黄水母属。因为它的伞体呈现半透明的金黄色,伞体边缘触手呈咖啡色而得名。咖啡金黄水母的触手和口腕很长,在水中展开时像飞天仙女的水袖一般,飘逸洒脱,让人惊叹,因此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咖啡金黄水母主要生活于日本的白令海,在我国沿海尚未见分布。
贾秋红白海锋李晓光李晓春宋佳沈红保问思恩
关键词: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人工繁殖卤虫无节幼体换水量桡足类
三种大型海藻对仿刺参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比较被引量:2
2015年
大型海藻是海洋生态系统重要的初级生产者之一,在自然界产量高,分布广,主要包括绿藻门、褐藻门和红藻门的大部分种类。在自然情况下约有十分之一的海藻会被海洋中的牧食性生物作为食物直接摄食,剩余的海藻碎屑则成为滤食性生物的潜在饵料.
贾秋红李晓春王博涵白海锋刘刚殷旭旺沈红保
关键词:大型海藻成活率仿刺参海洋生态系统自然界
海蜇苗种中间暂养方式对其成活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海蜇隶属腔肠动物(Coelenterate),钵水母纲(Scyphomedusae),根口水母目(Rhizostomeae),根口水母科(Rhizostomadae),海蜇属(Rhopilema)[1].海蜇体色多样,多呈紫红色,也有乳白色或金黄色个体,伞部和口柄部颜色通常相似,也有两部分颜色相异的个体.海蜇是大型的食用水母,经济价值很高,其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和无机盐等含量丰富,其较高的营养价值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食,加工品供不应求,自然海区的自然资源已无法满足需要.
鲁媛媛白海锋刘麟菲谭冰冰赵乃锡李晓光
关键词:海蜇中间暂养成活苗种自然资源腔肠动物
投喂不同饵料对刺参海上网箱育苗幼体培育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研究了投喂不同饵料(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sp.、海洋红酵母Rhodomanas benthica、孔石莼Ulva pertusa碎屑和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ium碎屑)对刺参海上网箱育苗中各阶段浮游幼虫、稚参的存活率及其生长的影响,幼虫培育历时30 d,稚参培育试验共进行21 d。结果表明:在浮游幼体中后期,投喂微绿球藻的组幼虫存活率均显著高于投喂海洋红酵母的组和不投饵的对照组(P<0.05);在稚参培育21 d时,投喂海蒿子的组稚参存活率最高,为20.4%±0.2%,投喂孔石莼的组次之,存活率为19.9%±1.7%,但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投喂微绿球藻与投喂海洋红酵母的组存活率无明显差异(P>0.05),存活率分别为13.6%±0.9%和13.9%±0.7%,而不投饵料的对照组存活率最低,仅为8.9%±0.8%;试验结束时,投喂海蒿子、孔石莼和海洋红酵母的组稚参的体长增长均较快,分别为(7.79±0.47)、(7.35±0.13)、(7.08±0.63)mm,显著高于微绿球藻组(5.08 mm±0.40 mm)和对照组(4.94 mm±0.23 mm)(P<0.05)。研究表明:相对于不投喂饵料,投喂适量饵料能够显著提高刺参海上网箱育苗幼体的存活率和生长率;浮游幼虫阶段,投喂微绿球藻较为适宜;附着变态后的稚参期,投喂海蒿子或孔石莼碎屑最佳。
殷旭旺林华剑闵文武刘钢杨大佐周玮孙洪斌刘福合
关键词:刺参网箱育苗饵料
水深和盐度对河蟹苗种培育成活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对河蟹苗种(豆蟹)放养期间不同水深梯度和不同盐度梯度的对比试验,分析了水深与盐度对蟹苗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四个水深梯度(30cm、60cm、90cm、120cm)中,水深保持在60cm的池塘蟹苗成活率相对较高,为52.6%;水深保持在30cm的池塘蟹苗成活率相对较小,为34.4%。在四个盐度梯度(6‰、4‰、2‰、0‰)中,盐度为2‰的池塘蟹苗成活率相对较高,为53.6%;盐度为6‰的池塘蟹苗成活率相对较低,为22.6%。通过分析认为蟹苗放养的水深控制在60-90cm,盐度控制在3‰以内为宜。
贾秋红陈晓霞陈媛媛李晓春王博涵宋佳白海锋沈红保
关键词:河蟹苗种水深盐度成活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