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110527)

作品数:7 被引量:53H指数:3
相关作者:周梅赵鹏武曾楠魏江生史山丹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大兴安岭南段
  • 2篇碳储量
  • 2篇白桦
  • 1篇凋落
  • 1篇凋落物
  • 1篇凋落物分解
  • 1篇样地
  • 1篇油松
  • 1篇油松天然林
  • 1篇樟子松
  • 1篇森林草原
  • 1篇森林凋落物
  • 1篇森林凋落物分...
  • 1篇森林水文
  • 1篇山杨
  • 1篇生物量
  • 1篇天然次生林
  • 1篇天然林
  • 1篇土壤
  • 1篇土壤N

机构

  • 6篇内蒙古农业大...

作者

  • 6篇赵鹏武
  • 6篇周梅
  • 3篇曾楠
  • 2篇张波
  • 2篇魏江生
  • 2篇史山丹
  • 2篇葛鹏
  • 1篇李攀
  • 1篇刘殿国
  • 1篇奥都巴雅尔
  • 1篇王梓璇
  • 1篇舒洋
  • 1篇王鼎
  • 1篇石亮

传媒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内蒙古林业科...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大兴安岭南部温带山杨天然次生林不同生长阶段生物量及碳储量被引量:26
2012年
基于内蒙古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天然次生林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及过熟林生物量调查,探讨了不同龄组山杨天然次生林单株木、林分、林下植被和枯落物的生物量及群落碳储量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林龄的增大,山杨天然次生林木和各器官生物量总体呈增加趋势,树干所占比例增加,中龄林增加尤为明显;林下植被层、枯落物层生物量随林龄增大呈增加趋势。群落总碳储量的空间分布序列是:乔木层>枯落物层>林下植被层。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群落的碳储量分别为27.146 6、53.545 1、60.889 8、77.915 8、79.135 3t.hm-2,乔木层碳储量分别为22.206 5、47.215 7、52.056 3、68.445 3、68.773 1 t.hm-2,枯落物层和林下植被层碳储量平均值分别为5.814 4、2.172 7 t.hm-2。乔木层、枯落物层和林下植被层碳储量占总量的平均率分别为86.05%、10.39%和3.57%。研究认为山杨天然次生林群落碳储量随林龄增加的变化规律明显,碳汇潜力巨大;中龄林为碳储量增长迅速期,且持续较长一段时间,是林分管理的关键阶段;自然稀疏有利于促进林木生长,林分碳储量并未随林分密度下降而减小。
史山丹赵鹏武周梅杨小丹
关键词:山杨天然次生林生物量碳储量
蒙古国达尔罕地区樟子松、白桦及其林下土壤氮、磷、钾含量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蒙古国,位于亚洲中部,蒙古高原北部,在其东北部和西南部分布着广袤的森林,东北部达尔罕地区森林在近30年受到过采伐等人为干扰,从而出现一些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环境问题。本文对其森林土壤及其林木N、P、K含量进行了本地调查和研究,在白桦和樟子松林的研究结果表明:(1)樟子松林和白桦林林下土壤中K的含量最高,其次是N,最低是P,其同时K元素相对稳定;(2)林下土壤N的含量在0~50cm之间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减少趋势,0~20cm之间白桦林土壤N的含量高于樟子松林,20cm往下变化相对稳定;(3)白桦林土壤中P的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加深呈减小趋势,而樟子松林随深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4)樟子松和白桦N、P、K的含量总体上呈现N>K>P,白桦的N、P的含量相对均高于樟子松。
奥都巴雅尔赵鹏武周梅李攀
关键词:白桦樟子松
森林草原过渡区森林凋落物分解初期规律研究
2016年
为了探索内蒙古大兴安岭南段森林草原过渡区凋落物分解规律和调节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载体作用,本文采用网袋法对杨桦次生林凋落物分解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非生长季的冻融破碎过程白桦和山杨林的凋落物失重率分别变为51.34%和38.71%,生长季的分解变化不大,总体与土壤温度和含水量显著相关;凋落物失重模式分别为:y白=0.312e-0.4721t(R2=0.9347);y山=0.035e-0.3502t(R2=0.9601)。凋落物N、P、K 3种养分元素及有机碳含量的迁移规律从前1年的秋季到第2年的秋季基本呈"释放—富集"模式,生长季刚开始时养分动态均呈下降趋势,开始富集的转折点基本在分解210~240 d左右,到分解360 d时富集最大。由此可知:凋落物分解、养分元素迁移过程可能不以微生物分解为主导,降雨淋溶、物理破碎等非生物因素可能作用显著。
赵鹏武张素华张波葛鹏周梅
关键词:凋落物分解
基于大样地的乌拉山油松天然林种群空间结构被引量:2
2015年
2010年5-8月于乌拉山自然保护区内建立油松天然林固定监测样地10hm2,应用Ripley'k点格局法对油松种群空间格局和不同生长阶段油松空间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拉山油松在研究尺度上呈聚集分布,聚集强度随研究尺度增大持续上升,在尺度达到55m后开始下降,并且在油松的幼树、小树、大树三个生长阶段均呈聚集分布。油松幼树与小树在研究尺度内始终是正关联,幼树与大树在尺度小于48m时呈正相关,小树与大树在研究尺度内呈正相关。
曾楠周梅赵鹏武魏江生史山丹宝虎
关键词:油松
大兴安岭南段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碳储量及分配特征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以大兴安岭南段内蒙古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为研究区,以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icip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样地实测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碳储量及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表现为32 a(205.83 t·hm^(-2))>28 a(186.38 t·hm^(-2))>16 a(155.84 t·hm^(-2));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植被层碳储量为9.11~26.73 t·hm^(-2),占总碳储量的5.85%~14.0%,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枯落物层碳储量为0.29~0.40 t·hm^(-2),占总碳储量的0.19%,随着林龄的增加其所占比例趋于稳定;土壤层碳储量表现为为32 a(178.70t·hm^(-2))>28 a(159.92 t·hm^(-2))>16 a(146.44 t·hm^(-2)),占总碳储量的比例为86.82%~93.96%,随着林龄的增加其所占比例呈递减趋势;不同林龄阶段碳储量均表现为土壤层>植被层>枯落物层,地下>地上;植被层碳储量以乔木层最大(6.85~26.46t·hm^(-2)),占比为75.21%~98.99%,而乔木层碳储量主要分布在树干(2.53~14.98 t·hm^(-2)),占乔木层碳储量的比例为36.93%~56.61%,且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层碳储量主要集中在0~30 cm土层,占土壤层总碳储量的70.78%~78.82%。研究结果可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经营管理和高效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舒洋周梅赵鹏武曾楠石亮王梓璇王鼎葛鹏张波
关键词:大兴安岭南段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碳储量
大兴安岭南段白桦林降雨再分配特征研究被引量:15
2016年
利用2013年度赛罕乌拉地区白桦林64场有效降雨及林内再分配的野外观测数据,探讨了该地区白桦林降雨再分配特征。结果表明:白桦林的穿透降雨量、树干茎流量和林冠截留量分别占同期林外降雨量的76.0%,2.3%,21.7%。穿透降雨量及树干茎流量与林外降雨量均呈明显的线性相关(R2=0.8800),而林冠截留量与林外降雨量呈指数函数关系(R2=0.8303)。实验证明当林外降雨量大于0.3mm时,可发生穿透降雨;林外降雨量大于0.51mm时,可发生树干茎流。林冠层叶面积指数(LAI值)及独特的立地条件、生长特征对降雨再分配起着重要的影响。
宝虎刘殿国赵鹏武周梅向昌林曾楠魏江生
关键词:森林水文白桦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