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482)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王颖赵宝珍李婷陈辉叶煦亭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单侧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颈动脉
  • 2篇颈总动脉
  • 1篇动脉疾病
  • 1篇血管
  • 1篇饮食诱导
  • 1篇英文
  • 1篇置入
  • 1篇脑血
  • 1篇脑血管
  • 1篇颈动脉疾病
  • 1篇颈动脉粥样硬...
  • 1篇颈总动脉粥样...
  • 1篇高脂
  • 1篇高脂饮食
  • 1篇高脂饮食诱导
  • 1篇彩色多普勒
  • 1篇超微

机构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1篇叶煦亭
  • 1篇陈辉
  • 1篇李婷
  • 1篇赵宝珍
  • 1篇王颖

传媒

  • 1篇上海医学影像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兔单侧颈总动脉狭窄闭塞模型与脑血管超微结构研究
2009年
目的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2D-CDUS)和病理学检查技术检测兔单侧颈总动脉粥样硬化狭窄闭塞模型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对脑组织微细血管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分正常对照组5只(Ⅰ组)、病例组10只(Ⅱ组)。对照组正常饮食喂养,病例组高脂喂养4周后行单侧颈动脉Ameriod环植入手术,建立单侧颈总动脉狭窄以至逐渐闭塞模型,应用高频超声检测植环前、植环后第2、3、4周颈总动脉IMT、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与Ⅰ组进行对照。检查结束后处死动物,取脑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和电镜检查。结果Ⅰ组各项检测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Ⅱ组兔右侧颈动脉在植环术前4周变化不明显,植环术后第2、3周血流束逐渐变细,血流速度增高,第4周血流速度降低,4周末时无血流及流速曲线显示,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显著(P<0.05);光镜观察Ⅱ组新生的微小血管较I组增多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电镜观察脑线粒体、内质网等发生脑缺血后形态学改变。结论2D-CDUS能直观、实时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的进展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颅外段动脉狭窄诊断具有一定意义。病理学检查技术,尤其电镜检查技术,可为临床进一步了解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研究。
李婷赵宝珍陈辉叶煦亭王颖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颈动脉粥样硬化
Ameroid环置入联合高脂饮食诱导致兔单侧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模型的建立(英文)
2010年
目的对高脂饮食喂养的新西兰大白兔联合Ameroid环置入建立新西兰大白兔单侧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模型,探讨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所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脑组织微血管及超微结构改变的表现。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Ⅰ组)和高脂喂养组(Ⅱ组),每组10只。Ⅱ组经高脂喂养4周后取其中6只行右侧颈总动脉Ameroid环置入术,分别于置环后第1、2、3、4周末行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检测,对照组在同时间点行相同指标的检测。术后第4周末,取脑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测和电镜观察。结果Ⅰ组各项检测指标与术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Ⅱ组右侧颈总动脉置环术后血流束逐渐变细,血流速度增高,第4周血流速度降低,4周末时无血流显示。频谱显示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显著(P<0.05)。免疫组化检测可见Ⅱ组术后脑组织新生微小血管较I组显著增多,同时Ⅱ组右侧新生微小血管数量与左侧相比明显增加(P<0.01)。电镜观察可见Ⅱ组脑组织的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超微结构均有缺血缺氧等病理改变。结论成功构建了一种较新的兔单侧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模型,可通过该模型进行颅外段颈总动脉闭塞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脑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的相关研究。
贾庆帅李婷赵宝珍
关键词:颈动脉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