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1ZR1417600)

作品数:10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曾小勤邹建新丁文江孙海全李龙津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电气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8篇储氢
  • 4篇储氢材料
  • 3篇等离子体法
  • 3篇电弧等离子体...
  • 3篇粉体
  • 3篇
  • 3篇储氢性能
  • 2篇等离子
  • 2篇电池
  • 2篇电化学
  • 2篇电化学性能
  • 2篇直流电弧等离...
  • 2篇直流电弧等离...
  • 2篇细粉
  • 2篇纳米
  • 2篇合金
  • 2篇复合储氢材料
  • 2篇MO
  • 2篇超细
  • 2篇超细粉

机构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10篇曾小勤
  • 9篇丁文江
  • 9篇邹建新
  • 3篇孙海全
  • 2篇李斐
  • 2篇李龙津
  • 2篇吴晓梅
  • 2篇张思
  • 1篇郭皓
  • 1篇堵平
  • 1篇苏昕
  • 1篇常建卫
  • 1篇潘银成
  • 1篇应燕君
  • 1篇程利芳

传媒

  • 3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电源技术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Transa...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NaBH_4/ErF_3复合储氢材料的制备及吸放氢特性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3NaBH4/ErF3复合储氢材料,并研究了其相结构和储氢性能.X射线衍射(XRD)显示,NaBH4和ErF3在球磨过程中未发生反应;同步热分析(TG-DSC)测试结果表明,3NaBH4/ErF3体系在420℃开始放氢,比相同测试条件下纯NaBH4的放氢温度降低了约100℃,放氢量为3.06%(质量分数).压力-成分-温度(Pressure-Composition-Temperature,PCT)性能测试结果显示,3NaBH4/ErF3复合储氢材料在较低的温度(355~413℃)及平台氢压(<1 MPa)下即拥有良好的可逆吸放氢性能,最高可逆吸氢量可达到2.78%(质量分数),吸氢后体系重新生成了NaBH4相.计算得吸氢焓变仅为-36.8 kJ/mol H2;而放氢焓变为-180.8 kJ/mol H2.NaBH4在ErF3的作用下提高了热动力学性能,并实现了可逆吸放氢。
李龙津邹建新曾小勤丁文江
关键词:储氢材料硼氢化物
Mg二次电池正极材料Cu_2Mo_6S_8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CuS.H2O、MoS2、Mo为原料,用熔盐法(KCl为熔盐)合成了谢弗雷尔相的Cu2Mo6S8正极材料,并用XRD,SEM,循环伏安测试,充放电测试对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XRD结果表明本Cu2Mo6S8正极材料属于R3空间群,具有良好的晶型。电化学测试表明,当材料在电压0.2~2 V范围内进行充放电时,其放电比容量在90 mAh.g-1左右,循环稳定性和可逆性均良好。该材料的充放电曲线中在1.2 V和1.9 V分别有还原峰,0.7 V和1.0 V分别有氧化峰,与伏安曲线相对应。
李斐吴晓梅曾小勤张思苏昕邹建新丁文江
关键词:正极材料
纯Mg及Mg-Nd超细粉体的制备及其储氢性能被引量:7
2012年
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了纯Mg和Mg-Nd超细粉末。用XRD、TEM、ICP、PCT、TG/DSC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粉体的相组成、形貌、颗粒大小、成分和吸放氢性能等。TEM结果表明,Mg-Nd粉的颗粒形状大多为六边形,颗粒大小在50~700nm之间。成分分析显示Mg-Nd粉末中Nd质量分数仅为0.89%。根据Van’tHoff方程,由PCT曲线吸氢平台压计算出Mg-Nd粉的氢化反应焓为-65.3kJ/mol,低于纯Mg粉末的-78.6kJ/mol,证明Nd的加入改善了镁氢化反应的热力学性能;DSC结果显示,Mg-Nd氢化物粉体的放氢峰值温度比纯MgH2低;另外,Mg-Nd氢化物的放氢吸热峰比MgH2的更尖锐,放氢区间更窄,表明Mg-Nd的氢化反应动力学性能得到了改善。
孙海全邹建新曾小勤丁文江
关键词: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超细粉体储氢性能
直流电弧制备的Mg-TiO_2复合材料的储氢性能(英文)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蒸发Mg+5%Ti O2的混合物并将其在空气中钝化,制备粉体Mg-Ti O2复合储氢材料。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发生仪(ICP)、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粉体复合材料的成分、相组成及形貌。采用压力–成分–温度(PCT)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Mg-Ti O2样品的吸放氢性能进行研究。由PCT测量结果可知,Mg-Ti O2复合粉体中镁的氢化焓和氢化熵分别为-71.5 kJ/mol和-130.1 J/(K·mol),而粉体的氢化激活能为77.2 k J/mol。结果表明,采用电弧等离子体法在超细镁颗粒中加入Ti O2催化剂可显著增强镁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
潘银成邹建新曾小勤丁文江
关键词:纳米复合材料储氢
添加Co对AB_(3.5)型储氢合金结构及性能影响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总能量平面波赝势方法,设计了La0.75Mg0.25Ni3.5-xCox(x=0、0.25、0.5、0.75)系列合金,并研究了其晶体及电子结构.计算结果显示随着Co含量的增加,La原子上的电荷转移先增大后保持不变,在Co含量为0.5时达到最大;费米能级处的态密度值先增加后稍减小,Co含量在0.5时达到最大.利用悬浮感应熔炼法制备了该系列合金La0.75Mg0.25Ni3.5-xCox(x=0、0.3、0.5、0.7).对熔炼所得合金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XRD结果显示,随着Co含量的增加,合金的主相均为Ce2Ni7型AB3.5相;电化学测试显示,x=0.5时,合金的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均较好,为398.5 mAh/g,容量保持率S250为62%;PCT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合金的吸氢平台在0.04~0.09 MPa之间,当x=0.5时,吸氢平台压最低,为0.04 MPa,同时吸氢量最大,为1.587wt%.综合分析计算和实验的结果,AB3.5合金性能随Co添加量的变化趋势符合第一性原理计算的预测.
应燕君程利芳曾小勤邹建新丁文江
关键词:储氢合金第一性原理电化学性能
纳米镁基储氢材料对AP热分解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加高压氢化法制备了纳米镁基储氢材料Mg-H和MgEr-H,并对其相组成和放氢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添加稀土元素Er可使Mg粉的吸氢更完全,同时使MgH2的放氢温度降低。采用同步热分析方法(TG/DSC)分析了镁基储氢材料对高氯酸铵(AP)热分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镁基储氢材料都能有效促进AP的低温和高温分解过程,尤其是高温分解峰温下降了约80℃,并且使得表观放热量大幅增加,可达纯AP放热量的2倍多,反应过程更为剧烈。添加稀土的镁基储氢材料对AP分解的催化效果更好。
李龙津邹建新曾小勤堵平丁文江
关键词:热分解稀土
Mg-Nb及Mg-Nb2O5复合储氢材料粉体的制备及其性能
2013年
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结合原位钝化法制备Mg-Nb和Mg-Nb2O5复合储氢材料超细粉体,并利用ICP、XRD、TEM、P-C-T、TG-DTA等测试手段研究对比粉体的成分、相组成、微观形貌、颗粒粒径和吸放氢性能。ICP分析显示Mg-Nb粉中Nb含量高于Mg-Nb2O5粉,但均低于初始含量。XRD和TEM皆在Mg-Nb粉中发现MgNb2O3.67相,而Mg-Nb2O5中有NbO2.46新相生成。Mg-Nb粉的P-C-T曲线吸放氢平台更平坦,滞后更小;计算出Mg-Nb粉的氢化生成焓为–73.33 kJ/mol H2,低于Mg-Nb2O5粉的–82.45 kJ/mol H2。氢化后粉体的TG-DTA分析,Mg-Nb粉的放氢峰更尖锐,放氢速度更快。Mg-Nb粉体更佳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能证明钝化引入的氧化物MgNb2O3.67起到了催化作用,而Mg-Nb2O5中的NbO2.46由于含量少、分布不均匀等原因催化效果差。以上结果证明经过钝化获得氧化物的催化效果好于直接电弧蒸发。
郭皓邹建新曾小勤丁文江
关键词: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储氢性能
Mg储氢薄膜的制备及其生长方式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镁基储氢材料是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一类储氢材料,具有储氢量大、环境友好、成本低等优点。采用磁控溅射法在单晶Si和非晶玻璃基底上沉积了纳米纯Mg薄膜。通过改变沉积速率,获得了不同生长形态和形貌的镁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研究了Mg薄膜在不同基片和沉积速率下的生长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改变沉积速率可以影响纯Mg薄膜的择优生长形态和形貌,即功率增加时,薄膜由<101>向择优生长转变为<002>+<103>向择优生长,晶粒尺寸变大,但仍按柱状晶方式生长;基片的类型对择优生长方向影响不大,对生长形貌有一定影响。
邹建新孙海全曾小勤丁文江常建卫
关键词:磁控溅射
锂离子电池材料Cu_2Mo_6S_8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
2014年
采用改进熔盐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Chevrel相的Cu2Mo6S8,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对所得样品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等进行了表征,用电化学工作站等对其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熔盐法制备的Cu2Mo6S8材料的晶体结构为Chevrel相,颗粒分布均匀,结晶状态良好;其在1~3 V充放电时,前10次循环容量在100 mAh/g以上;材料的循环曲线中,存在4对充放电平台,与伏安循环曲线的4对氧化还原峰对应;该材料的伏安循环曲线具有较为对称的氧化还原峰,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可逆性.
张思吴晓梅曾小勤李斐丁文江
关键词:熔盐法循环伏安锂离子电池
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Mg-Ni储氢合金粉体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 Mg 粉、Ni 粉混合,经球磨、烧结等不同工艺制备电弧阳极材料,通过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了 Mg-Ni 储氢合金超细粉。用 XRD、TEM、ICP 分析手段研究了粉体的相组成、形貌、成分等。物相分析显示,Mg 粉、Ni 粉混合烧结后基本都转化为 Mg2 Ni 相;经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后,Mg 相增加,同时生成了 MgNi2相,证明在电弧作用时母相 Mg2 Ni 发生了分解生成 Mg 和Ni 相,Mg 与 Ni 再反应生成 Mg2 Ni 和 MgNi2。成分分析显示,烧结形成 Mg2 Ni 后再经电弧作用更利于 Ni 的析出。TEM 结果显示:Mg 颗粒形貌近似六方形,颗粒大小为100~600 nm;Mg2 Ni 颗粒附着在 Mg 大颗粒的表面,大小在10~50 nm 之间。纳米Mg2 Ni 颗粒附着在超细 Mg 粉上的这种结构将有助于改善 Mg 的吸放氢性能。
邹建新孙海全曾小勤
关键词:储氢材料MG-NI合金电弧等离子体法超细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