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06A115)

作品数:23 被引量:132H指数:5
相关作者:李振山蔡宁生赵文瑛张志程子洪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化学工程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理学
  • 2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煤灰
  • 7篇粉煤灰
  • 4篇氧化碳
  • 4篇脱硝
  • 4篇二氧化碳
  • 4篇CO
  • 3篇氧化铝
  • 3篇热稳定
  • 3篇热稳定性
  • 3篇脱硝催化剂
  • 3篇分子
  • 3篇高铝
  • 3篇高铝粉煤灰
  • 3篇催化
  • 2篇失活
  • 2篇提取氧化铝
  • 2篇分子量
  • 2篇胺基
  • 2篇SCR脱硝
  • 2篇SCR脱硝催...

机构

  • 5篇大连理工大学
  • 3篇肯塔基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3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神华煤制...
  • 1篇神华准格尔能...

作者

  • 3篇刘之琳
  • 3篇滕阳
  • 3篇赵文瑛
  • 3篇蔡宁生
  • 3篇李振山
  • 2篇程子洪
  • 2篇马伟
  • 2篇张志
  • 1篇高占先
  • 1篇王丽香
  • 1篇张锴
  • 1篇宋小燕
  • 1篇李欣欣
  • 1篇潘伟平
  • 1篇马伟
  • 1篇吕腾飞
  • 1篇王刃
  • 1篇潘玉珍
  • 1篇段诗博
  • 1篇孙保全

传媒

  • 3篇化工进展
  • 2篇轻金属
  • 2篇神华科技
  • 1篇现代化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有色金属(冶...
  • 1篇洁净煤技术
  • 1篇广东化工
  • 1篇有色矿冶
  • 1篇Partic...
  • 1篇中国有色冶金
  • 1篇化学工业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物理化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9
  • 7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9篇2013
  • 1篇201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固态胺连续捕集二氧化碳的双流化床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低温固态胺吸收剂分离CO2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CO2分离技术,利用双流化床反应器实现连续高效CO2分离是此技术走向应用的关键。以商业硅胶颗粒为载体,以聚乙烯亚胺(PEI)为活性成分,通过浸渍法制备固态胺吸收剂,采用双流化床作为反应器,连续分离气体中的CO2。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双流化床反应器能够实现两反应器间固态胺颗粒的连续稳定循环,长期连续分离CO2的效率为84.4%;吸收反应器通入约1%的水蒸气后,捕集效率提高到约97%。
赵文瑛张志李振山蔡宁生
关键词:CO2
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联产4A沸石工艺优化与开发被引量:2
2017年
本文针对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联产4A沸石工艺路线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脱硅液模数低、4A沸石返回液氧化铝含量高、系统补碱等工艺衔接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完善了工艺路线,可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闫学良常彬杰
关键词:高铝粉煤灰4A沸石氧化铝
胺基分子量对功能化材料吸附CO_2性能的影响
选用乙二胺(EDA,60 g·mol~(-1))、四乙烯五胺(TEPA,189 g·mol~(-1))和两种不同分子量聚乙烯亚胺600(PEI600,600 g·mol~(-1))及1800(PEI1800,1800 g...
滕阳刘之琳张锴潘伟平
关键词:热稳定性
文献传递
氧化铝行业回转窑达标排放的实践被引量:3
2017年
通过对某氧化铝厂回转窑烟气超标排放的分析,提出了窑尾返灰系统改造、旋风除尘器设备结构优化、电除尘高频电源优化等多项技术改造方案并进行验证,改造后回转窑烟气排放平均值为28.84mg/m3,远低于国家烟气排放标准。
闫学良常彬杰
关键词:氧化铝回转窑电除尘高频电源
工业固体废弃物粉煤灰制备沸石分子筛的研究
以内蒙古某电厂的粉煤灰提铝中间产物为原料,经过水热合成过程,合成13X型沸石分子筛。对母液中硅铝比、碱度、晶化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粉煤灰合成高品质的13X型沸石提供借鉴。利用XRD、SEM、XRF、N吸附-脱附等手...
张中华王宝冬孙琦郭昭华
关键词:环境工程粉煤灰沸石分子筛水热合成
文献传递
燃煤发电副产物综合利用被引量:1
2013年
从环境保护和煤炭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综述了我国燃煤发电副产物粉煤灰、脱硫石膏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及利用情况。重点介绍了燃煤副产物的研究现状、进展,提出了燃煤副产物综合利用的问题和展望。
王宝冬孙琦张殿奎宋锐
关键词:煤炭粉煤灰脱硫石膏二氧化碳
SCR脱硝催化剂用纳米TiO_2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是最有效的脱硝技术,其核心是SCR脱硝催化剂,而催化剂的关键则是其载体-脱硝纳米TiO2。较全面地综述目前脱硝纳米TiO2的国内外技术、市场及制备方法等,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何发泉程继红王宝冬刘斌刘长坤孙琦
关键词:SCR脱硝催化剂
光电催化二氧化碳能源化利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9年
CO2能源化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能耗问题和氢源问题。光电催化实现CO2的能源化利用的核心为利用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光激发条件下产生光电子,减少外界能量输入,同时利用电催化活性提高CO2还原产物的选择性和可控性。文章主要从光电催化的优势、反应机理、研究现状、催化剂、最新研究成果等方面综述了光电催化CO2能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具体阐述了光电催化体系的组成、CO2的电子还原过程及目前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光电体系的电极材料组成、电解液组分以及常见的光电催化剂类型对整个光电催化体系催化性能的影响。此外,指出了当前光电催化CO2能源化利用方面存在的不足:转化效率低、产物选择性差等。并对光电催化实现CO2能源化利用的研究重点,即高效光电催化剂的开发、催化过程动力学反应机理进行了展望。
张甄王宝冬赵兴雷李歌王红妍周佳丽孙琦
关键词:二氧化碳能源化利用光电催化反应机理
硅铝磷酸盐催化剂在MTO优化微反应装置评价研究
2015年
有色金属产品向高值化和高端产品转化是有色行业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其中新能源和煤化工方面的催化剂是一个重要的新兴领域。就我国取得突破进展的煤制烯烃装置中,在更换工业化催化剂之前,为了更准确的掌握每批催化剂的性能指标,保证工业生产的稳定运行,事先进行微反评价尤为重要。本文以典型的硅铝磷酸盐SAPO-34为例,结合目前工业上运行的工业化设备,提出了改进的反应器评价装置,并对甲醇转化乙烯过程进行了评价研究,主要讨论了甲醇浓度、反应温度和空速等参数的影响,为开发新型催化剂提供一种借鉴的实验研究和工业化评价方法。
姜兴剑刘文星孙保全于双恩
关键词:反应器
不同有机胺修饰MCM-41的CO_2吸附性能和热稳定性被引量:17
2013年
将乙二胺(EDA,60 g/mol)、四乙烯五胺(TEPA,189 g/mol)和两种聚乙烯亚胺600(PEI600g/mol;PEI1800g/mol)分别负载在MCM-41上制备氨基功能化介孔材料,研究其对CO2的吸附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除了EDA-MCM41,其他三种材料随着胺分子量增大CO2吸附性能下降,但是热稳定性却有所提高,其中,TEPA-MCM41的吸附容量最大,达到2.7 mmol/g。同时发现,乙二胺在制备过程中随溶剂挥发而难以完全负载在MCM-41上。在纯N2气氛和再生温度100℃条件下,经10次循环实验后,TEPA-MCM41的吸附能力下降了7.4%,而PEI600-MCM41和PEI1800-MCM41吸附能力保持不变,且质量变化在1%以内,表现出良好的再生稳定性。采用80%CO2/20%N2对吸附饱和的材料进行再生,四种材料的再生温度将提高到160℃以上,高分子量PEI600-MCM41和PEI1800-MCM41相比于TEPA-MCM41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
刘之琳滕阳张锴曹晏潘伟平
关键词:氨基功能化CO2热稳定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