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卫生厅重大科研项目(H200851)

作品数:8 被引量:60H指数:4
相关作者:王伟明周华云曹俊刘耀宝李菊林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重大科研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疟疾
  • 5篇按蚊
  • 4篇中华按蚊
  • 4篇媒介
  • 3篇间日疟
  • 2篇原虫
  • 2篇圆形分布法
  • 2篇疟原虫
  • 2篇温度
  • 2篇季节性
  • 2篇监测点
  • 2篇发病
  • 1篇性病
  • 1篇疫情
  • 1篇预警
  • 1篇预警系统
  • 1篇嗜人按蚊
  • 1篇输入性
  • 1篇输入性病例
  • 1篇输入性恶性疟

机构

  • 8篇江苏省寄生虫...

作者

  • 8篇周华云
  • 8篇王伟明
  • 7篇曹俊
  • 7篇刘耀宝
  • 5篇朱国鼎
  • 5篇顾亚萍
  • 5篇李菊林
  • 3篇曹园园
  • 1篇杨国静

传媒

  • 4篇中国血吸虫病...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 1篇国际医学寄生...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江苏省2010年全国疟疾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了解江苏省疟疾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掌握疟疾流行规律和趋势。方法根据疟疾发病情况,选择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睢宁县官山镇、铜山县棠张镇、泗洪县天岗湖镇、盱眙县仇集镇和宜兴市张渚镇作为国家级疟疾监测点调查居民疟疾发病情况、疟疾症状及防蚊措施、按蚊密度及叮人率等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10年共调查7225户,24447人,蚊帐拥有率为27.70%;蚊帐使用率为48.78%。血检11834人,平均血检率为5.11%,检出疟原虫阳性6人,平均阳性率为0.05%。2010年共报告疟疾病例9例,其中在县疾控中心镜检阳性确诊1例,乡镇卫生院镜检阳性确诊6例,乡镇卫生院通过临床诊断并抗疟药试治有效确诊2例。2010年平均叮人率为11.33只/人·夜。2010年泗洪、宜兴2县(市)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测定,24h后死亡率为35.71%、54.76%。结论江苏省疟疾监测点的疟疾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但传疟媒介中华按蚊密度依然较高,且对溴氰菊酯产生严重抗性。
王伟明曹俊周华云李菊林顾亚萍朱国鼎刘耀宝
关键词:疟疾中华按蚊媒介溴氰菊酯
2005-2009年江苏省传疟媒介调查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了解江苏省传疟媒介的种类、密度和季节变化,为控制疟疾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5-2009年,选择江苏省5个镇作为疟疾媒介监测点,采用夜间室外半通宵帐内人饵诱捕法和清晨蚊帐内(室内)搜捕法进行种群和季节变化调查。利用圆形分布法对5年逐月疟疾发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9年,江苏省5个疟疾媒介监测点仅捕获中华按蚊,中华按蚊密度高峰出现在7月上半月。疟疾发病高峰日出现于8月16日,疟疾病例分布与媒介的季节消长情况相吻合。结论疟疾防治中仍应继续加强媒介的监测与控制,警惕因中华按蚊密度升高而致疟疾疫情回升。
王伟明周华云曹俊李菊林朱国鼎顾亚萍刘耀宝
关键词:疟疾媒介中华按蚊
不同温度对江苏省嗜人按蚊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下嗜人按蚊发育与繁殖情况,为疟疾流行病学及适时灭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温度为16、19、22、25、28、31℃的条件下,观察实验室饲养嗜人按蚊的卵期、幼虫、蛹期和生殖营养周期,计算不同温度下的全发育历期。结果嗜人按蚊在16℃时不能完成全发育周期,在温度为19、22、25、28、31℃时,全代发育时间分别为31.62、23.83、16.00、14.69d和13.89d。结论在温度范围为16~31℃时,嗜人按蚊的发育期随着温度升高而缩短,结果是否符合其他地区的嗜人按蚊种群,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王伟明周华云曹俊杨国静李菊林顾亚萍朱国鼎刘耀宝
关键词:嗜人按蚊疟疾温度媒介
江苏省2005~2010年疟疾监测点媒介季节消长监测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了解江苏省传疟媒介的种群、密度和季节变化,为控制疟疾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5~2010年,选择江苏省5个镇作为疟疾媒介监测点,采用夜间室外半通宵人饵诱捕法和清晨蚊帐内(室内)搜捕法进行种群和季节变化调查。利用圆形分布法对6年逐月疟疾发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0年,江苏省5个疟疾媒介监测点仅捕获中华按蚊,中华按蚊密度高峰出现于7月上半月。疟疾发病高峰日出现于8月16日。疟疾病例分布与媒介的季节消长情况相吻合。结论疟疾防治中仍应继续加强媒介的监测与控制,警惕因中华按蚊密度升高而致疟疾疫情回升。
王伟明曹俊周华云李菊林朱国鼎顾亚萍刘耀宝曹园园
关键词:疟疾媒介中华按蚊
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1961-2010年江苏省间日疟发病季节变化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分析1961-2010年江苏省间日疟发病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为间日疟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江苏省疟疾疫情信息报告系统间日疟疫情资料,按月统计间日疟发病数,采用圆形分布法分析江苏省间日疟发病高峰日和高峰期天数,并计算每10年发病高峰期天数。结果江苏省间日疟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P<0.01),各年份发病高峰日不全相同(P<0.01),平均发病高峰日为8月9日。发病高峰天数平均为93 d,最短为1963年的75 d,最长为2010年的123d。2001-2010年间日疟发病高峰期比1961-1970年延长146 d。结论江苏省间日疟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高峰,其发病高峰日多集中在7月中旬-8月上旬;近10年间日疟发病高峰期天数呈延长趋势。
王伟明周华云曹俊刘耀宝
关键词:间日疟季节性发病高峰
圆形分布法分析江苏省间日疟发病季节变化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分析江苏省1997~2009年度疟疾发病的季节性,研究江苏省疟疾流行特征,为积极防治疟疾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江苏省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网络直报管理系统中间日疟疫情资料,按月统计间日疟发病数,用圆形分布法分析江苏省间日疟的发病高峰日和高峰期。结果江苏省间日疟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P<0.01),各年份发病高峰日不全相同(P<0.01),平均发病高峰日为8月5日,发病高峰日最早出现在1997年的7月14日,最晚出现在2006年的9月1日,二者之间相差了49d。结论江苏省间日疟存在明显的季节高峰,其发病高峰日多集中在8月份;间日疟流行高峰期延长与全球气候变暖之间是否存在关联还有待商榷。
王伟明周华云曹俊
关键词:间日疟季节性气候变暖
江苏省疟疾疫情预警系统的建立Ⅰ温度对中华按蚊体内间日疟原虫发育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间日疟原虫在江苏省中华按蚊体内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析温度对江苏省中华按蚊体内间日疟原虫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人工饲血系统感染实验室饲养的中华按蚊,感染后分别在16±0.5、19±0.5、22±0.5、25±0.5、28±0.5、31±0.5℃条件下饲养。解剖中华按蚊的唾液腺,观察不同温度下间日疟原虫子孢子进入中华按蚊唾液腺的最早时间,计算间日疟原虫在中华按蚊体内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根据江苏省13个市月平均气温,计算中华按蚊理论年发育疟原虫代数。结果江苏省中华按蚊体内间日疟原虫发育的起点温度平均为15.31℃,有效积温为109.81日度。间日疟原虫在中华按蚊体内增殖的最适温度为25~28℃。江苏省中华按蚊理论年发育疟原虫代数南部比北部多1~3代。结论温度是影响疟原虫发育的重要因素,温度为25~28℃时,江苏省中华按蚊传播疟疾的机会增大。但在建立疟疾疫情预警系统时还应考虑其他因素。
王伟明周华云刘耀宝李菊林朱国鼎唐建霞曹园园顾亚萍
关键词:疟疾中华按蚊间日疟原虫温度预警
江苏省2010年输入性恶性疟病例分析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通过对江苏省2010年输人性恶性疟病例的个案分析,研究其发病和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做好全省输入性恶性疟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江苏省网络直报的恶性疟疫情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江苏省报告输入性恶性疟病例207例,比2009年(101例)上升104.95%。输入性恶性疟病例主要分布于出国务工人员较集中的苏中和苏北地区,扬州、泰州、南通和淮安4市共报告输入性恶性疟病例为109例,占全部病例的52.66%。207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均为从非洲或东南亚等疟疾高度流行区的回归人员。207例患者中21例为临床诊断病例,占10.14%,186例为发热患者血片镜检疟原虫阳性,占89.86%;207例患者中初发病例125例,占60.39%,再燃病例82例,占39.61%。结论江苏省输入性恶性疟日趋增多,应加强重点地区劳务输出归国人员的疟疾防治管理工作。
王伟明周华云曹俊刘耀宝曹园园
关键词:疟原虫恶性输入性病例流动人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