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CLZ2011)
-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 相关作者:颜运秋周晓明许清清曾明余彦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湖南商学院湖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机制的存在基础及司法实践被引量:4
- 2014年
- 相对于传统纠纷解决机制而言,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机制是否有存在的合理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生态环境危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矛盾是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机制的时代背景,生态环境恶化而保护手段单一是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机制的制度需求,生态环境人权的保障与实现是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机制的权利哲学基础。从生态环境损害救济的特性、公众参与理论、司法能动等方面也可以找到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机制存在的正当理由。
- 颜运秋余彦
-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
- 经济法视域中的软法规范刍议被引量:5
- 2012年
- 随着世界范围内国家管理的衰落与公共治理的兴起,将法分为硬法和软法两种基本形式并非没有根据,对软法规范的研究也日益引起学界的浓厚兴趣。事实上,经济法作为一种回应型法,软法规范大量存在并具有非国家强制性、创制方式的弹性与民主性、非司法中心主义、法律位阶的非层次性等特点,使得其与经济法视域中的硬法规范区别开来。同时它与经济法视域中的硬法规范相得益彰,共同规范和调整着经济法关系。但软法规范的缺陷也是极其明显的,软法的泛化不利于法治社会的构建。为此,有必要将软法规范赋予硬法的某些特征使软法朝着硬法化方向转化;增强某些软法规范的刚性使其朝着可诉化方向迈进。
- 颜运秋曾明龚劲松
- 关键词:经济法
- 好事者除外: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标准被引量:12
- 2012年
- 公益诉讼若采用"任何人"原告标准可能会导致公益诉讼的效果适得其反,还可能侵犯私人权益,对"私权自治"原则造成破坏。采用"好事者除外"原告标准可以较好地修正"任何人"原告标准的两大缺点。法院应推定每一个起诉者都非"好事者",一般应在庭审中结合被告提供的证据来决定起诉者是不是"好事者"。惟有在起诉者被法院认定为"好事者"的情形下,它才不具有原告资格。
- 许清清颜运秋周晓明
- 关键词:公益诉讼原告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