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KM200510011007)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田红玉孙宝国张适适魏毅肖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工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内酯
  • 2篇香料
  • 2篇Γ-内酯
  • 1篇脂肪醛
  • 1篇羧酸
  • 1篇糠醛
  • 1篇类化
  • 1篇类化合物
  • 1篇化合物
  • 1篇二酸
  • 1篇KNOEVE...
  • 1篇丙二酸
  • 1篇拆分

机构

  • 3篇北京工商大学

作者

  • 3篇孙宝国
  • 3篇田红玉
  • 2篇张适适
  • 1篇黄明泉
  • 1篇丁瑞
  • 1篇肖阳
  • 1篇杨涵
  • 1篇彭娟
  • 1篇魏毅

传媒

  • 3篇精细化工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两种手性毛细管柱对γ-内酯拆分性能的比较被引量:2
2007年
比较了两种手性毛细管柱B-PM和B-TA对γ-内酯的拆分性能。采用AgilentGC 6890,氢火焰离子检测器。仪器操作条件为: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50℃,载气为氮气,恒流模式0.8 mL/min。分流比100∶1,柱温采用恒温。对沸点较低的γ-庚内酯、γ-辛内酯、γ-壬内酯和γ-癸内酯,柱温设置为130℃,对沸点较高的γ-十一内酯和γ-十二内酯,柱温设置为170℃。样品为质量分数约0.2%的乙醚溶液,进样量0.4μL左右。手性柱B-PM能对γ-庚内酯、γ-辛内酯和γ-壬内酯的对映体实现完全分离,分离度均大于1.5;对γ-癸内酯只能实现基本分离,分离度为1.18;而对γ-十一内酯和γ-十二内酯分离度均小于1,不能实现基本分离。在同样的操作条件下,手性柱B-TA能对上述6种γ-内酯类化合物的对映体实现完全分离,分离度都大于3。
田红玉孙宝国张适适黄明泉
关键词:Γ-内酯拆分香料
(E)-3-烷烯羧酸的合成被引量:3
2006年
以脂肪醛与丙二酸为原料,通过Knoevenagel反应制备了(E)-3-烷烯羧酸,反应以二甲苯为溶剂,在回流条件下进行。考察了哌啶、吡啶及4-二甲氨基吡啶(DMAP)对反应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哌啶催化时,反应产率最高,可达70%左右,(E)-3-烷烯羧酸与副产物α,β-不饱和羧酸的摩尔比可达12/1以上;DMAP作催化剂,产率较低,在60%左右,反应选择性略高于哌啶;吡啶作催化剂时产率最低,反应选择性也最差,(E)-3-烷烯羧酸与副产物α,β-不饱和羧酸的摩尔比只有3/1。
张适适田红玉孙宝国彭娟杨涵
关键词:KNOEVENAGEL反应脂肪醛丙二酸
γ-内酯类化合物的合成被引量:5
2007年
γ-内酯是一类重要的香料化合物。研究了以廉价易得的糠醛为原料制备γ-内酯的合成路线。以糠醛和1-溴丙烷、1-溴丁烷、1-溴己烷为起始原料,合成了γ-辛内酯、γ-壬内酯以及γ-十一内酯。糠醛首先与溴代烷的格氏试剂在乙醚中反应,生成1-(2-呋喃基)烷醇,反应产率在86%左右。1-(2-呋喃基)烷醇在质量分数为0.5%的氯化氢的乙醇溶液中回流,开环水解得4-氧代羧酸,反应产率在60%左右。4-氧代羧酸与氯化亚砜在甲醇中回流反应,得4-氧代羧酸甲酯,产率约93%。4-氧代羧酸甲酯用硼氢化钠在甲醇中室温搅拌2 h,还原并且同时关环得γ-内酯,产率约85%。
田红玉魏毅丁瑞孙宝国肖阳
关键词:糠醛Γ-内酯香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