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73033)

作品数:24 被引量:257H指数:9
相关作者:常津原续波胡云霞郭毅康春生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7篇化学工程
  • 5篇理学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壳聚糖
  • 6篇纳米
  • 5篇载药
  • 5篇微球
  • 5篇基因
  • 4篇缓释
  • 4篇CMC
  • 4篇磁性
  • 3篇蛋白
  • 3篇血脑
  • 3篇血脑屏障
  • 3篇药物
  • 3篇载药纳米微粒
  • 3篇铵盐
  • 3篇微粒
  • 3篇纳米微粒
  • 3篇脑屏障
  • 3篇聚乳酸
  • 3篇壳聚糖季铵盐
  • 3篇基因载体

机构

  • 24篇天津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24篇常津
  • 9篇原续波
  • 7篇郭毅
  • 5篇胡云霞
  • 5篇康春生
  • 4篇黄杰
  • 4篇梁晓飞
  • 4篇王汉杰
  • 4篇罗浩
  • 3篇董晓庆
  • 3篇田惠
  • 3篇郝丽娟
  • 3篇李双艳
  • 3篇姚鹏
  • 3篇张磊
  • 3篇杨永
  • 2篇宋存先
  • 2篇张晓金
  • 2篇张琦
  • 2篇刘晓燕

传媒

  • 11篇高分子通报
  • 3篇中国生物医学...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化学学报
  • 1篇Scienc...
  • 1篇Scienc...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6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LGA/O-CMC载药纳米粒子的体外释药行为研究被引量:17
2004年
本文以聚乳酸_乙醇酸共聚物 (PLGA)和自行制备的O_羧甲基壳聚糖 (O_CMC)为原料 ,以5_氟尿嘧啶 (5_FU)为抗癌药物模型 ,采用自身设计的改良复乳法制备了载药纳米微粒。微粒平均粒径为 98 5nm ,粒径分布指数为 0 192 ,粒子表面 ξ电位为 6 1 4 8eV ,载药率高达 18 9% ,包封率为86 %。然后用SEM动态监测载药纳米粒子降解过程中表面形貌的变化 ,并连续追踪粒子降解过程中的质量损失和降解介质的pH变化。载药纳米粒子在PBS中的释药行为研究表明 :(1)前 12h的释药动力学符合Huguchi方程 ,具有一级释放特性 ;(2 )在 2
胡云霞常津郭毅康春生原续波宋存先
关键词:5-氟尿嘧啶载药纳米微粒
Repair effect of diabetic ulcers with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loaded by sustained-release microspheres被引量:9
2008年
In this study the w/o/w extraction–evaporation technique was adopted to prepare 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 microspheres loading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hEGF). The micro-spheres were characterized for morphology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The release performances, the proliferation effects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of rhEGF-loaded PLGA microspheres were all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se spherical micro-spheres had a narrow size distribution and a high drug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85.6%). RhEGF-loaded microspheres enhanced the growth rate of fibroblasts and wound healing more efficiently than pure rhEGF. The number of the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in the epidermis layer with the mi-crosphere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s. Overall locally sustained delivery of rhEGF from biodegradable PLGA microspheres may serve as a novel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diabetic ulcer repair.
DONG XiaoQing1, XU Jun2, WANG WeiCai1, Luo Hao1, LIANG XiaoFei1, Zhang Lei1, Wang HanJie1, Wang PengHua2 & CHANG Jin1 1 Institute of Nanobiotechnology,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China
关键词:RHEGFMICROSPHERESDIABETICULCERRECOMBINANTEPIDERMAL
靶向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载药毫微球的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采用碳二亚胺法使抗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单克隆抗体与聚乳酸载 5 -氟尿嘧啶毫微球偶联 ,制备出抗人晶状体免疫毫微球。以牛血清白蛋白作乳化剂采用复乳法制备聚乳酸载 5 -氟尿嘧啶毫微球 ,使毫微球表面吸附牛血清白蛋白 ,再将抗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单克隆抗体与聚乳酸载 5 -氟尿嘧啶毫微球偶联。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微球形貌和结构 ,用动态光散射粒径分析仪测载药毫微球粒径。ELISA法检测偶联后的抗体活性 ,MTT法检测免疫毫微球对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抑制作用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该免疫毫微球与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特异性结合能力和细胞内化过程。结果显示载药毫微球表面光滑 ,平均粒径为 191.0± 0 .2 0 2nm ,其载药率为 8.2 % ,药物利用率为2 4 .6 %。免疫载药毫微球中的单克隆抗体HILE6保留达到原免疫活性 84 % ,2 4h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抑制率可达6 8.4 2 %。该免疫载药毫微球能与晶状体上皮细胞特异性结合 ,30min后可吸附到晶状体上皮细胞上 ,在 4h内进入细胞质最后进入细胞核。该实验为特异性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 ,预防白内障术后并发症 -后囊混浊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刘晓燕常津郭艳霜原续波刘新玲李筱荣
关键词:免疫毫微球晶状体上皮细胞
可生物降解的药物缓释膜片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5年
利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物理包埋或化学结合需要缓释的药物制成植入膜片,药物从聚合物的孔道中扩散出来,以一定的速率释放,从而达到局部缓释、控释的目的。本文从聚合物材料、制备方法和释放机理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生物降解药物缓释膜片的进展情况。
马春宝康春生原续波常津
关键词:生物降解缓释膜片
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的表面修饰及体外评价被引量:24
2004年
本研究的目的是用O 羧甲基壳聚糖作乳化剂和表面修饰剂 ,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 ,并对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进行表面修饰 ,然后分别对载药纳米微粒的表面形貌、粒径分布、微粒结构、表面元素、体外释放和肿瘤细胞抑制率等微粒性能进行考察与评价。实验证明 ,O 羧甲基壳聚糖可用于制备纳米药物载体系统 ,对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的制备起到很好的乳化性能和表面修饰作用。采用复乳法制备包载 5 Fu的PLA/O CMC纳米微粒的平均粒径在 5 0nm ,在PBS缓冲溶液中释放时间可达 12d。在对胃癌、乳腺癌和大肠癌三种肿瘤细胞的抑制率测定实验中 ,PLA/O CMC纳米微粒的肿瘤细胞抑制率分别可以达到 72 .8%、77.3%和 75 .6 % ,接近或等同于游离 5 Fu药物的抑制率。在作用时间上 ,PLA/O CMC载药纳米微粒也显示出良好的缓释效应。
胡云霞原续波张晓金郭毅常津
关键词:聚乳酸纳米微粒表面修饰缓释
聚乳酸包载5-氟尿嘧啶靶向超微粒子对人胃癌转移瘤的靶向性和控制释放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使用w/o/w复乳法制备聚乳酸载5-氟尿嘧啶超微粒子,使用透射电镜、激光粒度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对超微粒子进行表征,并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质。将99mTc标记的连有VEGF121单克隆抗体的超微粒子通过尾静脉注射到SCID裸鼠体内,观察它对胃癌转移瘤的靶向效果和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超微粒子成圆球形,平均粒径为195.2nm,多分散系数为0.148,靶向载药超微粒子的载药率为8.23%,包封率为24.71%。聚乳酸载5-FU超微粒子在PBS缓冲溶液中具有较好的控释效果,累积释放量Q与时间平方根t1/2基本呈线性关系.尾静脉注射靶向超微粒子两小时以后可看到大部分超微粒子集中到肿瘤部位。在所有的实验组中,含5-FU靶向载药超微粒子组的疗效最好,说明本靶向载药超微粒子具有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并在肿瘤组织释放化疗药物抑制肿瘤生长的双重作用。
马春宝刘晓燕常津王涛张庆瑜
关键词:5-氟尿嘧啶
O-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6
2004年
O_羧甲基壳聚糖是壳聚糖的一种衍生物 ,具有比壳聚糖更优良的特性 ,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它的制备、性质、应用 ,特别是其在药物释放及基因治疗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赵爱杰原续波常津
关键词:药物释放基因治疗壳聚糖衍生物
同载基因和药物的超微载体粒子的制备及体外评价被引量:19
2004年
以聚乳酸_乙醇酸共聚物 (PLGA)和自行制备的O_羧甲基壳聚糖 (O_CMC)为原料 ,以 5_氟尿嘧啶 (5 Fu)为抗癌药物模型 ,以反义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为基因药物模型 ,构建与评价了同载抗癌药物与基因的复合功能纳米药物载体系统。同载超微粒子的平均粒径为 2 5 8 7nm ,粒径分布指数为 0 14 2 ,粒子表面 ξ电位为 - 10 6 7eV。同载超微粒子在PBS中的释药行为研究表明 :超微粒子中 5_FU和基因均具有零级缓慢释放特性。体外肿瘤细胞存活率实验和免疫组化实验均证实同载超微粒子能高效抑制TJ90 5人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最后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动态监测了超微粒子进入瘤细胞的转染过程 ,发现粒子可在不同时间内进入细胞浆和细胞核。
胡云霞原续波康春生郭毅常津
关键词:抗癌药物基因治疗体外评价
PLGA/O-CMC载药纳米微粒的体外降解及释药行为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本研究以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和自行制备的O羧甲基壳聚糖(OCMC)为原料,以5氟尿嘧啶(5FU)为抗癌药物模型,采用自身设计的改良复乳法制备了载药纳米微粒。微粒平均粒径为98.5nm,粒径分布指数为0.192,粒子表面ξ电位为61.48eV,载药率高达18.9%。然后用SEM动态监测载药纳米粒子降解过程中表面形貌的变化,并连续追踪粒子降解过程中的质量损失和降解介质的pH变化。载药纳米粒子在PBS中的释药行为研究表明,(1)前12h的释药动力学符合Huguchi方程,具有一级释放特性;(2)在20d内的释药动力学符合零级释放特性。细胞凋亡实验结果表明载药纳米粒子对TJ905脑胶质瘤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胡云霞原续波郭毅常津宋存先
一种新型磁性纳米基因载体的制备与表征(英文)被引量:4
2007年
制备了一种新的基因载体材料——赖氨酸修饰的壳聚糖(CTS-lys)包裹的磁性纳米颗粒.优化制备了CTS-lys原料,红外(IR)和核磁(1H-NMR)检测结果表明壳聚糖的大量氨基被赖氨酸修饰.通过共沉淀方法,制备了赖氨酸修饰的壳聚糖磁性纳米颗粒(CTS-lys-MNPs).利用透射电镜(TEM)、激光粒度分析仪、磁力计(VSM)和X射线衍射(XRD)对CTS-lys-MNPs进行了表征,并通过U293细胞,研究了CTS-lys-MNPs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CTS-lys-MNPs的平均粒径为100nm,具有较好的超顺磁性和较低的细胞毒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凝胶电泳实验观察了CTS-lys-MNPs和DNA的结合情况,并通过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SPECT)研究了CTS-lys-MNPs和DNA的复合物在动物体内跨越血脑屏障的能力.结果表明,CTS-lys-MNPs是一种较好的磁靶向基因载体并能成功地跨越血脑屏障.
郝丽娟李双艳韩磊黄杰常津
关键词:赖氨酸磁性纳米颗粒靶向基因载体血脑屏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