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1162)

作品数:3 被引量:112H指数:3
相关作者:王涛段翰晨薛娴杨林海郭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沙地
  • 3篇科尔沁沙地
  • 2篇沙漠化
  • 1篇释光测年
  • 1篇逆转
  • 1篇孢粉
  • 1篇孢粉分析
  • 1篇晚冰期
  • 1篇晚冰期以来
  • 1篇光释光
  • 1篇光释光测年
  • 1篇冰期
  • 1篇测年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2篇薛娴
  • 2篇段翰晨
  • 2篇王涛
  • 2篇杨林海
  • 1篇张静然
  • 1篇孙家欢
  • 1篇赖忠平
  • 1篇周杰
  • 1篇文星
  • 1篇隆浩
  • 1篇郭坚

传媒

  • 1篇地理学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地理科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RS与GIS的科尔沁沙地沙漠化时空演变被引量:47
2013年
以2000年ETM+影像、2005年和2010年TM影像为数据源,在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支持下,通过人机交互解译,对科尔沁沙地的沙漠化土地分布状况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2000—2010年研究区沙漠化土地总体呈逆转的趋势,且从严重沙漠化土地向轻度沙漠化土地逐级逆转,沙漠化土地总面积从2000年的31 762.11km2减少到2010年的30 198.87km2,净减少量1 563.24km2,减少速率为156.32km2.a-1。从沙漠化类型来看,除轻度沙漠化土地增加外,其他类型沙漠化土地面积均明显下降;②2000—2010年沙漠化土地持续逆转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治理强度较大的奈曼旗、库伦旗和扎鲁特旗;③严重沙漠化土地比较稳定,中度和轻度沙漠化土地重心空间迁移比较明显,2000—2010年中度沙漠化土地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23.65km,轻度沙漠化土地重心向南移动19.31km。
段翰晨王涛薛娴孙家欢杨林海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沙漠化逆转
科尔沁沙地沙漠化时空演变及其景观格局——以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为例被引量:61
2012年
利用1975年MSS影像,1992年、2006年、2010年TM影像和1999年ETM+影像等5个时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奈曼旗35年来沙漠化土地动态变化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区域沙漠化土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旨在为科尔沁地区沙漠化治理和区域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35年来,奈曼旗沙漠化土地面积总体呈逆转的趋势,沙漠化总面积减少了123.43km2,沙漠化土地主要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的过程;(2)景观格局呈波动性变化,1999年以前,景观形状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增加,蔓延度和聚集度减小,破碎化程度加强,沙漠化程度上升,沙漠化主导类型为中度和重度沙漠化,1999年以后破碎化程度变弱,沙漠化程度明显下降,沙漠化主导类型转变为中度和轻度沙漠化;(3)1975-2010年间轻度和中度沙漠化土地重心迁移最为明显,轻度沙漠化土地重心向东北方向偏移了6.35km,中度沙漠化土地重心向西南方向偏移了7.24km。
段翰晨王涛薛娴郭坚文星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沙漠化
光释光测年和孢粉分析揭示的晚冰期以来科尔沁沙地演化过程被引量:11
2011年
利用光释光测年技术对科尔沁沙地的7个风成砂-砂质古土壤剖面进行年代测试,结合地层和孢粉分析得到晚冰期以来科尔沁沙地的演化过程如下:16~10 ka B.P.,风成砂出现,沙地活化;10~3 ka B.P.,砂质古土壤发育,沙地固定;约3 ka B.P.前后,风成砂出现,沙地活化;3 ka B.P.至今,多层弱发育砂质古土壤和风成砂的交替出现,指示晚全新世科尔沁沙地的多次固定与活化;从约4~2 ka B.P.,沙地环境由草甸草原逐渐退化为典型草原。分析表明,3 ka B.P.以前科尔沁沙地的演化完全受气候变化的控制,之后(尤其是辽代以后)人类活动的影响日益增强。
杨林海赖忠平周杰隆浩张静然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光释光测年孢粉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