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2005DKA21002-13)

作品数:19 被引量:269H指数:12
相关作者:姜慧芳任小平廖伯寿黄家权雷永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花生
  • 12篇种质
  • 6篇青枯
  • 6篇青枯病
  • 6篇枯病
  • 6篇核心种质
  • 5篇野生
  • 5篇SSR
  • 4篇野生花生
  • 4篇抗性
  • 4篇含油量
  • 4篇SSR遗传多...
  • 4篇ICRISA...
  • 3篇性状
  • 3篇生种
  • 3篇青枯病抗性
  • 3篇花生属
  • 3篇高油
  • 3篇病抗
  • 2篇野生种

机构

  • 19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9篇任小平
  • 19篇姜慧芳
  • 16篇廖伯寿
  • 13篇黄家权
  • 11篇雷永
  • 7篇王圣玉
  • 6篇张晓杰
  • 4篇陈本银
  • 4篇吕建伟
  • 3篇赵新燕
  • 3篇晏立英
  • 3篇黄莉
  • 2篇陈玉宁
  • 2篇李栋
  • 2篇彭文舫
  • 1篇文奇根

传媒

  • 6篇作物学报
  • 5篇中国油料作物...
  • 3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遗传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年份

  • 1篇2011
  • 10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CRISAT花生微核心种质青枯病抗性鉴定被引量:8
2010年
通过对ICRISAT花生微核心种质155份材料青枯病的抗性鉴定,研究利用核心种质发掘抗青枯病材料的有效性,并研究抗病种质的遗传多样性。通过抗青枯病鉴定,获得ICG9249和ICG12625两份抗青枯病材料,其平均抗性达到了91.7%。与中国核心高抗5份种质共同作为材料,以SSR技术对其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在选用的58对SSR引物中,24对引物能扩增出稳定的多态性条带,这些引物能在抗青枯病花生种质基因组DNA中扩增出2~7个DNA片段。结果表明,7份抗青枯病种质的遗传距离为0.17~0.71,平均为0.49。其中ICG12625和撮豆、富川大花生的遗传距离最大(0.71),嵊县小红毛和富川大花生的遗传距离最小(0.17)。经过统计,两两品种之间遗传距离达0.50以上的有12个组合,说明了这些抗青枯病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根据DNA扩增结果,绘制了抗青枯病种质的指纹图谱,明确了其SSR分子特性。通过聚类分析结果和植物学性状调查结果显示,两份ICRISAT微核心种质材料与中国核心种质距离较远,且具有优良的植物学性状。因此,ICRISAT微核心种质青枯病抗性材料的发掘对扩宽中国花生青枯病抗性育种的遗传基础极有很高的理论应用价值,为花生抗青枯病材料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吕建伟姜慧芳任小平张晓杰廖伯寿
关键词:花生核心种质青枯病SSR
花生重组近交系群体的遗传变异与高油种质的创新被引量:29
2008年
花生是世界上食用植物油脂的重要来源之一,提高含油量是花生育种的重要目标。以不同遗传背景的亲本远杂9102与中花5号杂交构建的花生重组近交系(recombined inbreed lines,RIL)群体,进行含油量的系统测试和DNA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RIL群体家系的含油量范围(50.85%-62.11%)大于两个亲本的差异,最高含油量家系比高油亲本中花5号高5个百分点以上。通过SSR技术分析RIL群体的DNA多样性,发现家系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杂交重组产生的超亲高油种质分布在不同类群中,含油量高低与荚果大小和青枯病抗性无明显连锁关系。鉴定获得了3组SSR遗传距离为0、含油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相似但青枯病抗性不同的家系。农艺性状和抗病性等鉴定试验筛选出了3份含油量高、农艺性状优良、高抗青枯病的新种质并已进入品种比较试验。
廖伯寿雷永王圣玉李栋黄家权姜慧芳任小平
关键词:花生重组近交系含油量SSR青枯病抗性
中国花生小核心种质SSR遗传多样性被引量:12
2010年
从206对SSR引物中筛选26对引物对我国花生全套小核心种质298份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相似系数为0.51~0.99,其中种质zhh1497与zhh1398遗传差异最大。检测到3个在不同植物学类型中特异表达的标记带型,包括普通型1个(2A06/440),龙生型1个(2A06/440),珍珠豆型1个(PM443/270),多粒型2个(PM443/270,9E08/500)。分析结果表明,多粒型花生的多态性信息量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均最大,平均相似系数最小,其次是普通型花生,龙生型和中间型花生的多态性信息量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均较小,平均相似系数较大。在我国花生小核心种质中,国外引入资源的多态性信息量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我国本土资源的对应值。在我国本土花生资源中,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资源的多态性信息量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其他地区。
姜慧芳任小平张晓杰黄家权王圣玉雷永晏立英廖伯寿
关键词:SSR遗传多样性
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作物研究所花生微核心种质含油量及脂肪酸分析与鉴定被引量:8
2010年
以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作物研究所(ICRISAT)花生微核心种质为材料,系统分析测试含油量和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ICRISAT花生微核心种质的含油量平均为51.67%,变异范围49.16%-55.44%,珍珠豆型资源的含油量高于其他类型,发掘出高油种质1份。在主要脂肪酸中,棕榈酸平均含量10.74%,变异范围7.9%-13.5%;硬脂酸2.85%,变异范围1.8%-3.9%;油酸46.36%,变异范围37.0%-64.7%;亚油酸32.86%,变异范围18.0%-40.4%;饱和脂肪酸含量19.21%,变异范围15.2%-22.1%。普通型花生的油酸含量高于其他类型,而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低于其他类型。发掘出高油酸种质4份,低棕榈酸种质19份,低饱和脂肪酸种质7份。通过脂肪酸组成的分析,高油酸种质和低饱和脂肪酸种质均同时具备低棕榈酸的优良特性。SSR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种质的遗传差异相对较大。根据5对SSR引物的扩增结果,绘制了20份资源的分子指纹图谱,为这些优质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奠定了基础。
吕建伟姜慧芳任小平黄家权雷永王圣玉廖伯寿
关键词:含油量脂肪酸
中国花生核心种质的主成分分析及相关分析被引量:53
2009年
以576份中国花生全套核心种质为材料,对26个表型性状进行主成分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花生资源在这26个性状方面均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和丰富的多样性。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来看,前5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累积贡献率达72.67%,叶片宽、种子宽、百果重和百果仁重对花生种质资源主成分1贡献较大,表明在花生种质资源鉴定中,这些性状占有重要地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主茎高和主茎节密度呈显著负相关,主茎高和主茎节数,叶片长与叶片宽,荚果宽与种子长、种子宽、百果重、百果仁重等呈显著正相关。这些相关性表明,测得相关性极显著的一对表型性状中的一个即可判断另一个性状的变异状况,减少了花生种质资源鉴定的工作量。
张晓杰姜慧芳任小平廖伯寿
关键词:表型性状核心种质主成分分析
花生抗青枯病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被引量:10
2011年
以抗青枯病花生品种‘远杂9102’和感病品种‘中花12’为材料,用高致病性青枯菌株对其进行接种处理,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了侵染后48 h内5个时间点的基因表达情况。从256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到119对引物,扩增出709条差异表达的转录衍生片段(Transcript-derived fragment,TDF),包括抗病品种与感病材料的差异以及接种与未接种间的差异等6种差异表达模式。对其中98个TDF进行了克隆测序,结果显示,40个TDF与GenBank nr数据库中已有序列同源,功能涉及能量、代谢、信号转导、转录调控、逆境应答等等;15个TDF在数据库中找到同源序列,但蛋白功能未知;43个TDF在数据库中未找到同源序列,可能为一些新基因。对选取的差异表达TDF进行qRT-PCR分析,结果与cDNA-AFLP表达谱一致,其中TDF 32-54-1在前期构建的抗青枯病SSH文库中出现频次达到47次。文章推测,花生青枯病抗性可能受抗病抗逆、转录调控、信号转导、蛋白质储存代谢以及非生物胁迫等多方面相关基因的协同调控,TDF 32-54-1可能与花生青枯病抗性相关。
彭文舫吕建伟任小平黄莉赵新燕文奇根姜慧芳
关键词:花生青枯病抗性CDNA-AFLP
野生花生抗青枯病种质的发掘及分子鉴定被引量:25
2008年
以花生属5个区组的79份野生花生种质为材料,系统鉴定了野生花生对青枯病的抗性反应,从中发掘高抗青枯病的种质15份,含匍匐区组种质3份、直立区组1份、异形花区组1份、花生区组8份、未命名种质2份,抗病材料频率达到19%,高于栽培种花生资源的抗性频率。通过SSR分析表明,在所获得的抗青枯病野生花生材料中,四倍体野生种A.monticola与栽培种花生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花生区组的二倍体野生种A.duranensis和A.chacoense。根据DNA扩增结果,绘制了抗青枯病种质的指纹图谱,明确了其SSR分子特性。
陈本银姜慧芳任小平廖伯寿黄家权
关键词:花生属野生种花生青枯病抗病种质
利用RIL群体创造抗黄曲霉兼抗青枯病的高油花生新种质被引量:20
2010年
协同提高抗青枯病花生品种的黄曲霉抗性及含油量是我国花生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利用远杂9102×中花5号杂交后代衍生的重组近交系群体(RIL),通过黄曲霉抗性、青枯病抗性鉴定及含油量测试,表明黄曲霉抗性受2对连锁并具累加作用主基因+加性多基因控制,含油量受2对具抑制作用主基因+加性多基因控制,RIL群体的黄曲霉抗性和含油量变异远远超过双亲的差异,表明它们均具有通过互补产生超亲性状的潜力。获得了抗黄曲霉或抗青枯病的高油后代家系18份,其中抗黄曲霉兼抗青枯病高油新种质1份(J091)。农艺性状和SSR分析结果表明,18份后代材料具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农艺性状优良,具有重要育种价值。
廖伯寿雷永李栋王圣玉黄家权任小平姜慧芳晏立英
关键词:花生种质抗黄曲霉抗青枯病高含油量RIL群体
中国花生小核心种质的建立及高油酸基因源的发掘被引量:26
2008年
以中国花生种质资源数据库中记录的6 390份花生资源为材料,以其基本数据、特征数据和评价数据为信息,采用分层分组聚类以及随机取样与必选资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由298份资源组成的花生小核心种质,占基础收集品的4.66%。通过对小核心种质的植物学类型组成中各类型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分析以及小核心种质与核心种质间各性状的比较,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小核心种质是有效的,基础收集品中各类型资源的多样性在小核心种质中均存在,核心种质中各种性状的变异在小核心种质中也均存在,所用25个性状的平均值差异均不显著。通过对花生小核心种质的种子脂肪酸组成的分析测试,发掘出高油酸新基因源7份,也证明了本研究建立的小核心种质有效性和实用性,其中某些资源还具有棕榈酸含量低、农艺性状好的特点,可以应用于相关研究中。
姜慧芳任小平黄家权廖伯寿雷永
利用核心种质发掘及评价花生抗黄曲霉资源被引量:6
2010年
黄曲霉菌极大地限制全世界的花生生产和产业发展,且生产上抗性品种较少,我国花生育种和生产中的抗性资源缺乏,迫切需要发掘抗黄曲霉种质。本研究以中国花生核心种质561份和ICRISAT微核心种质155份为材料,鉴定了黄曲霉侵染和产毒抗性,发掘出抗黄曲霉侵染和产毒种质各8份,包括具优良农艺性状的抗黄曲霉产毒种质51002-6。鉴定结果表明,ICRISAT花生微核心种质中抗黄曲霉侵染和产毒种质的频率高于中国花生核心种质;普通型花生资源中抗黄曲霉侵染种质的频率较高,龙生型资源中抗黄曲霉产毒种质的频率较高。根据SSR分析,鉴定出与生产上推广应用的优良品种中花5号、中花6号、中花12和远杂9102遗传距离较远的抗黄曲霉产毒种质ICG12625和抗侵染种质ICG4750,拓宽了我国花生品种改良的遗传基础。根据抗病基因产物的NBS类型保守域设计简并引物对抗黄曲霉种质的DNA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和分析,获得了1条RGA片段。
姜慧芳任小平王圣玉张晓杰黄家权廖伯寿Corley C HOLBROOKAHari D UPADHYAYA
关键词:农艺性状SSR遗传多样性RGA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