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D0540001)
- 作品数:4 被引量:38H指数:3
- 相关作者:余明陈小瑜张春桂季青贺伶俐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气象局泉州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Landsat ETM+数据的福州市土地利用/覆被与城市热岛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1
- 2009年
- 在利用Landsat ETM+遥感数据提取的4种信息指数的基础上,采用决策树方法,对福州市土地利用/覆被进行分类,并运用辐射传输方程算法反演了地表温度,进而对研究区城市热岛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福州市存在热岛效应,热岛空间分布与城市建成区轮廓基本一致;城市建筑用地和裸地对地表温度的贡献最大,是城市热岛的主要贡献因素,而水体和林草地具有较好的降温作用;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地表温度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地表温度与反映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4种指数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 季青贺伶俐余明张春桂
- 关键词:城市热岛地表温度
- 基于空间聚类分析的福建省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研究被引量:9
- 2007年
- 将空间坐标和属性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给出空间距离的定义,提出位置与属性一体化的空间聚类方法——基于空间距离的K-均值聚类法,利用M atlab编写其算法程序。同时以福建省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类型划分作为研究实例,首先选取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8项指标,并利用G IS技术提取各县市的重心位置坐标,再利用该空间聚类算法将福建省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聚类为5类,结果表明此算法能够综合考虑空间位置邻近性和属性特征相似性的聚类要求,对福建区域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陈小瑜余明
- 关键词:空间聚类
- 基于C4.5算法的土地利用图像识别分类
- 2009年
- 以地物类型较复杂的福州市的城郊结合区一小块区域的土地利用分类为例,利用C4.5算法从训练样本数据集中发现分类规则,集成遥感影像的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和地形特征进行分类实验,并与传统的监督分类和逻辑通道分类方法进行比较及分析。结果表明,基于C4.5算法的分类方法的分类精度高于传统的监督分类和逻辑通道分类方法。因而利用C4.5算法构建决策树获取的分类规则是合理的,它可以快速、有效地获取大量分类规则,是促进基于知识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在土地利用分类中广泛应用的一项有效手段。
- 陈小瑜
- 关键词:遥感影像分类图像识别
-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信息的图谱研究——以大福州为例被引量:8
- 2007年
- 本论文应用RS和GIS复合技术提取大福州城土地利用信息图谱,从现状结构、发展变化(净变化与相互转化)等方面对大福州城的土地利用信息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建立了实验区土地利用演变过程和空间扩展图谱,其研究和建立的土地利用斑块形态与扩展图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学信息图谱的“形-数-理结合”和“系列化”、“谱系化”、“模型数值化”的特征,本工作是地学信息图谱在LUCC中的应用尝试,对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有指导意义。
- 余明李慧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