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800)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曾文彬刘治国王维谭慧龙刘敏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探针
  • 2篇分子
  • 2篇分子探针
  • 1篇多模态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分子
  • 1篇荧光分子探针
  • 1篇影像
  • 1篇双模态
  • 1篇小分子
  • 1篇锌离子
  • 1篇离子
  • 1篇分子影像

机构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中南大学

作者

  • 2篇曾文彬
  • 1篇刘敏
  • 1篇谭慧龙
  • 1篇周明
  • 1篇王维
  • 1篇刘治国
  • 1篇黄佳国
  • 1篇高峰

传媒

  • 1篇有机化学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双模态分子影像探针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1年
分子影像技术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实现生物有机体生理和病理变化的在体、实时、动态、无创的三维成像,融合不同影像的双、多模态技术,可实现不同影像设备的优势互补,同时亦可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从而使获取的结果更为精确可靠。双、多模态融合已成为生物医学成像的发展趋势,并逐渐在疾病的治疗、诊断及监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双模态分子探针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总结了当前双模态分子探针独特的设计策略及其相关应用研究,并对目前的热点和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黄佳国曾文彬周明高峰
关键词:分子影像分子探针双模态多模态
基于小分子的锌离子荧光分子探针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3年
锌离子在生物体的大脑活动、基因转录和免疫功能等生理、病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选择性识别和检测锌离子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荧光检测法在选择性、灵敏度、实时原位监测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应用荧光法检测胞内Zn2+是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文中按照三种不同的荧光作用机制(光诱导电子转移、分子内电荷转移和荧光能量共振转移)进行分类和总结,介绍了近10年来锌离子荧光分子探针的研究进展,概述了各类型重要荧光探针的设计、性能及其生物应用,评述了探针的结构和检测性能之间的关系,最后展望了锌离子荧光探针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刘敏谭慧龙刘治国王维曾文彬
关键词:锌离子荧光探针小分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