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肃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1305ZCRA160)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2
相关作者:牛胜强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循环经济
  • 1篇循环经济实践
  • 1篇循环型
  • 1篇循环型社会
  • 1篇弱势
  • 1篇弱势产业
  • 1篇食品
  • 1篇农业
  • 1篇气候
  • 1篇资源利用
  • 1篇粮食安全
  • 1篇经济实践
  • 1篇可持续发展
  • 1篇可持续发展问...

机构

  • 3篇兰州商学院

作者

  • 3篇牛胜强

传媒

  • 1篇现代经济探讨
  • 1篇技术经济与管...
  • 1篇理论月刊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环境、气候和食品多重危机下我国粮食安全的定位与发展被引量:2
2014年
不当的发展策略以及长期的超强度资源粗放开发利用使得我国土地失控、耕地流失、污染加剧、水资源短缺、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出走、农业人才流失和青黄不接等问题日益严重。中国要践行"自己养活自己"的承诺必须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积极探索生产要素特别是科技和人力资本进入农业的制度,完善国家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和保护体系,把实现农民利益和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统一起来,使农民积极性得到保护、恢复和保持,聚集科技、人力、资金等多种资源,以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为核心,坚持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稳定面积、主攻单产,着力构建提产增效的粮食生产长效机制。
牛胜强
关键词:粮食安全弱势产业
转型过程中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析被引量:2
2014年
农业的基础产业地位和公益性使得农业发展的规模、水平与自然条件、社会分工、劳动力素质、资本投入以及国家农业政策都有直接的关系,资源的不足和约束、不当的发展策略严重制约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作为一个人均自然资源严重不足的人口大国,农业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历史和实践表明,我国传统的低效率的粗放型农业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尽快加以扭转。只有优化制度建设,强化政策导向,积极探索生产要素特别是科技和人力资本进入农业的制度,通过产业政策和实际行动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产业体系和发展模式,才能为实现崛起和民族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牛胜强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2015年
发达国家通过立法及不断修改完善法律来推动循环经济实践,并通过技术不断开发应用,其循环经济实践已从最初的节能降耗与减排、垃圾处理和再利用拓展到建设循环型社会并走在世界前列。而我国循环经济实践还处在"小打小闹"阶段,尚未化作国家、地方、企业和居民个人的自觉行动,持续全面推进受阻。借鉴经验,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和发展模式,不仅能缓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约束和自然资源瓶颈,还能有效改善能源结构和环境质量,更好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挑战。文章从循环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趋势出发,在介绍发达国家建设循环型社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分析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主要目标任务、政府职能和重点方向。
牛胜强
关键词:循环型社会循环经济资源利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