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33101)

作品数:7 被引量:84H指数:4
相关作者:贾晓平蔡文贵林钦李纯厚甘居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GIS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信息系统
  • 2篇养殖
  • 2篇养殖水域
  • 2篇石油烃
  • 2篇水域
  • 2篇综合评价
  • 2篇污染
  • 1篇地理分布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营养化
  • 1篇营养盐
  • 1篇有机污染
  • 1篇植物
  • 1篇生态风险
  • 1篇生态危害
  • 1篇水质
  • 1篇水质状况

机构

  • 6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7篇林钦
  • 7篇蔡文贵
  • 7篇贾晓平
  • 6篇李纯厚
  • 4篇甘居利
  • 2篇杨美兰
  • 2篇王增焕
  • 1篇吕晓瑜
  • 1篇林燕棠
  • 1篇张汉华

传媒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产学报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年份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GIS的考洲洋养殖水域水质状况分析被引量:8
2004年
在GIS和数据库技术的支持下,据1999年2月(枯水期)和8月(丰水期)两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利用数据插值和栅格图形加权平均等处理手段,综合分析和评价了考洲洋水域的水质营养状况。结果显示,枯水期考洲洋的水质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整个水域未受明显有机污染,丰水期整个水域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湾西北部和吉隆河口附近水域受明显的有机污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应引起重视。两个调查航次初级生产力的分布趋势相似,均呈现湾口高,湾中部和湾西北部低的变化趋势。饵料生物的分布无明显的规律,在枯水期,饵料生物的分布较为均匀,大部分水域处于2~3级水平,其密集分布区出现在湾西北部、湾口和吉隆河口附近水域,而在丰水期,饵料生物的变化幅度较大,其密集分布区位于湾中部水域和望京洲沿岸水域。两个航次相比,丰水期的初级生产力水平和饵料生物水平均高于枯水期。
蔡文贵贾晓平林钦李纯厚甘居利王增焕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有机污染富营养化
考洲洋饵料生物水平综合评价被引量:2
2006年
在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的支持下,利用等级模型对1999年2月(枯水期)和8月(丰水期)考洲洋饵料生物水平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和评价。枯水期考洲洋整个水域饵料生物的分布较均匀,其密集分布区位于湾西北部、湾口和吉隆河口附近水域,达4级水平,饵料生物较为丰富。丰水期饵料生物水平的变化幅度较大,其密集分布区位于湾中部和望京洲沿岸水域,达4—5级,饵料生物最为丰富,其次为湾口,达4级水平。两个调查航次相比,丰水期的饵料生物水平高于枯水期。主要优势种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交叉和演替现象,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主要优势种在不同季节差异较大,而底栖生物的优势种组成在整个调查期间变化不大。调查期间各饵料生物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均呈现出较大的变化,其最大变化范围分别为0.01—4.49和0.01—0.96,表明湾内饵料生物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较大,生物群落组成结构和生物多样性水平不太稳定。调查期间整个水域的生物多样性阈值均呈现出湾西部及西北部水域较高,其余水域较低的分布特点,但不同季节其变化趋势及分布范围略有差异。枯水期多样性阈值的密集分布区出现于湾西侧的部分水域,其等级水平为3级,饵料生物多样性较好,其余水域均为2级或低于2级水平,多样性一般或较差。丰水期的分布趋势与枯水期相似,其密集区出现于湾西部和西北部的整片水域中,分布范围比枯水期大,但等级水平明显低于枯水期,为2级,多样性一般,其余大部分水域均为1级水平,多样性较差。
蔡文贵林钦贾晓平李纯厚林燕棠
关键词:饵料生物
基于等级模型的考洲洋石油烃污染状况被引量:2
2005年
通过等级模型的创建,在GIS的支持下,对1999年2月(枯水期)和8月(丰水期)考洲洋表层海水和表层沉积物的石油烃水平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和评价.枯水期湾内表层海水的石油烃含量为0.036~0.060mg/L,水平为2~3级,已受到一定程度的石油烃污染;丰水期表层海水的石油烃含量均低于0.050mg/L,为1~2级水平,整个水域石油烃污染程度较轻.枯水期湾内表层沉积物石油烃含量的变化范围较大,为16.0×10-6~657.0×10-6(干重),处于1~3级水平,其中湾中部至北部沿岸大部分水域表层沉积物的石油烃水平相对较高,为2~3级水平,表明该片水域表层沉积物已受到一定程度的石油烃污染;丰水期湾内表层沉积物的石油烃污染程度较枯水期轻,整个水域的石油烃含量均低于500.0×10-6(干重),其中除吉隆河口附近水域的含量稍高,为2级水平外,其余绝大部分水域均为1级水平.通过GIS的加权运算,分别将表层海水和表层沉积物的石油烃水平进行综合的分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考洲洋石油烃的综合水平在2个调查季节的变化趋势分别与表层沉积物石油烃的变化趋势极为相似,调查期间整个水域石油烃的综合污染水平较低,为1~2级水平.2个调查航次相比,表层海水和表层沉积物石油烃平均含量均为枯水期>丰水期.而从各个站位石油烃的含量水平来看,除个别站位外,绝大多数站位表层海水和表层沉积物石油烃含量的季节变化趋势均表现为枯水期>丰水期.
蔡文贵林钦贾晓平甘居利吕晓瑜李纯厚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石油烃GIS
考洲洋重金属污染水平与潜在生态危害综合评价被引量:55
2005年
在等级模型的基础上 ,利用化学和生态学的方法 ,在地理信息系统 (GIS)的支持下对考洲洋养殖水域表层海水及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水平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 ,同时对不同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 ,枯水期整个水域表层海水的重金属污染指数均低于 0. 5 ,丰水期更是低于 0. 2。调查期间湾内海水重金属含量较低 ,重金属污染不明显。枯水期绝大部分水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生态风险指数值变化范围为 2 0~ 70 ,其高值区出现于湾的西部和西北部水域 ,表明这些水域的表层沉积物已受到重金属的轻微影响 ;丰水期整个水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值均低于 2 0 ,重金属污染不明显。在生态学方面 ,枯水期大部分水域的饵料生物水平均处于 2~ 3级水平 ,其密集分布区位于湾西北部、湾口和吉隆河口附近水域 ,达 4级水平 ,饵料生物较为丰富。丰水期饵料生物水平的密集分布区位于湾中部和望京洲沿岸水域 ,饵料生物最丰富 ,达 4~ 5级水平 ;其次为湾口 ,为 4级水平 ;最低则分布于湾的西部和西北部 ,其饵料生物较低 ,为 1~ 2级水平。由于重金属污染程度较低 ,因此水温、盐度和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已成为影响湾内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对各种不同评价方法所进行的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 。
蔡文贵林钦贾晓平王增焕李纯厚杨美兰
关键词:重金属地理信息系统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GIS支持下考洲洋养殖水域浮游植物数量的时空分布及其与营养盐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在GIS和统计分析软件SPSS的支持下,利用数据插值、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枯水期和丰水期考洲洋养殖水域浮游植物数量的分布趋势及其与海水营养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枯水期浮游植物数量的分布较为均匀,其密集区分布于吉隆河口及其附近水域;而丰水期的数量变化幅度较大,密集分布区出现在湾口至盐洲岛北部水域,呈现出从湾西北部至湾口水域逐渐增加的分布趋势。两次调查相比,丰水期浮游植物的数量明显高于枯水期。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期间浮游植物数量与无机氮和无机磷的相关性均不显著,但与活性硅酸盐呈显著相关,在枯水期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在丰水期则刚好相反,两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蔡文贵李纯厚林钦贾晓平杨美兰张汉华
关键词:GISSPSS浮游植物
广东沿海近江牡蛎氯代烃和石油烃含量分布与变化趋势被引量:12
2006年
根据历史调查资料和近年的观测数据,比较了广东沿海近江牡蛎Crassostrearivularis体中氯代烃和石油烃含量的地理分布与时间变化。2003年牡蛎体中六六六、滴滴涕、多氯联苯平均含量(湿重)分别为0.469、3.40和45.1ng·g-1,地理分布为粤东岸段>粤西岸段>珠江口。1989年以来六六六、多氯联苯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滴滴涕含量在1989—1993年呈下降趋势,但在2003年明显反弹。牡蛎体中石油烃年平均含量1989年以来有一定的波动,2003年为4.75μg·g-1(湿重,大港原油当量),地理分布为珠江口>粤东岸段>粤西岸段。
甘居利林钦蔡文贵贾晓平
关键词:近江牡蛎氯代烃石油烃地理分布
南海北部陆架海域枪乌贼中的六六六和DDT被引量:3
2006年
初步探讨用鱿鱼作指示生物,监测离岸海域六六六(BHC)和滴滴涕(DDT)的污染。结果显示,南海北部陆架海域枪乌贼中BHC和DDT含量远低于国内外残留限量值,BHC含量为(0.0278-0.200)×10-9(湿重,下同),平均为0.101×10-9,在剑尖枪乌贼和中国枪乌贼中略高于杜氏枪乌贼中,稍显珠江口海域>粤西海域>粤东海域>台湾浅滩的区域分布; DDT含量为(0.193-4.74)×10-9,平均为0.941×10-9,在剑尖枪乌贼和杜氏枪乌贼中略高于中国枪乌贼,略呈珠江口>粤西≈粤东>台湾浅滩的分布。γ-BHC/ΣBHC比值为0%-69.8%,平均为18.6%,远低于其在商品BHC中的比值;DDE/ΣDDT比值为0%-67.7%,平均为28.4%,在个别近岸站的比值很低。推测南海北部陆架海域近年没有BHC类污染物输入,但局部可能有DDT类污染物输入。
甘居利贾晓平林钦李纯厚蔡文贵
关键词:DDT安全评价种间差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