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1CB711005)

作品数:13 被引量:301H指数:9
相关作者:万永革沈正康郭燕平周公威盛书中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中国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9篇地震
  • 3篇地震台
  • 3篇地震台网
  • 3篇震源
  • 3篇数字地震
  • 3篇数字地震台
  • 3篇数字地震台网
  • 3篇台网
  • 3篇大地震
  • 2篇地震激发
  • 2篇地震应力
  • 2篇地震应力降
  • 2篇断层
  • 2篇应力降
  • 2篇中国数字地震...
  • 2篇苏门答腊-安...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求取
  • 2篇自由振荡

机构

  • 9篇中国地震局地...
  • 4篇防灾技术高等...
  • 3篇防灾科技学院
  • 3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9篇万永革
  • 4篇周公威
  • 4篇郭燕平
  • 3篇沈正康
  • 3篇盛书中
  • 2篇尚丹
  • 2篇许力生
  • 2篇陈运泰
  • 1篇冯万鹏
  • 1篇张东宁
  • 1篇杜海林
  • 1篇袁松涌
  • 1篇兰从欣
  • 1篇王福昌
  • 1篇张德存
  • 1篇张勇

传媒

  • 3篇地震学报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震
  • 1篇内陆地震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Earthq...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Scienc...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根据大地震前后应力轴偏转和应力降求取应力量值的研究被引量:14
2006年
为求解震源处应力量值,运用大地震造成的应力方向偏转和地震应力降给出了求取震源处应力大小的方法.地震前后的应力方向可根据大量前震和余震震源机制统计给出;地震应力降可通过地震波或地壳形变资料的震源破裂反演研究得到.该研究对地震动力学具有一定的意义.
万永革
关键词:地震应力降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昆仑山口西地震的球型自由振荡被引量:43
2005年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改造后的7个台站的VHZ波形资料,采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地震仪对低频信号压制的特点,在没有对资料去除固体潮影响的情况下,提取了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地震激发的0S4-0S76地球球型自由振荡,并与地球初步参考模型(PREM)的理论自由振荡周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PREM预测的球型自由振荡周期符合得很好。该地震的地球自由振荡信息,可用于地震震源机制研究和地球内部结构研究。
万永革周公威郭燕平
关键词: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自由振荡地球内部结构昆仑山口西地震固体潮地震震源
静态弹性介质中力及力偶产生位移的空间特征被引量:2
2004年
弹性介质中力及力偶产生静态位移的空间特征是理解剪切位错源以及有限断层面在半无限弹性空间产生静态位错的基础。本文对这些理论作了简单回顾推导,将其产生的静态位移转换到球坐标系中,并绘出了三维情形下集中力、单力偶和双力偶在弹性介质中产生的位移场辐射花样。
万永革
关键词:集中力
利用余震震源分布确定主震断层面的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利用余震震源位置的空间分布,采用Newton-Raphson算法和遗传算法确定主震断层面参数的方法,对仿真数据求出了地震主断层面走向角和倾角,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以与其他数据结合共同约束主震断层面的参数。
王福昌万永革
关键词:震源分布断层面最小二乘解遗传算法
Moment tensor inversion of small to moderate earthquakes in the Capital Region in 2004被引量:1
2007年
The moment tensor solutions of 51 small to moderate earthquakes occurred in the Capital Region in the year of 2004 are obtained by inverting the broadband waveform data. Accordingly, other source parameters, such as scalar seismic moments, moment magnitudes, double-couple (DC) components and compensated-linear-vector-dipole (CLVD) components, are determined as well as fault parameters and stress-axis parameters. The inverted results are evaluated by groups of numerical tests.
许力生蒋长胜陈运泰李春来张天中
关键词:中小地震矩张量反演
Source process of M_s6.4 earthquake in Ning’er, Yunnan in 2007被引量:4
2009年
The moment tensor solution, source time function and spatial-temporal rupture process of the MS6.4 earthquake, which occurred in Ning’er, Yunnan Province, are obtained by inverting the broadband waveform data of 20 global stations. The inverted result shows that the scalar seismic moment is 5.51×1018 Nm, which corresponds to a moment magnitude of MW 6.4. The correspondent best double couple solution results in two nodal planes of strike 152°/dip 54°/rake 166°, and strike 250°/dip 79°/ rake 37°, respectively. Considering the isoseismals and geological structures in the meizoseismal region, the first nodal plane (strike 152°/ dip 54°/ rake 166°) is preferred to be the seismogenic fault. Thus, the MS6.4 earthquake occurred mainly along a right-lateral fault striking 152°. The source time function shows that the duration time of the earthquake is about 14 s. The most of the energy releases within the first 11 s and in 11-14 s the rupture is weak. The snapshots of the slip-rate indicate that the rupture process has 3 more detailed stages. In the first stage of the first 4 s after rupture initiation, the rupture propagates simultaneously toward both strike and dip directions; in the second stage of the following 3 s, the rupture extends to down-dip direction; and in the third stage, the rupture looks to be scattering on the fault. In general, this earthquake is of bilateral rupture, and the rupture mainly takes place in strike-dip direction. The major ruptured area is in the shape of a diamond with a dimension of 19 km. On the whole fault plane, the maximum slip is about 1.2 m, the average slip is about 0.1 m, the maxi-mum slip-rate is 0.4 m/s and the average slip-rate is 0.1 m/s. The features of the co-seismic theoretical displacement field of the Ning’er earthquake fault,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inverted fault parameters,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the observed isoseismals.
ZHANG YongXU LiShengCHEN YunTaiFENG WanPengDU HaiLin
关键词:EARTHQUAKESOURCEPROCESSBROADBANDWAVEFORM
从全球长周期波形资料反演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地震时空破裂过程被引量:58
2004年
利用从全球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资料中选择出的震中距小于90且震相清晰的20个台站的长周期垂直分量P波震相, 通过反演得到了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地震的震源时空破裂过程. 结果表明, 这次地震由三次子事件构成. 第一次子事件的破裂从震中位置(35.97N, 90.59E)开始并向东西两侧扩展, 向西以4.0 km/s的破裂速度扩展了140 km, 向东以 2.2 km/s的破裂速度扩展了80 km, 表现为以自东向西为主的不对称双侧破裂, 形成了约220 km长的断层. 在第一次子事件的破裂开始后大约52 s, 在震中以西约220 km的地方, 第二次子事件的破裂开始. 此时, 第一次事件没有结束, 但已进入愈合阶段. 第二次子事件的破裂向东西两侧扩展, 向西以2.2 km/s的破裂速度扩展了50 km, 向东以5.8 km/s的破裂速度扩展了70 km, 表现为以自西向东为主的不对称双侧破裂, 形成了约120 km长的断层. 在第二次子事件开始后大约 12 s, 第二次子事件的破裂与第一次子事件的破裂在震中以西约140 km处发生了聚合. 在第一次子事件的破裂开始后大约56 s, 在震中以东约220 km的地方, 第三次子事件开始. 此时, 第一次事件仍未结束, 但已进入愈合阶段的尾声. 第三次子事件的破裂向东西两侧扩展, 向西以4.0 km/s的破裂速度扩展了140 km, 向东以3.7
许力生陈运泰
关键词:地震断层运动震源破裂
青藏高原现代地壳运动与活动断裂带关系的模拟实验被引量:32
2007年
本文以GPS观测、大地热流测量、较高精度地形数据、全球板块相对运动的REVEL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以青藏高原现代构造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东亚地区构造形变场有限元模型.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内部和周边地区走滑断裂带的活动对东亚地区地壳运动速率和方向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青藏高原物质向东南方向运动有显著影响;不同构造块体岩石圈强度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川滇菱形地块边界断层错动性质.在考虑青藏高原地形附加重力作用和周边板块汇聚作用对现今大型断裂带运动特征控制作用的同时,岩石圈之下的橄榄岩软流圈至转换带物质对流对岩石圈的拖曳力也是必须考虑的底部边界条件.
张东宁袁松涌沈正康
关键词:青藏高原断裂带数值模拟
昆仑山口西地震激发的地球环型振荡被引量:25
2004年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改造后的7个台站3天的VHE、VHN波形资料,采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资料进行去固体潮处理的情况下,提取了2001-11-14昆仑山口西地震激发的0T2~0T40地球环型自由振荡,并与地球初步参考模型(PREM)的理论自由振荡周期进行对比,发现环型振荡振型周期与PREM预测的环型自由振荡周期符合得很好。频率与PREM模型略微不一致的环型振荡振型可以解释为地球介质的横向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所致。因此地球自由振荡信息可用于揭示地球的三维不均匀结构信息或各向异性信息,并可能对区分地幔对流模式(全地幔对流或上地幔对流)有所帮助。
万永革周公威郭燕平张德存
关键词:地震观测数字地震台网
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激发的地球球型自由振荡的检测
<正>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安达曼大地震是全球台网布设以来发生的最大一次地震,为自由振荡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本研究运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地震波形资料提取自由振荡信息,并采用模拟低频地球球型振荡振型分裂振幅...
万永革盛书中周公威郭燕平尚丹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