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XJC770003)

作品数:7 被引量:53H指数:5
相关作者:龙泽江陈洪波吴小平谭洪沛吴才茂更多>>
相关机构:凯里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水利工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侗族
  • 3篇清代
  • 2篇清水江文书
  • 2篇文书
  • 2篇苗族
  • 1篇地契
  • 1篇地权
  • 1篇地权分配
  • 1篇银色
  • 1篇鱼鳞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变迁
  • 1篇实征
  • 1篇土地契约
  • 1篇土地制度
  • 1篇契约
  • 1篇契约文书
  • 1篇清水江流域
  • 1篇民国
  • 1篇民国时期

机构

  • 7篇凯里学院

作者

  • 7篇龙泽江
  • 2篇陈洪波
  • 1篇李斌
  • 1篇吴才茂
  • 1篇谭洪沛
  • 1篇吴小平
  • 1篇张清芳

传媒

  • 2篇农业考古
  • 1篇史学月刊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社会经济...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原生态民族文...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柳寨侗族村落文书调查及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柳寨位于贵州省清水江下游北源支流小江的深处,属侗族北部方言区。柳寨契约文书内容丰富,归户性强,传承脉络清晰,较为完整而系统地记录了清代民国侗族村民的经济与社会生活,具有较大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龙泽江
关键词:侗族契约文书
从清水江文书看清代贵州苗侗地区货币流通中的几个问题被引量:9
2013年
通过对清水江文书中典型契约文书的梳理,对清代贵州苗族侗族地区货币流通中的银两成色、平砝标准和银钱比价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考证。清代贵州苗侗地区的货币流通经历了从规范到失序,然后又趋于规范的过程。清代中期银两成色与平砝标准的混乱,以及银价的剧烈上涨扰乱了木材市场与土地市场秩序,加剧了苗侗社会矛盾。
龙泽江
关键词:清水江文书银色
新发现贵州清水江侗族鱼鳞册评介被引量:11
2014年
鱼鳞册是明清土地管理的地籍清册,遗留至今的数量很少,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遗存尤为罕见。贵州清水江下游天柱县新发现的贵州清水江侗族鱼鳞册共4册,较为完整的记录了一个侗族村落在清代晚期的土地占有关系,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如以"稨""籽"为田地产量和面积的计量单位,丰富、生动而形象的田块形状描述词汇等,是研究侗族社会经济结构和赋税制度的重要史料。与徽州鱼鳞图册相比,侗族鱼鳞册在形式上较为简化,但在明晰土地产权、保证赋税征收方面,其功能与徽州鱼鳞图册是相同的。
陈洪波龙泽江
关键词:侗族土地制度
清代贵州清水江苗族土地契约的计量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本文以贵州清水江下游流域两个苗族家族的1001份清代田土和山林契约为样本,对苗族土地买卖特征进行抽样统计,揭示了清代苗族土地买卖存在以下特征:土地交易存在周期性波动规律,并受国内乃至国际大环境的影响;木材贸易的兴衰直接影响土地兼并的剧烈程度;并且,林契交易与田契交易存在着相关性。
龙泽江张清芳
关键词:清水江流域清代
木材贸易与清代贵州清水江下游苗族社会变迁被引量:12
2013年
清水江木材贸易兴起于明代而繁荣于清。木材贸易促进了人工林业和林业租佃制的发展,促使了苗族农村公社的瓦解和地主制经济的发展。晚清的社会动荡为苗族地主乡绅政治地位的崛起提供了历史机遇。苗族地主乡绅凭借木材贸易积累的财富兴办团练武装,取代了土司的社会控制与基层管理职能,改变了苗族社会权力结构。木材贸易对苗族社会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龙泽江李斌吴才茂
关键词:木材贸易苗族社会变迁
清水江文书所见清代贵州苗侗地区的田粮计量单位考被引量:23
2012年
清水江文书是继敦煌吐鲁番文书和徽州文书之后我国发现的第三大文书,其民间蕴藏量至少在30万件以上,目前已收藏进档案馆馆藏达10万多件。清水江文书的主要内容是清代和民国时期苗族侗族人民买卖山林和田地的契约。由于这些契约具有完整的归户性特点和清晰的历史脉络,
龙泽江谭洪沛吴小平
关键词:文书计量单位清代民国时期
新发现的侗族田赋实征册考释——兼论清代贵州清水江下游的田粮负担与地权分配被引量:6
2015年
侗族田赋实征册是清水江文书中比较少见的文献类型,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通过对该实征册及相关文献的解读,可以得出两点结论:其一,清初侗族农村田赋税率较低,但清代中期以后,受军粮采买和义仓捐谷制度的影响,侗族农村的田粮负担逐步加重,至清末达到顶峰。其二,侗族地区的地权分配相对平均,极少大土地占有者,贫富差距相对较小。但是,由于清代中期人口的快速增长,侗族农村人地关系紧张,绝对贫困人口成为主体,产生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龙泽江陈洪波
关键词:清代侗族地权分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