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200079)
- 作品数:1 被引量:27H指数:1
- 相关作者:杨瑾尚文元高晓嶙熊正英廉贺群更多>>
-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国不同项目优秀运动员安静心率研究被引量:27
- 2007年
- 目的:对我国930名优秀运动员的基础心率进行调查,从整体、项群和项目等不同层面比较分析我国优秀运动员的心率储备情况。结果发现,我国优秀男运动员安静心率平均58·95次/分,女运动员59·02次/分。男、女运动员最低心率均为37·00次/分。我国优秀运动员安静心率在各运动项群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快速力量项群运动员安静心率最快(男子66·23次/分;女子66·50次/分);速度耐力性项群,格斗对抗性项群,同场对抗性项群安静心率较低,并与快速力量项群存在显著性差异。我国优秀运动员整体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为55·29%。其中,同场对抗项群运动员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最高,达65·28%,其他依次为格斗对抗、速度耐力、表现难美、隔网对抗项群。快速力量项群运动员心动过缓发生率最低,仅为20·00%,显著低于其他项群(P<0·01)。本调查涉及的部分项目中,花样滑冰运动员心动过缓发生率最高(91·67%),其他依次为现代五项、散打、柔道、曲棍球、赛艇、皮划艇、足球、击剑、摔跤、排球、篮球、自行车、跳水、跳跃、羽毛球、网球和短道速滑,举重项目运动员心动过缓发生率最低(16·22%)。结果提示,长期运动训练可使优秀运动员的心率储备增加,安静状态下呈能量节省化状态;不同的项群项目特征以及运动员身体机能代谢对长期系统专项训练的适应性。
- 常芸高晓嶙熊正英杨瑾廉贺群张舒尚文元王莱芮
- 关键词:中国优秀运动员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