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07-G2[B])

作品数:133 被引量:1,812H指数:24
相关作者:何中虎黎志康李宝聚朱苓华石延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1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1篇小麦
  • 17篇基因
  • 14篇性状
  • 13篇水稻
  • 7篇导入系
  • 7篇油菜
  • 7篇普通小麦
  • 6篇回交
  • 6篇甘蓝
  • 6篇甘蓝型
  • 6篇甘蓝型油菜
  • 6篇QTL
  • 5篇玉米
  • 5篇数量性状
  • 5篇土壤
  • 5篇种质
  • 4篇栽培
  • 4篇黄瓜
  • 4篇回交导入
  • 4篇分子标记

机构

  • 24篇中国农业科学...
  • 10篇中国农业大学
  • 9篇安徽农业大学
  • 9篇中国农业科学...
  • 7篇扬州大学
  • 6篇北京林业大学
  • 6篇江苏省农业科...
  • 6篇沈阳农业大学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5篇国际玉米小麦...
  • 4篇东北农业大学
  • 4篇宁夏大学
  • 4篇山东省农业科...
  • 4篇四川省农业科...
  • 3篇黑龙江八一农...
  • 3篇河南科技大学
  • 3篇宁夏农林科学...
  • 3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林业科学...
  • 3篇农业部规划设...

作者

  • 11篇何中虎
  • 9篇李宝聚
  • 9篇黎志康
  • 8篇朱苓华
  • 8篇石延霞
  • 6篇徐建龙
  • 6篇夏先春
  • 5篇孙勇
  • 5篇李绍稳
  • 4篇张平平
  • 4篇杨建昌
  • 3篇周永力
  • 3篇张世煌
  • 3篇罗健航
  • 3篇姚宗路
  • 3篇孟海波
  • 3篇张晓科
  • 3篇刘春燕
  • 3篇谢学文
  • 3篇陈庆山

传媒

  • 43篇作物学报
  • 8篇中国蔬菜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华北农学报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中国兽医科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大豆科学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食品科学
  • 2篇科技导报
  • 2篇激光与光电子...
  • 2篇浙江林学院学...
  • 2篇浙江农林大学...
  • 2篇植物生理学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海洋渔业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中国甜菜糖业

年份

  • 7篇2021
  • 7篇2020
  • 9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0篇2012
  • 8篇2011
  • 7篇2010
  • 13篇2009
  • 28篇2008
  • 9篇2007
  • 9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1999
1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绿色木霉对黄瓜立枯丝核菌和尖孢镰刀菌的拮抗作用被引量:18
2008年
考察了从平菇栽培料上分离到的污染木霉(Trichoderma spp.)对黄瓜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po-rum)和黄瓜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拮抗作用,并从中筛选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TH4对这两种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通过显微镜观察证明TH4可以侵入到病原菌的菌丝内,使病原菌的细胞壁变薄、消解,最终导致菌丝断裂。通过对扣培养法与圆盘滤膜法证明了TH4的挥发及非挥发代谢产物都会对病原菌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高苇李宝聚孙军德石延霞金丹
关键词:绿色木霉立枯丝核菌尖孢镰刀菌
基于梯度提升树的土壤速效磷高光谱回归预测方法被引量:10
2019年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利用皖北地区砂姜黑土的193个土壤样本的可见近红外高光谱(350~1700nm)数据,结合非线性和线性的核函数,对9种算法进行模型的首次优化;再利用随机森林、提升树和梯度提升树三种集成学习算法进行模型组合和二次优化。通过模型比较,优选并组合了Sigmoid函数的偏最小二乘、线性的支持向量回归、径向基的支持向量回归和Sigmoid函数的支持向量回归4个单模型,集成算法优化后发现,梯度提升树算法的预测结果最优。与单模型的预测结果相比,梯度提升树模型组合的决定系数为0.86,提高了17.8%,相对分析误差系数为2.55,从B等级提升到A,不仅在准确率上有显著提高,且组合模型过拟合更低,泛化性好。因此,梯度提升树的集成学习可结合多种模型优势,通过高光谱的模型集成来提升土壤速效磷的预测结果精确度。
金秀朱先志李绍稳王文才齐海军
关键词:成像系统土壤速效磷
内加热连续式生物质炭化中试设备炭化温度优化试验被引量:13
2015年
为分析内源加热与分段连续热解技术工艺条件下不同物料的热解炭化特性,探明炭化工艺参数对生物炭理化性质、生物炭得率及设备生产率的影响规律,以玉米秸秆、玉米芯和花生壳为原料,进行了设备生产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引风机转速为725 r/min,通过自动调节各进风口开度,使炉内负压维持在60 Pa左右时,不同炭化温度下的生物炭理化性质、设备生产率和生物炭得率均表现出较大差异,其中,固定碳含量和灰分等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玉米秸秆对炭化工艺参数最敏感。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分析,结合生产实际,玉米秸秆、玉米芯和花生壳的推荐炭化温度分别为550~600、600~650和600~650℃。该研究可为内加热连续式生物质炭化设备的推广应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丛宏斌姚宗路赵立欣孟海波戴辰贾吉秀吴悠
关键词:生物质温度生物炭理化性质
低磷胁迫下水稻产量性状变化及其QTL定位被引量:20
2008年
为研究低磷胁迫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QTL表达的影响,以耐低磷旱稻IRAT109和磷敏感水稻越富杂交的116个株系的DH群体为材料,在低磷和正常栽培条件下,调查了千粒重、结实率、有效穗数、穗粒数及单株产量等性状。结果表明,结实率、有效穗数和单株产量对低磷胁迫的敏感性较大,而千粒重、穗粒数对低磷胁迫的敏感性较小。利用水稻分子连锁图中94个RFLP标记和71个SSR标记,依据以上5性状低磷胁迫下与对照的差值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出17个QTL,其中12个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大于10%。3、6和7号染色体上3个标记区域存在QTL成簇分布,这些高贡献率QTL及成簇分布QTL可作为水稻耐低磷产量性状分子育种的重要候选区域。
穆平黄超李君霞刘立峰刘弋菊李自超
关键词:水稻低磷胁迫产量性状QTL
2019年国际转基因管理政策调整及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2
2021年
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应用已25年,转基因技术已成为各国的重要经济增长点,生物技术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完善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在保障安全、推进转基因产业发展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政策变化跟踪及大量政策文献调研数据,系统梳理2019年度美国、欧盟、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等国家(或地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政策的动态调整情况,研究发现各国主要在强化标识管理制度,突出法规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加强转基因安全管理的透明度,以及加大生物技术研发投入等方面进行了政策调整。根据国际转基因政策变化趋势,尝试提出了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政策调整和优化的方向和重点,主要为修订标识管理制度,提高法规的科学化水平,强化信息公开力度,继续加大研发投入。
孙卓婧张锋宋贵文李文龙叶纪明
关键词:转基因技术
用STS标记检测春化基因Vrn-A1在中国小麦中的分布被引量:21
2006年
在证实Vrn-A1春化基因的STS标记与CAPS标记结果一致的基础上,用STS标记检测了全国主要麦区历史上大面积推广和当前主栽的250份品种的春化基因Vrn-A1。结果表明,中国品种Vrn-A1基因平均分布频率为36.8%,不同麦区的分布频率不同,依次为东北春麦区=北部春麦区=西北春麦区(100%)>新疆冬春麦区(42.9%)>西南冬麦区(35.3%)>黄淮冬麦区(19.8%)>长江中下游冬麦区(17.4%)>北部冬麦区(3.0%),这与冬春特性有关。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西南冬麦区品种中,Vrn-A1基因分布频率随着时间推移呈降低趋势;在黄淮冬麦区品种中,20世纪50到70年代呈上升趋势,随后呈下降趋势。在年最大推广面积大于66.7万hm2的58份品种中,Vrn-A1基因的频率为27.6%。这些信息有助于改良小麦品种的适应性和提高产量潜力。
张晓科夏先春何中虎周阳
关键词:普通小麦春化基因分子标记
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十九) 食用菌脉孢霉的发生与防治被引量:7
2009年
脉孢霉(Neurospora spp)称链孢霉、红色面包霉或串珠霉,是食用菌栽培中的重要竞争性杂菌和病害。由于其生活周期短,扩散蔓延快,食用菌栽培中一旦被污染将造成重大损失。自2008年以来,我们走访了北京房山、山东淄博、河北平泉、黑龙江尚志、苇河等地的食用菌产区,
王晶李宝聚孙军德石延霞
关键词:食用菌栽培竞争性杂菌链孢霉
小麦TaFT基因编码区序列多态性及其与开花期的关系被引量:3
2008年
春化基因VRN-B3是小麦开花素基因TaFT,为探索该基因在品种间的保守性及其与小麦开花早晚的关系,根据TaFT基因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o.:DQ890162)设计特异PCR引物,扩增了13个品种中该基因的编码区。通过测序和序列比对,发现不同品种间该基因编码区的DNA序列存在多态性,序列翻译发现5个品种的表达产物FT蛋白发生变异。利用中国春的非整倍体材料将TaFT基因定位在7BS染色体上。参考品种的冬春性及开花时间,推测冬性品种正常的FT蛋白(同DQ890162翻译的氨基酸序列一致)可加速开花,FT蛋白变异则延迟开花;春性品种的FT蛋白变异与否对开花期影响不大,推测TaFT基因的效应可能被春性品种的显性春化基因所掩盖。
孙道杰冯毅王辉闵东红李学军
关键词:小麦序列多态性春化基因
中国和CIMMYT小麦品种Bx7亚基超量表达基因(Bx7^OE)的分子检测被引量:15
2009年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Bx7的超量表达对提高小麦面筋强度有重要作用。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和STS标记检测了163份中国和CIMMYT小麦品种(系)的高分子谷蛋白亚基Bx7超量表达基因(Bx7OE)。结果表明,TaBAC1215C06-F517/R964标记和TaBAC1215C06-F24671/R25515标记可分别在含有Bx7OE基因的材料中扩增出447bp和844bp的特异带,在不含Bx7OE基因的材料中无相应目标带,两个STS标记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在163份小麦品种(系)中,11份品种(系)含有Bx7OE基因,占总数的6.7%。RP-HPLC与STS标记检测结果一致。利用这两个STS标记可以方便、快速、准确地检测Bx7OE基因。
任妍梁丹张平平何中虎陈静傅体华夏先春
关键词:AESTIVUMRP-HPLCSTS标记
利用BC2F2高代回交群体定位水稻籽粒大小和形状QTL被引量:35
2008年
以我国优良籼稻恢复系蜀恢527为轮回亲本,以来自菲律宾的Milagrosa为供体亲本,培育了样本容量为199株的BC2F2高代回交群体。选取85个均匀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的多态性SSR标记进行基因型分析,同时对粒长、粒宽、长宽比和千粒重4种性状进行了表型鉴定。采用性状-标记间的单向和双向方差分析对上述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单向方差分析(P<0.01)共检测到了10个控制粒长、粒宽、长宽比和千粒重的QTL,其中有3个具有多效性。由于粒长和长宽比的高度相关性,控制长宽比的2个QTL均能在粒长QTL中检测到。位于第3染色体着丝粒区域的qgl3b是一个控制粒长、长宽比和千粒重的主效QTL,它可以分别解释粒长、长宽比和千粒重表型变异的29.37%、26.15%和17.15%。该QTL对于粒长、长宽比和千粒重均表现较大的加性效应(来自蜀恢527的等位基因为增效)和负向超显性。位于第8染色体的qgw8位点是一个控制粒宽的主效QTL,同时也是控制千粒重的微效QTL,能解释粒宽表型变异的21.47%和千粒重表型变异的5.16%。该QTL对粒宽和千粒重均具有较大的加性效应(来自蜀恢527的等位基因为增效)和正向部分显性。双向方差分析(P<0.005)共检测到61对显著的上位性互作,涉及54个QTL,其中23个是能同时影响2~4个性状的多效位点,且有8个位点与单向方差分析检测到的相同。控制长宽比的13对上位性互作位点中,与控制粒长的上位性互作位点完全相同的有8对。以上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水稻籽粒大小和形状有利基因的精细定位、克隆和分子设计育种奠定了基础。
陈冰嬬石英尧崔金腾钱益亮刘海燕张力科王辉高用明朱苓华黎志康
关键词:水稻粒长粒宽千粒重QTL定位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