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1TS024)

作品数:1 被引量:11H指数:1
相关作者:王小梅尹周平黄永安布宁斌段永青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篇电纺
  • 1篇电纺丝
  • 1篇形貌
  • 1篇形貌表征
  • 1篇纤维
  • 1篇静电纺
  • 1篇静电纺丝
  • 1篇纺丝

机构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篇段永青
  • 1篇布宁斌
  • 1篇黄永安
  • 1篇尹周平
  • 1篇王小梅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静电纺丝制备微纳纤维的形貌表征与影响机理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静电纺丝作为一种广泛采用的纳米纤维制备技术,影响其纤维形貌的主要因素包括材料参数、工艺参数和环境因素等.采用聚氧化乙烯(PEO)溶液,通过研究溶液属性(分子量、质量分数、电导率)和工艺参数(工艺电压、电极间距、喷嘴内径等)对纤维形貌的影响,得出相关参数对纤维直径和形貌的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PEO质量分数由4%到8%时,图案形貌经历了球状颗粒-珠丝共存-纤维的演变过程;分子量由40万到60万时,纤维由珠丝结构变成均匀光滑的丝,进一步增大分子量,纤维开始变得粗细不均并出现锯齿结构;当电导率由151到355 s/cm时,纤维直径变粗5倍;工艺电压(25~30 kV)增加,纤维直径先增加后减小,梭形颗粒先增多后减少;电极间距(15~25 cm)的增加使PEO纤维的直径减小,梭形颗粒先增加后减少;喷嘴内径由160 m增大到600 m时,纤维先是变得均匀光滑,后出现黏并结构.这些研究结果能够更好地指导静电纺丝技术在生物医用、纳米装置及纳米制造等领域的应用.
王小梅黄永安布宁斌段永青尹周平
关键词:静电纺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