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2010C34003)
-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3
- 相关作者:朱敏诸葛晓龙张海亮季璐崔旭红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计量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线性及机理模型的种子风传扩散距离预测被引量:3
- 2011年
- 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风洞试验构建的线性模型,与基于沉降速度的机理模型,预测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种子的扩散距离.预测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种子的扩散距离随着风速和种子释放高度的增加显著变远,机理模型预测的种子扩散距离普遍远于线性模型.在风速14 km.h-1和种子释放高度200 cm时,线性模型和机理模型预测的种子最远扩散距离分别为205 m和757 m,分别有0.2%和6.6%的种子扩散超过了200 m.该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种子具有远距离风传扩散的潜在能力.
- 诸葛晓龙朱敏郭强
- 关键词:加拿大一枝黄花风洞试验
- 加拿大一枝黄花繁殖性状对其入侵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为探究其强入侵性,明确繁殖特征在种群迅速扩散蔓延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测定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开花动态与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花粉活力、结实率、单花花期以及访花昆虫等有性繁殖特性.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为头状花序,单株植物的头状花序数量为3 199.50±459.64,花序的中央管状花数量为3.57±0.86,边缘舌状花数量为9.30±2.14,单株植物具有产生4万多粒种子的潜能;种群花期一般为10—11月,其中单个花序的平均花期为(10.90±2.93)d,管状花具有活性的花粉比为(93.56±8.99)%,随着开花时间的增加保持基本稳定;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以及自交亲和性等结果表明其为兼性异交植物,蜜蜂(Apis mellifora)是主要的传粉昆虫,在自然状态下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结实率高达78.51%.本研究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繁殖特性较深入地分析了其种子量大和结实率高的原因,为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迅速扩散蔓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其他菊科杂草种子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 张海亮朱敏李干金
- 关键词: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能力繁殖特性
- 影响加拿大一枝黄花种子非随机脱落的因素被引量:5
- 2015年
- 为揭示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种群扩散机制,明确种子的脱落及风传扩散在其种群蔓延中的作用,在人工环境下测定了不同湍流强度、风速和湿度处理下种子脱落的差异,并对脱落种子与未脱落种子进行形态学特征对比。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子脱落受湍流、风速和湿度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水平气流下种子的脱落阈值为5.1 m·s–1,并随着风速增加,种子的脱落率增加。与模拟水平气流相比,模拟垂直气流下种子的脱落阈值显著偏小。相对于层流状态,湍流的存在显著提高了种子的脱落率,平均增幅超过300%;但单纯提高湍流强度对种子脱落率的影响不显著。增加湿度则显著降低种子的脱落率。种子形态学特征对比结果表明,脱落种子的冠毛数量和冠毛夹角显著高于未脱落种子。该研究结果为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种子脱落规律和风传扩散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其他入侵性杂草种子的扩散机制及入侵过程提供了借鉴。
- 张海亮朱敏李干金
- 关键词:加拿大一枝黄花种子湍流
- 入侵杂草小飞蓬和钻形紫菀种子风传扩散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2
- 2011年
- 种子的风传扩散是菊科入侵杂草的主要扩散方式之一,植物自身的传播特性和外在环境因子决定了种子扩散格局。从种子释放高度、沉降速度、脱落行为等内在因子出发,研究了两种在我国广泛分布的典型菊科入侵种小飞蓬和钻形紫菀自身的传播特性与风传扩散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飞蓬和钻形紫菀的沉降速度均较小,分别为41.4cm·s-1和30.7cm·s-1,在空中停留时间长,且种子的脱落方式为非随机脱落,脱落概率大致与风速的平方成正比;种子的释放高度在种群内部存在很大的差异,显著影响种子的扩散距离。相比而言,小飞蓬种子的沉降速度大、释放高度高、远距离扩散(>100m)的概率大,扩散距离更远。研究表明了植物自身的传播特性对种子风传扩散的重要性,也为其他菊科入侵杂草种子风传扩散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 诸葛晓龙朱敏季璐崔旭红
- 关键词:入侵杂草沉降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