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1012)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刘慧丛李卫平朱立群翟军云郭玉珍更多>>
相关机构:教育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篇结蜡
  • 1篇润湿
  • 1篇润湿性
  • 1篇转化膜
  • 1篇微观结构
  • 1篇膜层
  • 1篇接触角
  • 1篇化学转化
  • 1篇合金
  • 1篇合金表面
  • 1篇表面化学
  • 1篇催化

机构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教育部

作者

  • 2篇朱立群
  • 2篇李卫平
  • 2篇刘慧丛
  • 1篇郭玉珍
  • 1篇翟军云

传媒

  • 2篇材料热处理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表面成分和微观结构防结蜡的膜层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针对石油开采过程中管道存在着严重的结蜡问题,在油管内部涂上一层光滑的低表面能涂层仍然结蜡严重,表明这类涂层并不能表现出很好的防结蜡效果;因此在油管内部热喷涂含有催化成分的合金涂层,并经过无机盐封闭处理获得特殊的表面结构以解决采油管道表面的防结蜡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该种方法具有很好的防结蜡效果,重复试验表明其防蜡率在90%以上。通过对防结蜡机制的探讨得出,合金表面的催化元素和特殊微观结构是导致防结蜡效果明显提高的原因,即催化元素改变油管采油过程中的流体静电位,从而防止了原油中蜡在油管壁上的沉积。
朱立群翟军云李卫平刘慧丛
关键词:合金表面催化微观结构
碳钢材料表面化学转化膜的防结蜡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化学转化与热处理的方法在钢铁表面制备了一种防结蜡涂膜,在含蜡的油水环境中,涂膜表面几乎没有蜡晶的沉积粘附,钢铁表面经过这种处理之后表现出了很好的防结蜡效果。研究表明,水和液体石蜡对涂层膜的润湿性不同是防结蜡的重要因素,在水中,蜡在这种涂膜表面的接触角高达158°,表现出明显的亲水憎油特征,这使得涂膜在含水原油中优先吸附一层水膜,而这层水膜可以阻止含蜡油水相与钢铁表面的直接接触,从而抑制蜡晶的沉积与粘附。
郭玉珍李卫平朱立群刘慧丛
关键词:化学转化接触角润湿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