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031007)

作品数:21 被引量:98H指数:5
相关作者:邢立宁姚锋王长春邓宏钟陈英武更多>>
相关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空军装备研究院国防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军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军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网络
  • 4篇调度
  • 3篇遗传算法
  • 3篇蚁群
  • 3篇蚁群算法
  • 3篇群算法
  • 3篇网络对抗
  • 3篇计算机
  • 3篇计算机网
  • 3篇计算机网络
  • 3篇计算机网络对...
  • 3篇CARP
  • 2篇学习型
  • 2篇知识
  • 2篇知识型
  • 2篇凸分析
  • 2篇组合优化
  • 2篇作战
  • 2篇复杂网
  • 2篇复杂网络

机构

  • 13篇国防科学技术...
  • 4篇空军装备研究...
  • 2篇国防科技大学
  • 1篇北京跟踪与通...
  • 1篇北京系统工程...
  • 1篇空军空降兵学...

作者

  • 5篇姚锋
  • 5篇邢立宁
  • 4篇王长春
  • 3篇贺仁杰
  • 3篇陈英武
  • 3篇邓宏钟
  • 2篇陈超
  • 2篇程晓航
  • 2篇谭跃进
  • 2篇朱永文
  • 2篇董志强
  • 2篇罗强
  • 1篇张送保
  • 1篇乔士东
  • 1篇时信华
  • 1篇姜江
  • 1篇廉振宇
  • 1篇张小可
  • 1篇杨遵
  • 1篇石建迈

传媒

  • 4篇系统工程理论...
  • 3篇火力与指挥控...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系统工程与电...
  • 2篇国防科技大学...
  • 1篇计算机集成制...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电子设计工程
  • 1篇Journa...
  • 1篇太赫兹科学与...

年份

  • 3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求解双层CARP优化问题的演化学习型遗传算法被引量:2
2012年
双层有能力约束的弧路径优化问题(capacitated arc routing problem,CARP)的研究对象通常是某个城市或地区,首先聚焦于该地物流系统的宏观配置,然后考虑相关服务的完成问题。针对双层CARP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演化学习型遗传算法(learnable genetic algorithm,LGA)。建立了LGA的基本框架,设计了构件知识和算子知识等知识形式。在LGA中,采用扩展启发式方法辅助生成初始种群,使用算子知识为选择、交叉和变异选择操作算子,应用构件知识为交叉和变异操作选择断点位置,同时借助局部替换程序不断地向当前种群中注入新个体。LGA的框架为现有优化方法改进提供了一种有益借鉴。
邢立宁姚锋
关键词:组合优化
基于ePCANS模型的C2组织本体建模方法
2012年
指挥控制(C2)是战场的核心,现代C2组织既要能支持网络中心行动,还要能支持"计算战",因此建立C2组织的高层概念框架和一致的知识表达框架是C2组织研究的核心问题。对PCANS模型进行扩展,建立了C2组织高层概念模型——扩展PCANS(ePCANS),以ePCANS模型为基础,提出了C2组织本体的概念体系,并研究了C2组织本体建模方法。研究成果对C2组织的概念与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成清黄金才刘忠周均金
求解双层CARP优化问题的知识型蚁群算法被引量:3
2012年
双层CARP优化问题不仅要解决微观路径优化问题,还要解决宏观配置优化问题,最大程度地降低整体系统的固定成本和运行成本.提出了一种求解双层CARP优化问题的知识型蚁群算法:构建了一个动态参数决策模型,并采用该模型为每次迭代动态地选择一组合适的参数;基于弧段聚类知识和弧段顺序知识来构建可行解;采用2-Opt方法对每次迭代中的最优解进行局部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知识型蚁群算法在优化性能方面优于其他几种方法.
邢立宁陈英武姚锋贺仁杰姜江
关键词:蚁群算法
基于投影网格的三维雷达包络融合方法被引量:2
2013年
针对雷达探测范围的三维可视化问题,给出了投影网格融合算法(FatPig)。该算法在多个雷达包络的重叠区域构建面积较小、长度合适的网格,分别对每组重叠雷达包络对做竖投影和侧投影,逐步过滤得到较多的重叠区探测点和较少的非重叠区探测点,并以较低计算复杂度完成多个雷达包络的三维融合。采用标准重叠区探测点对比库方式,得到最优的网格长度,采用成对投影的策略从宏观角度降低计算复杂度,克服以往算法复杂度较高的弊端。分析了FatPig计算复杂度,并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刘彦君廖若彤乔士东
关键词:网格
灵巧卫星任务规划模型及算法被引量:5
2013年
为深入研究灵巧卫星观测调度问题,在分析灵巧卫星观测特点和操作约束的基础上,建立了多星环境下的灵巧卫星任务规划模型。提出智能优化和约束检查相分离的灵巧卫星任务规划算法,该算法基于学习型蚁群算法进行任务指派,采用人机交互方法实现活动调度,使用标签方式实现增量式约束检查。通过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姚锋邢立宁贺仁杰陈英武
关键词:对地观测
基于博弈论计算机网络对抗问题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针对日益普遍和多样的网络攻击行为,如何对网络各种攻防过程进行分析已逐渐成为热点研究方向。在对计算机网络对抗问题复杂性表现和产生根源进行探讨基础上,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4个视角,对计算机网络对抗问题进行分类论述,对各解决方法进行了综合比较,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王长春陈志杰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对抗博弈论
一种大规模网络端端可靠度上下界的快速计算方法
2012年
在网络可靠性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大规模网络中精确计算端端可靠度这一难题,提出了一种快速计算大规模网络端端可靠度上下界的方法。算法分别基于最小割集和最小路径计算端端可靠度的上界和下界。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尹星邓宏钟罗强
关键词:最小割集
基于逆向强化学习的舰载机甲板调度优化方案生成方法被引量:17
2013年
针对计算机辅助指挥调度舰载机甲板作业的决策过程无法脱离人参与这一特点,引入基于逆向学习的强化学习方法,将指挥员或专家的演示作为学习对象,通过分析舰载机的甲板活动,建立舰载机甲板调度的马尔可夫决策模型(MDP)框架;经线性近似,采用逆向学习方法计算得到回报函数,从而能够通过强化学习方法得到智能优化策略,生成舰载机甲板调度方案。经仿真实验验证,本文所提方法能够较好地学习专家演示,结果符合调度方案优化需求,为形成辅助决策提供了基础。
李耀宇朱一凡杨峰贾全
空降兵装备发展仿真实验研究
2014年
开展空降兵装备发展仿真实验研究,是促进空降兵装备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提出了空降兵装备发展实验研究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仿真实验研究的技术框架和模型体系的柔性设计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对发展需求论证环境和作战运用研究环境的部署与运行方式进行了阐述,旨在为空降兵装备发展仿真实验研究的顶层设计及具体实现提供参考。
张送保修保新曾前腾杨遵
关键词:作战运用
A multi-paradigm decision modeling framework for combat system effectiveness measurement based on domain-specific modeling被引量:2
2013年
Decision modeling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combat system effectiveness simulation (CoSES), which needs to cope with the cognitive quality, diversity, flexibility, and higher abstraction of decision making. In this paper, a multi-paradigm decision modeling framework is proposed to support decision modeling at three levels of abstraction based on domain-specific modeling (DSM). This framework designs a domain-specific modeling language (DSML) for decision modeling to raise the abstraction level of modeling, transforms the domain-specific models to formalism-based models to enable formal analysis and early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and implements the semantics of the DSML based on a Python scripts framework which incorporates the decision model into the whole simulation system. The case study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incorporates domain expertise and facilitates domain modeler's participation in CoSES to formulate the problem using DSML in the problem domain, and enables formal analysis and automatic implementation of the decision model in the solution domain.
Xiao-bo LIYong-lin LEIHans VANGHELUWEWei-ping WANGQun LI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