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062761929)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刘德群高顺红陈超王斌刘会仁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联合大学唐山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综合征
  • 2篇腕管
  • 2篇腕管综合征
  • 2篇复发
  • 1篇手术
  • 1篇外科
  • 1篇外科手术
  • 1篇外科治疗
  • 1篇显微外科
  • 1篇显微外科治疗
  • 1篇解剖学
  • 1篇解剖学观察

机构

  • 1篇唐山市第二医...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作者

  • 2篇高顺红
  • 2篇刘德群
  • 1篇史占雷
  • 1篇冯仕明
  • 1篇刘会仁
  • 1篇王斌
  • 1篇陈超

传媒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小鱼际皮下脂肪瓣的显微解剖学观察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通过对小鱼际区皮下脂肪的显微解剖学观察,为其皮下脂肪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20具新鲜成人上肢标本,红色乳胶动脉灌注后,在放大10倍手术显微镜视下对小鱼际区皮下脂肪进行显微鳃剖及测量,观察脂肪瓣中的血管分支来源、分布、走行情况并测量其直径大小及脂肪瓣的切取范围和厚度。结果小鱼际区皮下脂肪血供来源为:(1)尺动脉主干发出4~7支脂肪支平均直径为[(0.039±0.010)cm,(?)±s,下同];(2)尺动脉深支发出2~3支分支,每支平均直径为(0.042±0.016)cm;(3)小指尺掌侧动脉发出9~12支脂肪支,营养脂肪瓣的远侧1/3,平均直径为(0.037±0.012)cm;(4)环小指掌侧总动脉发出4~6支深入小鱼际皮下脂肪瓣,平均直径为(0.034±0.011)cm;(5)掌浅弓发出一恒定的分支入脂肪瓣直径为(0.035±0.008) cm。脂肪瓣可切取的厚度为(0.338±0.034)cm,宽度为(3.514±0.355)cm,长度为(7.896±0.472) cm。结论小鱼际皮下脂肪瓣有丰富的血供和较恒定的血管分支,用此脂肪瓣来覆盖正中神经治疗复发性腕管综合征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
高顺红史占雷刘德群王斌刘会仁
关键词:解剖学腕管综合征复发
复发的腕管综合征的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复发的腕管综合征(CTS)的显微外科治疗效果。方法2001年6月至2009年12门采川显微神经松解联合带血管蒂小鱼际皮下脂肪瓣(HTFPF)治疗2l例复发的CTS患抒,男5例,女16例;年龄35~78岁,平均52.2岁。17例采HJ腕管切开松解减瓜术后复发,4例采用内镜下腕管松解术后复发。术后复发时间5~35个月,平均19.6个月。按照CTS分型:LfI度8例,重度13例。所有患者桡侧3~4个手指麻木、疼痛,有麻刺感;Tinel征均阳性;食指指腹两点分辨觉5~14mm,平均9.3mm握力6~18kg,平均11.7kg。所有患行复发后采取保守治疗3用均无效.结果21例患者术肝获18~48个月(平均24.4个月)随访。正中神经卡压症状明显改善时间2~14d,平均7.2d;两点辨别觉提高举2~8mm,平均4.0mm;握力18~37kg,平均23.5kg。所行患者手指活动、感觉正常,麻木、针刺感淌失,无明显的腕部疼痛,拊指对掌功能正常,肌电图检查均阴性,Tinel征、Phalen,征、ReversePhalen征均阴性。术后i8个月,按CTS功能评定标准:优16例,良4例,可l例,优良率为95.2%,腕部主观疼痛减轻率达100%.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全部忠学术后未出现支柱疼痛、小鱼际疼痛、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正中神经及其返支、掌浅弓损伤等并发癖。结论屁微外科治疗足治疗复发的CTS的有效方法,显微神经松解联合HTFPFnr以恢复正中神经的滑动,并提供良好的软组织营养綦床,显苫改簿复发的cTS患行的症状。
冯仕明高顺红陈超刘德群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复发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