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74009)

作品数:1 被引量:18H指数:1
相关作者:张雪梅滕吉文孙若昧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青藏高原
  • 2篇地壳
  • 2篇地震
  • 2篇青藏
  • 2篇线性反演
  • 2篇面波
  • 2篇面波层析成像
  • 2篇反演
  • 2篇非线性反演
  • 2篇层析成像
  • 1篇地壳上地幔
  • 1篇地震活动
  • 1篇地震活动性
  • 1篇地幔
  • 1篇岩石
  • 1篇岩石圈
  • 1篇岩石圈厚度
  • 1篇上地幔
  • 1篇青藏高原及邻...
  • 1篇S波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孙若昧
  • 4篇滕吉文
  • 4篇张雪梅
  • 1篇田有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非线性反演中国青藏高原及其邻区S波速度结构
本研究收集的1987-2003年间青藏高原及邻区的152个天然地震(7.0≥M>5.0,M为震级)的700多条长周期面波记录,来源于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世界数字地震台网(GSN)、中国数字地震台网中心(CCDS...
张雪梅孙若昧滕吉文
文献传递
西藏及邻区的地震活动性和构造
<正>中深源地震一般发生在海洋岩石层消减的地方,极少发生在大陆下。而在某些地区,如兴都库什、缅甸和喀尔巴阡的中深源地震活动很难于海洋岩石层近期的消减相关联。这些地带是大陆汇聚带。对中深源地震的研究可以提供陆陆碰撞地幔动力...
孙若昧E.R.EngdahlE.A.Bergman田有滕吉文
文献传递
中国青藏高原及邻区地壳上地幔面波层析成像
<正>青藏高原地处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汇地带,在板块的相互作用下,该地区深、浅部构造十分复杂。深入研究该区地壳与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对探讨其构造演化和动力学特征十分重要。本研究收集了1987-2003年间青藏高原及邻...
张雪梅孙若昧滕吉文
文献传递
EHB法系统对青藏高原及其邻区地震的重新定位
<正> 地震活动性和震源机制在建立全球板块构造,勾勒海沟、海岭有辉煌的功绩。青藏高原及邻区地震活动性的研究有助于大陆碰撞过程的研究。震源位置参数可以绘制活动断层和构造边界,研究构造运动过程、陆内俯冲等地球动力学问题,亦是...
孙若昧E.R.Engdahl张雪梅E.A.Bergman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及其邻区地壳、岩石圈和软流层厚度研究被引量:18
2007年
基于由瑞利面波层析成像所得的青藏高原及其邻区的群速度纯频散,以线性的深度反演获取的S波速度分布为非线性反演的初始模型,用快速模拟退火方法进行速度和层厚度的联合反演.根据非线性反演结果求得研究区地壳、岩石圈和软流层的厚度分布.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内部具有巨厚的地壳,厚度为60~80km,其岩石圈相对邻区较薄,厚度在130~160km之间,且在内部呈现出以90°E~92°E北北东向为界的东、西分块图像.高原的软流层厚度较周边地区要厚(150~230km),其内部羌塘块体西部的软流层最厚.在区域上的分布特点为,印度的地壳厚度较薄即32~38km,岩石圈厚度可达190km,软流层厚度相当薄仅60km左右;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地壳厚度均小于50km,其岩石圈厚度要比高原内部厚,而软流层厚度则相对于高原内部要薄.文中还讨论了羌塘块体西部的典型壳-幔过渡带特征和其形成机制.
张雪梅孙若昧滕吉文
关键词:青藏高原岩石圈厚度非线性反演面波层析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