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126309)

作品数:5 被引量:177H指数:5
相关作者:林文雄张重义吴林坤李振方王建花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连作
  • 3篇地黄
  • 3篇微生物
  • 3篇连作障碍
  • 3篇根际
  • 2篇土壤
  • 2篇镰刀
  • 2篇镰刀菌
  • 2篇磷脂脂肪酸
  • 2篇化感
  • 2篇根际土
  • 2篇根际土壤
  • 1篇真菌
  • 1篇植物
  • 1篇植物根
  • 1篇植物根际
  • 1篇植物化感
  • 1篇致病型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农业

机构

  • 6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林文雄
  • 3篇吴林坤
  • 3篇张重义
  • 2篇李振方
  • 1篇王丰青
  • 1篇李明杰
  • 1篇陈军
  • 1篇陈婷
  • 1篇王建花
  • 1篇陈新建
  • 1篇周明明
  • 1篇郭冠瑛
  • 1篇黄伟民
  • 1篇张爱加
  • 1篇王娟英
  • 1篇吴红淼
  • 1篇赵永坡
  • 1篇李娟
  • 1篇杨燕秋
  • 1篇黄伟明

传媒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现代中药

年份

  • 2篇2015
  • 4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地黄强致病型病原菌的分离及其专化型鉴定被引量:5
2013年
为探索地黄连作栽培中真菌病害的大规模爆发机制, 明确自毒物质所介导的土壤病原菌增多的根际生物学过程, 本研究利用PDA平板法, 经过显微鉴定和真菌ITS鉴定分析, 从地黄连作土壤和发病植株中分离到镰刀菌菌株31株, 并进行了致病性检测。结果表明, 串珠镰刀(菌株编号RPP009)、茄病镰刀(菌株编号CCS013)、禾谷镰刀(菌株编号CCS024)、雪霉叶枯病菌(菌株编号CCS038)和尖孢镰刀(菌株编号CCS043)在接种3 d后就表现出明显的致病能力, 严重影响地黄幼苗的株高(为对照的23.40%~30.20%)和植株鲜重(为对照的23.58%~38.94%), 并引起地黄植株变黄畸形, 根毛和须根减少, 在接种2周后致使全部植株枯萎死亡, 具有很强的致病性。专化型鉴定表明, 菌株Fusarium oxysporum (菌株编号CCS043)和Monographella nivale (菌株编号CCS038)只侵染地黄, 不侵染其他试验材料, 植株感病初期在中午时分下部叶片缺水萎蔫, 早晚又有所恢复, 如此反复, 至3~5 d, 叶片则不能恢复正常直立, 枯萎死亡。镜检发现, 感病植株茎部维管束变褐色至暗褐色, 后逐渐导致周围海绵组织破裂, 进而致使地下块根逐渐变黑腐烂, 初步判定两株菌株为地黄专化型病原菌。
李振方杨燕秋吴林坤舒阳赵永坡黄伟明张重义林文雄
关键词:地黄根际微生态镰刀菌连作障碍病原真菌
不同种植模式对甘蔗根际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8
2013年
甘蔗多年单一化的宿根栽培导致甘蔗产量下降,而套种豆科作物能较明显地提高宿根蔗产量。本研究以"赣蔗18"的新植栽培、宿根栽培和宿根/大豆套种栽培的甘蔗根际土壤为对象,结合土壤微生物区系、土壤酶活性,甘蔗基本农艺性状及其产量、质量指标,揭示宿根蔗套种大豆的增产机制及生物学意义。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下甘蔗蔗糖含量基本一致,但宿根蔗套种大豆由于茎径粗大而较宿根连作表现出明显的产量优势。不同栽培模式下甘蔗根际土壤酶活性有显著差异,套种明显提高了宿根蔗根际土壤酶活性,尤其是与碳、氮、磷循环相关的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单酯酶。不同栽培模式下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总量有显著性差异,单一宿根连作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总量和细菌/真菌比例降低,而宿根蔗套种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总量和细菌/真菌比例提高,使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从"真菌型"向"细菌型"转变。总之,单一的宿根连作可导致根际土壤总微生物量及酶活性下降,引起土壤微生物介导的营养循环受阻,从而使甘蔗产量下降,而宿根蔗套种大豆模式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宿根蔗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
张爱加周明明林文雄
关键词:宿根蔗微生物区系磷脂脂肪酸土壤酶活性
太子参响应尖孢镰刀菌侵染的转录组学研究
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为多年生草本的石竹科植物,主产于福建、安徽、贵州、江苏、山东等地,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然而人工栽培的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连作障碍问题,连作导致太子参地上部、...
秦贤金
关键词:太子参尖孢镰刀菌连作障碍转录组钙信号
文献传递
植物化感作用类型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被引量:81
2013年
本文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不同植物化感作用类型及其作用机制和在农业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植物化感作用包括化感偏害作用、自毒作用、自促作用和互惠作用。植物化感偏害作用是由植物根系分泌物介导下的植物与特异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利用植物化感偏害作用控制田间杂草是一项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农业技术,并已在水稻化感抑草研究方面取得了较突出的成果。植物化感自毒作用(作物连作障碍)是造成作物产量降低、生长状况变差、品质变差、病虫害频发的现象。药用植物,特别是以根部入药的药用植物中,连作障碍表现更为突出。近年来研究结果认为根系分泌物生态效应的间接作用及土壤微生物区系功能紊乱是导致植物连作障碍的主要因素。因此,改善土壤生长环境,恢复和修复根际土壤微生物结构平衡,增强生态系统机能是克服作物连作障碍的关键。植物化感自促作用(连作促进作用)是在植物根系分泌物促进下,根际土壤微生物之间此消彼长,有益微生物之间互利协作,土壤肥力和营养补给能力明显改善,从而增强植物根系抗性,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结果。牛膝的连作促进作用明显,有学者试图通过牛膝与其他不耐连作药用植物间作套种或轮作,实现药用植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植物间的正相互作用(互惠作用)是作物间套种系统超产和养分等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机制,根系分泌物在介导根际微生物与植物的有利互作中起到重要作用。最后作者强调指出,存在于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的宏基因组组成是决定植物能否健康生长的关键。深入研究存在于土壤生态系统中的植物体外基因组的组成与演化机制,将成为借用现代合成生物学原理与技术,定向控制植物根际生物学过程,促进作物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优先研究领域。
王建花陈婷林文雄
关键词:生态农业技术
不同连作年限野生地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被引量:54
2015年
以野生地黄为试验材料,设置野生地黄头茬土壤、重茬土壤和原茬土壤处理,未种植任何作物为对照,于块根膨大中期采集土样,通过磷脂脂肪酸法(PLFA)和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分析不同连作年限野生地黄的根际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变化。PLFA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情况下地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与头茬地黄根际土壤相比,重茬地黄土壤微生物总量显著下降,并且细菌/真菌比例下降。T-RFLP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连作年限地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存在一定差异,野生状态地黄土壤和头茬土壤菌群较为相似,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占据优势地位。野生状态地黄和头茬地黄根际富含Bacillus、Pseudomonas等有益生防菌,而重茬地黄根际土壤滋生大量病原菌如Clostridium sp.、Flexibacter polymorphus和Clostridium ghoni,有益菌群和纤维素降解菌群减少,q RT-PCR定量分析也显示,野生状态地黄和头茬地黄土壤中假单胞菌数量都显著高于重茬地黄土壤。总之,野生地黄存在连作障碍问题,导致野生地黄根际有益菌数量减少而病原菌大量滋生,从而降低了野生地黄抵御病害的能力,使重茬野生地黄生长发育差,产量大幅降低。
吴林坤黄伟民王娟英吴红淼陈军秦贤金张重义林文雄
关键词:地黄磷脂脂肪酸微生物多样性植物根际
地黄连作障碍机制的研究进展与消减策略被引量:31
2013年
本文阐述了连作障碍概念、特征及其危害,结合课题组近年来对地黄连作障碍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成果,从不同层次对地黄连作障碍的成因及作用机制进行了总结,强调植物化感自毒作用是地黄连作障碍的主导因素,指出了地黄对化感自毒作用的感知、传递、响应过程研究的新思路以及对地黄连作障碍的分子机制深化研究的途径。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中药材生产中消减连作障碍的方法和技术策略。
张重义李明杰陈新建吴林坤李娟王丰青李振方郭冠瑛林文雄
关键词:地黄连作障碍分子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