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1-0105)

作品数:16 被引量:443H指数:11
相关作者:高帆汪亚楠张文景李童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城乡
  • 5篇中国城
  • 5篇中国城乡
  • 4篇省际
  • 4篇省际面板
  • 4篇省际面板数据
  • 4篇面板数据
  • 3篇生产率
  • 3篇实证
  • 3篇收入差距
  • 3篇全要素生产率
  • 3篇城乡收入
  • 2篇要素生产率
  • 2篇实证研究
  • 2篇土地承包经营
  • 2篇土地承包经营...
  • 2篇土地承包经营...
  • 2篇农业
  • 2篇资本
  • 2篇联产承包

机构

  • 16篇复旦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6篇高帆
  • 3篇汪亚楠
  • 1篇张文景
  • 1篇李童

传媒

  • 4篇学术月刊
  • 2篇数量经济技术...
  • 2篇探索与争鸣
  • 2篇经济学家
  • 1篇经济理论与经...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经济科学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人文杂志
  • 1篇统计研究

年份

  • 3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城乡经济关系的演变逻辑:从双重管制到双重放权被引量:5
2012年
城乡经济关系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理解城乡经济关系的演变逻辑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关键性意义。在理论上,存在着政府—居民、中央—地方双重互动→资源配置方式和收益分配方式→城乡经济关系演变的顺次决定机制。在该机制中,政府—居民、中央—地方的双重互动是影响城乡关系的本源性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政府—居民、中央—地方的互动方式各不相同,相应的城乡关系也就具有差异性特征。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央—地方的不完全分权与政府—居民的不完全分权相互叠加,导致城乡差距持续拉大。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约束条件均发生了显著变化,而政府—居民、中央—地方的双重互动也面临着从不完全分权走向完全分权的使命。唯其如此,才能形成市场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和城乡均衡的利益分配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城乡经济差距收敛和城乡经济统筹发展。
高帆
关键词:城乡经济关系城乡统筹发展
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修复机制及次贷危机再解释被引量:1
2013年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已演变为"百年不遇"的全球性金融—经济危机,理解美国次贷危机的性质,对于探寻全球经济复苏的路径具有重大意义。危机导源于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供求对接矛盾,以收入分配为主导的制度安排对危机生成具有关键性影响。据此,利率变动和国际失衡均不是美国次贷危机的本源性成因,不能将美国次贷危机归因于金融泡沫破裂或中美经济失衡。就实质而言,次贷危机导源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即消费率提高—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之间的紧张关系。在短期内,财富生成机制、居民举债机制、财政转移机制和外部汲取机制构成了美国对内部失衡的多重"修复",但这些机制并未改变生产相对过剩或供求对接困难的制度—技术基础,当某些变量发生逆转时,美国经济的内在失衡就以危机的方式呈现出来。美国经济实现复苏的根本出路,是推动以收入分配差距缩减为指向的社会变革,进而依据制度转型—技术变革的良性互动来达成市场供求新平衡。上述理解对于中国化解市场出清难题、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高帆
关键词:美国次贷危机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因素分解:趋势及解释被引量:20
2012年
本文基于Theil指数二阶嵌套分解,利用1978-2009年31个省份的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趋势和内在机理。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存在波动特征,城乡收入差距对Theil T和Theil L的年均贡献度分别为75.31%和73.89%,城乡收入差距变动对Theil T变动和Theil L变动的年均贡献度分别为84.19%和75.33%。中国总体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步入拐点的人均GDP分别为977.16和1012.74(1978=100且按不变价格计算的人均GDP指数),2006/2007年总体以及城乡收入差距整体上开始步入"倒U型"曲线的拐点阶段。导致中国总体收入差距、尤其是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主要因素是城乡劳动生产率差异和结构转化偏差,这两者会在同方向影响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基于上述结论可以给出我国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若干政策含义。
高帆
关键词:THEIL居民收入差距
多维视角下政府与市场的经济关联被引量:5
2014年
区别于理想化、板块化和封闭化的分析思路,如果从经验、互动、操作和开放等多维视角阐释政府与市场的经济关联,可以发现:不存在一个适合于所有时空背景的理想化政府—市场关系模式,政府—市场关系更像是一个"挑战—回应"的持续性调整过程。政府与市场是相互嵌套和彼此塑造的,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政府弥补市场失灵的"两分法"值得追问,市场增进效率、政府确保公平的对应关系也需要审慎考察。为了达成高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我国应凸显市场发展对政府职能的塑造作用,并加快不同层级政府关系的改善、财政制度改革的深化以及自生性经济组织的发育。中国应持续完善政府与域外经济体的多渠道共同治理,以便为内部的经济转型和持续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高帆汪亚楠
关键词:政府职能经济全球化
城乡收入差距是如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被引量:35
2016年
城乡收入差距会通过市场需求和人力资本的两种效应——结构效应与规模效应影响TFP,并导致TFP呈现先增后减的倒“U”形变动轨迹。据此,本文采用1992-2013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确实导致TFP呈现倒“U”形变动过程,拐点出现在城乡收入差距为0.1852处,城乡收入差距通过市场需求和人力资本的两种效应影响TFP。引入空间相关性后城乡收入差距对TFP的影响仍呈现倒“U”形趋势,拐点出现在城乡收入差距为0.1848处,影响机制仍是市场需求和人力资本的两种效应。
高帆汪亚楠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城乡收入人力资本
中国语境中的“家庭农场”被引量:46
2013年
作为新时期我国农业经营组织方式创新的一种思路,家庭农场以家庭作为基本经营单位,以土地规模化和产品商业化经营为主要取向,并在要素组合、收入方式、决策方式等方面与个体农户和农业企业相区别。从土地产权制度、土地经营规模和农民身份属性来看,中国语境中的"家庭农场"具有区别于其他经济体的"异质性"。就预期目标而言,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的趋势性转变,构成了家庭农场发展的外部环境。由于中国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着苛刻的约束条件以及多元的预期目标,为此必须明确界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权限和期限、缩减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供给落差、推动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补贴政策完善、鼓励并支持农村的自发性经营组织创新。
高帆张文景
关键词:家庭农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内涵、外延及实施条件被引量:13
2015年
土地产权制度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二元结构转化的基础制度安排。本文探究了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在制度、机制和操作三个层面的内涵,指出理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应基于制度和机制内涵而展开。据此,本文立足于多重前置条件,指出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条件下,我国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可被界定为70年,起始年份可被界定为1999年。立足于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与其他制度安排之间的互补性质,本文从土地集体所有制的界定、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的组合、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构等多个维度出发,阐述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有效实施的条件。
高帆
关键词:土地承包关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中国各省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敛散性及其解释:1978-2012年被引量:3
2015年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对我国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本文基于DEA-Malmquist方法探究了1978-2012年我国省区TFP的敛散性及其形成机制。结果显示:技术进步是引致我国整体以及各省区TFP变动最关键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TFP年均增长率为2.2%,TFP累积增长率为111.7%。TFP增长率及其对增长的贡献度在东部、西部和中部依次降低,东西中部的TFP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1%、2.3%和0.9%。同时,研究发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的TFP增长率呈现出发散趋势,市场化程度、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和开放程度对TFP增长具有积极作用,而财政支出水平则对TFP增长具有抑制作用,据此可以对我国统筹地区经济发展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高帆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敛散性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城乡消费差距: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7
2016年
劳动力市场扭曲和城乡消费差距突出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征事实,本文研究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机制,在逻辑上指出:劳动力市场扭曲会通过城乡收入差距、城乡社会保障差距这两种机制而影响城乡消费差距,但城乡社会保障机制因社会保障配置的"身份"属性而不显著,引入空间相关性之后上述作用机制依然成立。采用1992—2013年中国31个省区面板数据的研究证实了理论推演的结论。在不考虑空间相关性的条件下,劳动力市场扭曲程度每下降1个单位,会导致中国城乡消费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分别下降0.136个单位和0.094个单位。引入空间相关性后,劳动力市场扭曲每下降1个单位,会导致中国城乡消费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分别下降0.078和0.071个单位。本文分析的政策含义是应通过提高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重视社会保障的城乡均等化配置以及缩减城乡收入差距来推动城乡消费差距的逐步收敛。
高帆汪亚楠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扭曲城乡消费差距城乡收入差距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国际经验与中国的选择被引量:48
2015年
农业劳动生产率取决于土地—劳动比率、土地生产率和产值转化率。20世纪60年代以来,农业发展的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逐步趋同:围绕土地—劳动比率,美日均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单个劳动者使用的耕地面积均不断提高;围绕土地生产率,美日农业的技术进步均出现了向高生物化、高机械化的逼近,"劳动替代型"和"土地替代型"的差异不断缩小;围绕产值转化率,美日农业均具有多样化特征,农业支持力度趋于降低,且支持方式均降低了对市场的扭曲。上述趋同是劳动和土地相对价格变动、居民消费结构转变、市场化和全球化发展等因素作用的结果。中国农业发展难以走出"第三条道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路径必将向美日的趋同方向靠拢。土地—劳动比率、土地生产率、产值转化率在更高层面的组合是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根本出路。
高帆
关键词:农业劳动生产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