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2007-2-24)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何以敉林礼务高上达薛恩生林学英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造影
  • 1篇造影剂
  • 1篇肿瘤
  • 1篇肿瘤转移
  • 1篇瘤栓
  • 1篇漏诊
  • 1篇门静脉
  • 1篇门静脉瘤
  • 1篇门静脉瘤栓
  • 1篇静脉
  • 1篇静脉瘤
  • 1篇静脉瘤栓
  • 1篇超声
  • 1篇超声诊断

机构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林学英
  • 1篇薛恩生
  • 1篇高上达
  • 1篇林礼务
  • 1篇何以敉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年份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超声诊断门静脉瘤栓漏诊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超声漏诊原发性肝癌(PHC)门静脉瘤栓(PVTT)的原因。方法术前对6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常规肝脏超声检查,依据门静脉走行观察门静脉有无先天变异、管腔内有无异常回声与异常回声位置、范围、周边与内部的血流特点及超声造影特点,并将PVTT分为5型(Ⅰ0~Ⅳ型)。统计大体PVTT发生率,PVTT的超声检出率、漏诊率,分析瘤栓位置与肝内肿瘤部位的关系。结果 61例原发性肝癌术前超声检出PVTT38例(38/61,62.3%),均为大体标本可见PVTT,漏诊PVTT23例(23/61,37.7%)。其中术前超声检出I型PVTT4例(4/13),Ⅱ型13例(13/18),Ⅲ型15例(15/17),Ⅳ型6例(6/6),Ⅰ0型均未检出(0/7)。病理大体标本可见PVTT54例(54/61,88.5%),其中瘤栓侵及门静脉部位与肿瘤部位一致42例(42/43,97.7%);显微镜下显示瘤栓7例(7/61,11.5%)。术前超声漏诊PVTT主要原因:瘤栓小、超声医师诊断经验不足或所使用的仪器档次低、原发性肝癌伴有肝硬化等。结论应用高分辨率超声仪器,常规术中超声检查,熟悉门静脉系统超声解剖及PVTT的特点,是提高PVTT检出率和避免漏诊的关键。
林学英林礼务薛恩生何以敉高上达
关键词:门静脉肿瘤转移造影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