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高技术自主创新基金(2007YCX003) 作品数:3 被引量:14 H指数:2 相关作者: 高建伟 王保 朱正歌 王建成 林建丽 更多>> 相关机构: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 青岛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高技术自主创新基金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大白菜BrARGOS基因的分离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从大白菜自交系日喀则的叶片中分离新的拟南芥ARGOS的同源基因,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和该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转化拟南芥分析其功能,并分析该基因的表达量与大白菜叶杂种优势之间的关系。为在大白菜中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RT-PCR从大白菜叶中分离出ARGOS同源基因的cDNA序列,采用DNAMAN软件分析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通过半定量RT-PCR检测该基因在大白菜各器官中的表达水平,分析转基因拟南芥的表型鉴定该基因的功能,通过半定量RT-PCR分析该基因的表达量与大白菜叶的杂种优势之间的关系。【结果】根据拟南芥ARGOS序列,通过Blast检索到大白菜BAC库中的序列,根据该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以提取自日喀则叶片的RNA反转录产物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出1个新的ARGOS的同源基因BrARGOS。对大白菜、拟南芥和番茄中3个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做序列比对分析发现,这3个蛋白质的C末端富含亮氨酸。BrARGOS蛋白的二级结构含有自由卷曲、伸展片段和α-螺旋。通过半定量RT-PCR分析,在大白菜各器官中均检测到BrARGOS基因的表达,在果荚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子叶,茎生叶中表达量最低。通过PCR检测阳性转化体拟南芥基因组显示,NPTⅡ基因已经转入拟南芥基因组中,表明外源BrARGOS基因也同时转入拟南芥基因组中。与转空载体对照拟南芥相比,过量表达BrARGOS基因的转基因拟南芥的叶、花、叶鲜重和株高均显著增大/高。【结论】从大白菜自交系日喀则叶片中分离了1个新的ARGOS的同源基因BrARGOS,并分析了BrARGOS基因的表达模式和功能。在拟南芥中过量表达BrARGOS基因使拟南芥的地上器官显著增大。大白菜BrARGOS基因可能与调节植物器官大小有关。 王保关键词:大白菜 拟南芥 大白菜PAT1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载体的构建 2009年 根据GenBank中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pekinensis)基因组测序结果,分析了大白菜PAT1(phytochrome A signal transduction)基因的内含子和外显子。通过拼接外显子,获得了大白菜PAT1基因的cDNA编码序列。根据编码区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利用这对引物,采用RT-PCR技术扩增出大白菜福山包头PAT1基因(CcPAT1)的全长cDNA序列。CcPAT1编码区共1 500 bp,与拟南芥PAT1相似性为85.03%。同时构建了含有35S启动子的pCAMBIA-2300-CcPAT1过表达载体,并利用PAT1 5′端特异区域构建了pFGC-1008-PAT1RNAi(RNA interference)载体,以备将来研究大白菜CcPAT1基因的功能。 徐凤 宋梅芳 王保 高玲 孙阳 高建伟关键词:大白菜 CDNA克隆 RNAI 白菜类蔬菜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被引量:10 2008年 利用200个随机引物对21份白菜类蔬菜种质资源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了扩增,研究了它们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有22个随机引物可得到稳定的RAPD谱带,扩增带总数为135条,其中多态性带为125条,多态性比例为92.6%。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距离(D)=0.25处,可将供试材料分为2类10组,其中第1类包括5个甘蓝品种,另外还包括芜菁;而第2类包括白菜和芥菜2个亚类。这表明芜菁和白菜的亲缘关系较远。芜菁和散白菜的杂交后代与芜菁和其他白菜的杂交后代形态相似,不能从形态学上为李家文的"杂交起源"假说提供佐证。推测白菜可能起源于野生小白菜的原始类型,在向北方传播的过程中相互杂交,经过长期的自然环境选择,优胜劣汰逐渐演化才终于出现了结球结实的大白菜。 林建丽 朱正歌 王建成 高建伟关键词:白菜类蔬菜 RAPD 种质资源 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