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00847)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刘庆阳姚咏明王晓群徐凯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煤炭工业总医院华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树突
  • 4篇脓毒
  • 4篇脓毒症
  • 4篇免疫
  • 4篇节性
  • 3篇调节性
  • 3篇多糖
  • 2篇树突细胞
  • 2篇树突状
  • 2篇树突状细胞
  • 2篇脓毒症小鼠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1篇蛋白
  • 1篇调节性T淋巴...
  • 1篇调节性T细胞
  • 1篇调节性树突状...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机构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煤炭工业总医...
  • 1篇唐山工人医院
  • 1篇保定市妇幼保...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刘庆阳
  • 4篇姚咏明
  • 1篇徐凯智
  • 1篇王晓群

传媒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3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调节性树突状细胞对脓毒症的调控效应及潜在问题被引量:5
2011年
失控性炎症反应是严重脓毒症免疫功能紊乱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之一,控制烧(创)伤早期过度炎症反应已成为防止并发脓毒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因此,对严重烧(创)伤后炎症因子及其受体过度表达进行负向调控,同时维持机体免疫反应平衡状态,已成为防治脓毒症免疫功能障碍的根本策略。为下调损伤早期过度炎症反应,人们曾对急、危、重症患者采用拮抗炎症因子的治疗策略,
姚咏明刘庆阳
关键词:调节性树突状细胞脓毒症免疫创伤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调节性树突状细胞的免疫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2012年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l)对分泌IL-10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亚群CD11c^low CD45RB^high DC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磁珠分选技术获得Bab/c小鼠脾脏CD11c^low CD45RB^high DC和CD4+T淋巴细胞,加不同浓度HMGB1处理(20,100,500ng/ml,以不加HMGBI的细胞作为对照)CD11c^low CD45RB^high DC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c^low CD45RB^high DC表面分子CD40、CD80、CD86、I—a/e及Toll样受体(TLR)4的表达强度;应用ELISA检测CD11c^low CD45RB^high DC培养液中IL-10的含量。将CD4+T淋巴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未作任何处理)、未刺激组(加入未经HMGB1处理的CD11c^low CD45RB^high DC与CD4+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高浓度HMGB1刺激组(加入经500ng/ml HMGB1处理后的CD11c^low CD45RB^high DC与CD4+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高浓度HMGB1刺激+抗体1组(加入经500ng/ml HMGB1处理后的CD11c^low CD45RB^high DC、抗IL-10抗体与CD4+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和高浓度HMGBI刺激+抗体2组(加入经500ng/ml HMGB1处理后的CD11c^low CD45RB^high DC、IL-10的同型对照抗体与CD4+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淋巴细胞培养液中IL-4和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结果与未加HMGB1刺激相比,HMGB1能显著增强CD11c^low CD45RB^high DC表面分子CD86、TLR4的表达及IL-10的分泌,其中IL-10分泌呈HMGB1浓度依赖性。高浓度HMGB1刺激组IFN-γ水平为(279±17)pg/ml,显著低于未刺激组(963±11)pg/ml(P〈0.05);高浓度HMGBl刺激组IL-4水平为(3724-14)pg/ml,明显高于未刺激组(213±10)pg/ml(P〈0.05)。结论HMGB1可促进CD11c^low CD45RB^high DC IL-10的分泌,诱导CD4+T淋巴细胞向Th2型反应分化,通过激活CD11c^low CD45RB^high DC介导机体免疫抑制活性。
刘庆阳姚咏明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免疫
黄芪多糖对分泌白细胞介素12树突细胞亚群的免疫调控效应与机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 观察黄芪多糖(APS)对分泌IL-12树突细胞(DC)亚群CD11chighCD45RBlowDC功能的影响.方法磁珠分选技术获得BALB/c小鼠脾脏CD11chighCD45RBlowDC和CD4+T淋巴细胞.在CD11 chighCD45RBlowDC中加入不同浓度APS(50、100、200μg/mL)处理,以不加APS的细胞作为对照,应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2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40、CD80、CD86、I-A/E及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将CD4+T淋巴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未行任何处理)、未刺激组(加入未经APS处理的CD11chighCD45RBlowDC与CD4+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高浓度APS刺激组(加入经200μg/mL APS处理后的CD11chighCD45RBlowDC与CD4+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高浓度APS刺激+抗体1组(加入经200μg/mL APS处理后的CD11chighCD45RBlowDC、IL-12抗体与CD4+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和高浓度APS刺激+抗体2组(加入经200 μg/mL APS处理后的CD11chighCD45RBlowDC、IL-12同型对照抗体与CD4+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采用噻唑蓝法测定CD4+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L-4和γ干扰素水平.对数据行多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未加APS刺激相比,3种浓度APS均显著增强CD11chighCD45RBlowDC表面分子CD40、CD80、I-A/E及TLR4表达及IL-12分泌,其中IL-12分泌呈APS浓度依赖性;CD86表达无明显变化.高浓度APS刺激组CD4+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高于未刺激组(F=13.438,P<0.05);高浓度APS刺激组细胞γ干扰素水平为(2784±137)pg/mL,高于未刺激组[(1952±101)pg/mL,F=12.177,P<0.05];高浓度APS刺激组细胞IL-4水平为(172±20)pg/mL,明显低于未刺激组[(193±19)pg/mL,F=11.963,P<0.05].高浓度APS刺激+抗体1组前述3项指标表达水平较未刺激组明显改善,高浓度APS刺激+抗体2组前述3项指标表达水平与高浓度APS刺激组接近.结论 APS能够通过促进CD11chighCD45RBlowDC中IL-12的表达,诱导CD4+T淋巴细胞向Th1型反应
刘庆阳姚咏明
关键词:黄芪多糖白细胞介素12树突细胞T淋巴细胞免疫
银耳多糖改善脓毒症小鼠调节性T细胞的免疫活性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银耳多糖(TPS)对脓毒症小鼠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免疫调节的作用。方法:雄性BALB/c小鼠(20±1)g,采用烧伤后腹腔注射铜绿假单胞菌制作脓毒症并予以TPS干预,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未刺激组(烧伤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未经TPS处理组),TPS低剂量组(烧伤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50 mg/kg治疗组),TPS中剂量组(烧伤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100 mg/kg治疗组),TPS高剂量组(烧伤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200 mg/kg治疗组),从各组的外周血中分离调节性T细胞,并体外培养。自烧伤即刻(PBD0)起,至烧伤后4 d每天监测培养上清液中IL-10、IFN-γ、IL-4的水平。磁珠孵育和磁性分离小鼠外周血的调节性T细胞( CD4^+CD25^(high)Tregs)和CD4^+T细胞,分别加入TPS后进行培养,以不加TPS的细胞作为对照,流式细胞仪分析 CD4^+CD25^(high)Tregs的表型,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PS能显著降低未刺激组小鼠的IL-10和IL-4的分泌,并显著增加IFN-γ的分泌,并且IL-10的分泌水平与TPS浓度呈剂量效应关系。体外培养试验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未刺激组的CD4^+T细胞增殖和IFN-γ水平显著降低(P<0.05),IL-4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未刺激组相比,TPS刺激组的CD4^+T细胞增殖和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5),IL-4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未刺激组相比,TPS刺激+抗体1组CD4^+T细胞增殖和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5),IL-4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未刺激组相比,TPS刺激+抗体2组的CD4^+T细胞增殖和IFN-γ、IL-4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PS可以通过降低IL-10的分泌抑制 CD4^+CD25^(high)Tregs对CD4^+T淋巴细胞增殖和极化的影响,并诱导CD4^+T淋巴细胞向Th1分型,从而使机体免疫活性增强。
史振伟许焱李晓璐刘庆阳
关键词:银耳多糖调节性T淋巴细胞脓毒症IL-10
脾脏调节性树突细胞对烫伤小鼠炎症反应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调节性树突细胞(DCregs)对烫伤所致全身炎症反应及动物早期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采用MiniMACS免疫磁性分离系统从100只正常BALB/c小鼠脾脏分离纯化DCregs,以获得其亚群CDllc^low CD45RB^hugh DCs。制备15%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小鼠模型。取20只小鼠,烫伤即刻腹腔注射不同剂量DCregs(1×10^5/ml、5×10^5/ml、10×10^5/ml),观察动物48h死亡率,以确定最佳DCregs干预剂量。另取7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7只)、假烫伤组(21只)、烫伤组(21只)和DCregs治疗组(21只)。烫伤组伤后即刻腹腔注射林格液1ml抗休克治疗;DCregs治疗组则给予含10×10^5/ml CDllc^low CD45RB^hugh DCs的林格液1ml治疗。分别于烫伤后12、24、48h无菌取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树突细胞的表型表达及血浆炎症因子水平。结果10×10^5/mlDCregs治疗组小鼠死亡率较烫伤组及1×10^5/ml、5×10^5/mlDCregs治疗组均显著下降(0%比80%、80%、60%,均P〈0.01)。10×10^5/mlDCregs治疗组小鼠伤后12、24、48h血浆自细胞介素-6(IL-6)水平(ng/L:98.76±10.02、57.83±6.83、13.29±1.07)显著低于烫伤组(156.32±12.85、84.50±9.29、23.04±2.53,均P〈0.01),血浆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ng/L:102.79±9.88、42.56±5.90、12.96±1.34)显著低于烫伤组(168.23±23.85、83.39±8.41、42.92±4.96,均P〈0.01).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ng/L:16.84±1.92、16.62±1.28、10.26±1.10)亦显著低于烫伤组(24.16±4.93、24.25±4.01、17.91±1.82,均P%0.01)。结论严重烫伤后腹腔注射脾脏DCregs可能通过有效控制促炎因子的产生而明显降低动物早期死亡率。
刘庆阳姚咏明
关键词:树突细胞调节性烫伤脓毒症炎症反应
香菇多糖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肾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1)目的探讨香菇多糖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2)方法将9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香菇多糖组,每组30只。模型组与香菇多糖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对照组除不结扎和穿刺盲肠外,其余操作同模型组;香菇多糖组术后给予香菇多糖腹腔注射。各组分别在术后6、12、24小时各取10只小鼠,监测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用流式细胞仪监测术后24小时肾脏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情况。(3)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肌酐在术后6小时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香菇多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24小时则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鼠尿素氮在术后6、12、24小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香菇多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香菇多糖组肾脏细胞凋亡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结论香菇多糖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肾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杨舒楠肖芳玄春月王晓群刘庆阳徐凯智
关键词:香菇多糖脓毒症急性肾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