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091033)

作品数:23 被引量:68H指数:6
相关作者:南敬昌高明明任建伟单晓艳丛密芳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天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72241部队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电子电信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7篇放大器
  • 16篇功率放大
  • 16篇功率放大器
  • 9篇功放
  • 6篇射频
  • 5篇神经网
  • 5篇神经网络
  • 4篇射频功放
  • 4篇放大器设计
  • 3篇预失真
  • 3篇基站
  • 3篇记忆效应
  • 3篇功率放大器设...
  • 2篇电路
  • 2篇增益
  • 2篇增益平坦
  • 2篇增益平坦度
  • 2篇射频识别
  • 2篇双频
  • 2篇平坦度

机构

  • 23篇辽宁工程技术...
  • 2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3篇南敬昌
  • 8篇高明明
  • 3篇单晓艳
  • 3篇丛密芳
  • 3篇任建伟
  • 2篇杜学坤
  • 2篇方杨
  • 2篇毛陆虹
  • 2篇李久超
  • 2篇张玉梅
  • 2篇李厚儒
  • 1篇梁立明
  • 1篇王鑫
  • 1篇李蕾
  • 1篇赵景梅
  • 1篇汪赫瑜
  • 1篇韩宪明
  • 1篇马众
  • 1篇刘影
  • 1篇裴世锋

传媒

  • 7篇微电子学
  • 4篇计算机应用研...
  • 3篇半导体技术
  • 2篇计算机工程
  • 2篇微电子学与计...
  • 2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计算机应用与...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微波学报

年份

  • 3篇2014
  • 10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平衡结构的基站驱动级功放设计
2012年
为了在工作频段内获得良好的增益平坦度、隔离度及输入输出匹配,采用在基站驱动级功放设计中引入平衡结构的方法。在研究功放平衡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基础上,设计实现了两个工作频段在2 110~2 170 MHz,应用于基站系统的驱动级功率放大器.对功放进行仿真和实际测试,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的高度一致性验证了这种方案的有效性,同时在整个工作频段内功放的增益平坦度都小于±0.5 dB,隔离度小于-27 dB,输入输出匹配参数良好。结果表明:设计的平衡放大器可以很好地应用在基站系统中,从而提高基站功放系统性能。
高明明南敬昌裴世锋
关键词:驱动放大器增益平坦度基站射频电路隔离度
一种新型射频功放建模结构LMEC研究及预失真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针对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强非线性特征,提出了一种高精度、低复杂度的LMEC(LUT-MP-EMP-CIMT)模型。该模型由查找表(LUT)、记忆多项式(MP)、包络记忆多项式(EMP)及记忆交叉项(CIMT)并联构成。与并联双非线性两箱模型(PTNTB)相比,LMEC模型增加了EMP子模型和CIMT子模型。实验结果表明,LMEC模型能带来更好的建模精度和线性化效果,较MP模型的建模精度提升了2.9 dB,邻信道功率比(ACPR)值降低约5 dB;较PTNTB模型精度提升了1.1 dB,ACPR值降低约3 dB;与通用记忆多项式模型(GMP)相比性能相近,但减少了50%的系数。
南敬昌李诗雨汪赫瑜高明明
关键词:预失真记忆多项式功率放大器
新颖双频Wilkinson功率分配器的研究与设计被引量:3
2011年
通过对三端口都加有微带线的新颖结构功率分配器的研究和理论分析,研制了一款适用于900 MHz射频识别(RFID)和2 140 MHz基站系统的双频段功率分配器。首先根据改进的Wilkinson功率分配器结构,通过奇模-偶模分析理论得出其设计电路参数方程;接着对电路参数方程求解获得具体的设计参数;然后根据设计参数搭建电路进行ADS仿真;最后对设计的功率分配器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双频段功率分配器在工作的两个频段内都具有良好的性能,对两种系统具有实际的应用意义,同时表明奇模-偶模分析理论对设计实际的双频功率分配器具有重要价值。
南敬昌单晓艳李久超毛陆虹
关键词:阻抗变换双频带
基于后退式索引二进制树形搜索的RFID防碰撞算法被引量:7
2013年
在分析目前针对标签防碰撞问题采用的防碰撞算法优缺点的基础上,利用后退式索引二进制树形搜索算法的基本原理,设计了一种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碰撞节点的信息,采取调整策略,能有效减少数据的传送量,快速高效地识别RFID标签。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执行效率达到50%以上。
韩宪明南敬昌
关键词:防碰撞算法二进制树射频识别
宽带功率放大器PGSC建模方法及预失真研究
2014年
针对宽带功率放大器的强记忆效应特性,提出一种功放建模和数字预失真方法——PGSC模型。利用广义记忆多项式(GMP)、特定交叉项(SCT)及记忆时刻信号交叉项(CIMT)3个基函数来构造功放行为模型及数字预失真器,并搭建实际测试平台对模型的精度及线性化效果进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与PMEC方法相比,PGSC方法建模时的归一化均方误差减少了2.1 dB,数字预失真时输出信号的三阶邻信道功率比降低了4.94/2.03 dB;与GMP方法相比,PGSC方法仅利用73%的系数即可得到更高的模型精度和更好的线性化效果。
南敬昌曲昀高明明
关键词:宽带功率放大器数字预失真记忆效应VOLTERRA级数
一种非对称Doherty功率放大器设计被引量:4
2013年
针对传统Doherty功率放大器功率回退范围小、有源牵引不足的缺陷,在传统Doherty基础上进行改进,采用不同峰值输出功率功放管的非对称Doherty结构,并结合多谐波双向牵引技术,设计了应用于LTE-TDD基站的功率放大器。ADS仿真结果显示,在峰值输出功率回退10dB处,3阶互调(IMD3)为-26dBc,功率附加效率(PAE)达到47.6%,与AB类平衡功放相比,提高近30%,在保证线性度的同时,实现了高功率回退范围内的高效率;S11和S22小于-11dB,增益约为16dB,且1dB压缩点向3dB压缩点过渡较为平滑,有利于与数字预失真系统结合。
方杨南敬昌王鑫
关键词:功率放大器
基于GAPSO_BP神经网络的Doherty功放行为模型被引量:1
2013年
在通信系统级仿真中,精确构建行为模型对设计和优化射频功率放大器是极为重要的。在BP神经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由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结合的混合算法对网络进行优化,构建GAPSO_BP功放行为模型,利用Doherty结构的功放输入输出电压数据对模型进行仿真。通过对电压均方根误差以及收敛速度的比较,最终得出基于GAPSO算法构建的模型比基于原有两种算法构建的模型有更好的拟合性,功放实际输出和模型输出之间的均方误差达到了0.0011,进而可以更精确地描述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
许璟南敬昌
关键词:功率放大器
基于负载牵引技术的基站功率放大器设计被引量:2
2011年
为了快速准确地设计出高功率基站功放,在研究负载牵引测试系统架构、原理和工作流程的基础上,采用安捷伦公司的先进设计系统软件内置负载牵引模块,应用负载牵引法设计了一款用于基站系统的功放。对完成匹配的功放进行优化仿真,得到了满足设计指标要求的匹配参数,再根据这些匹配参数制作实际功放,并对该功放进行实际测试,测试结果满足高增益、高输出功率、高效率和高线性度的要求,故在预失真线性化基础上,该功放能很好地应用于基站系统中,提高系统性能。
南敬昌李久超丛密芳
关键词:高功率放大器先进设计系统匹配网络基站
应用于RFID的小型化双频微带天线的设计与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射频识别手持读写器的双频单层微带天线新颖设计,适用于超高频频段(920~925MHz)和ISM频段(2.4~2.5GHz)的射频识别系统。切四角和中心方形结合缝隙结构,实现了天线的小型化设计,满足了天线设计要求,选用廉价FR4板材尺寸为75mm×75mm×3mm。给出了天线设计思路,并利用电磁仿真软件分析了天线性能,仿真与测试结果吻合良好。天线测试结果表明:在917.1~936.5MHz频带范围内回波损耗小于15dB,在2.43~2.47GHz频段内小于-15dB;在UHF频段与ISM频段内,读写器天线的最大增益为0.02dBi和1.66dBi,所以本天线能满足我国射频识别读写器的应用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南敬昌单晓艳高明明
关键词:微带天线双频超高频ISM频段小型化
三路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仿真被引量:1
2013年
基于可有效提高功放效率的Doherty理论,对两路非对称Doherty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一种嵌入内Doherty的三路Doherty(3-way Doherty)结构,并对该三路Doherty的工作状态和阻抗变换等基本理论作了细致描述与分析,最终结合多谐波双向牵引技术和双匹配技术,成功设计了一款平均输出功率为5 W的TD-LTE直放站三路Doherty功率放大器.中心频率2600MHz的仿真结果表明,平均输出功率处的三阶互调系数IMD3为-36dBc,增益Gp达10.6dB,功率附加效率PAE保持在56%左右,较普通AB类功放有近38%的提高,且在整个12dB回退范围内功率附加效率曲线相对平坦,符合现代功放高功率回退和高效率的设计要求,可以与数字预失真技术结合用于实际直放站中.
南敬昌方杨李厚儒
关键词:功率附加效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