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05KJB560040) 作品数:9 被引量:36 H指数:5 相关作者: 徐洪钟 黄广龙 杨磊 方乾 惠刚 更多>> 相关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建筑科学 更多>>
MC桩组合支护结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2010年 针对按照传统水泥土挡墙稳定性分析方法来计算MC桩组合支护结构稳定性的不足,根据极限平衡理论,结合MC桩组合支护结构的特点,建立了新的抗倾覆稳定性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组合支护结构抗倾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桩宜布置在组合支护结构前侧,转动点位置宜选取在C桩桩端以上,并可适当增加M桩的长度、宽度以及C桩长度来提高稳定性。最后,运用分析的结果和实际工程经验,建议了MC桩组合支护结构的设计参数。 黄广龙 杨波关键词:稳定性分析 抗倾覆稳定性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预测 被引量:1 2007年 基于单桩载荷试验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预测模型.利用文献中桩的载荷试验数据来训练LSSVM模型,并确定了模型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同常用的BP网络相比,LSSVM预测模型具有学习速度快、预测性能较好、选择参数少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预测单桩极限承载力的方法. 杨磊 徐洪钟关键词:单桩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竖向极限承载力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的基坑变形预测 被引量:9 2008年 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用于基坑变形预测.根据基坑位移的实测时间序列资料,应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建立了基坑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用于基坑变形预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与通常采用的BP神经网络相比,该方法具有预测误差小、计算快速、所需数据少等优点. 徐洪钟 杨磊关键词:基坑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支持向量机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基坑光纤光栅监测系统 被引量:6 2008年 结合使用光纤光栅传感器进行基坑监测过程中遇到的监测结果直观表现性差、综合管理功能弱等问题,研发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基坑光纤光栅监测系统.该系统集监测数据采集与管理、监测结果实时动态显示、远程访问控制以及报警监控等功能于一体,是一套实现了智能化与网络化的多功能管理系统.在应用该系统对某通信中心基坑进行监测的过程中,系统运行良好,各功能模块均顺利通过了测试,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徐洪钟 陈祺 黄广龙 陈巧关键词:光纤光栅 虚拟仪器 基坑 监测系统 基于ANFIS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预测模型 被引量:1 2006年 人工神经网络已应用在岩土工程的各个方面。针对常用的 BP 网络的不足之处,建立了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预测模型。利用文献中桩的载荷试验数据来训练 ANFIS 网络,确定了网络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同常用的 BP 网络相比,ANFIS 预测模型具有学习速度快。拟合能力较好,训练结果唯一等优点,该方法是一种有效地预测单桩极限承载力的方法。 杨磊 徐洪钟关键词:单桩 竖向极限承载力 ANFIS 混凝土芯水泥土搅拌桩支护结构的应用 被引量:5 2007年 混凝土芯水泥土搅拌桩支护结构是在水泥土搅拌桩墙中插入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由前后排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和水泥土搅拌桩墙组合而成的п型结构.以预制钢筋混凝土桩作为受力核心,利用大直径廉价水泥土桩的凝结力和大表面积来提供摩阻力,并利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桩芯的低压缩性、高强度的特点来承担荷载,其内外芯的分工尽可能地发挥了桩身材料的强度,大大改善了水泥土重力式挡墙抗压不抗拉的受力特点,同时具有承力与防渗两种功能的复合支护结构.施工方法简单,速度快,对环境污染小,受力合理,有很好的截面效能.前后预制钢筋混凝土排桩由压顶圈梁和拉梁连接成整体,在不加撑锚条件下可以支护较深的基坑,是一种新的支护结构形式,经济效益显著.通过在南京某高层公寓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并对其桩身应力、支护结构的侧向位移的实测研究,获得了混凝土芯水泥土搅拌桩支护结构在软土地区受力和变形的基本特征. 李俊才 纪广强 黄辉 林波 宋桂华关键词:混凝土芯水泥土搅拌桩 深基坑 土压力 桩身应力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在房屋静载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10年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作为工程结构监测的一种全新方法,因其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而备受青睐.以房屋静载试验为例,详细介绍了光纤光栅传感原理和布设工艺.静载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性能稳定、数据可靠,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白碧波 徐洪钟 杨放 周元 高原关键词:光纤光栅 应力应变 静载试验 MC桩组合支护结构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8 2009年 水泥土重力式挡墙与混凝土桩组合支护结构(MC桩)近年来开始在支护工程中得到应用,但由于缺乏对其工作机理和变形特性进行研究,实际工程多采用经验设计法,缺乏理论依据。通过对组合支护结构相关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对MC桩组合支护结构设计中几个关键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M桩、C桩的设计方法;结合MC桩组合支护结构的特点,建议了新的稳定性计算方法,可供组合支护结构设计时参考。通过将此设计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验证了其可行性。 黄广龙 惠刚 方乾 徐洪钟关键词:深基坑工程 组合支护结构 设计方法 稳定性分析 MC桩组合支护结构工作性状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2008年 水泥土桩与混凝土桩组合支护结构(MC桩)对基坑工程变形控制效果明显,在工程实践中开始得到应用.针对这种组合支护结构工作机理和变形特性研究较少,实际工程多采用经验设计法,缺乏理论依据.应用有限单元法分析了组合支护结构在基坑开挖条件下的工作性状,分析了M桩入土深度、墙体宽度、C桩桩长和土体性质等因素对组合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基坑隆起、地面沉降以及桩身内力的影响.分析表明,增大M桩挡墙宽度或增加C桩桩长对支护结构变形、坑底隆起及地表沉降控制效果明显,研究结果对组合支护结构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黄广龙 惠刚 方乾关键词:深基坑支护 组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