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511005)

作品数:64 被引量:690H指数:18
相关作者:徐兆礼陈佳杰高倩陈华沈盎绿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上海市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生物学
  • 31篇农业科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2篇浮游
  • 51篇浮游动物
  • 17篇优势种
  • 14篇生态类型
  • 13篇长江口
  • 10篇海域
  • 8篇多样性
  • 8篇盐度
  • 8篇渔场
  • 8篇生态特征
  • 8篇全球变暖
  • 8篇变暖
  • 7篇鱼类
  • 7篇近海
  • 6篇丰度
  • 6篇春夏季
  • 5篇生态适应
  • 5篇水蚤
  • 5篇夏秋季
  • 4篇枝角类

机构

  • 78篇中国水产科学...
  • 7篇上海海洋大学
  • 5篇国家海洋局第...
  • 4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国家海洋局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国家海洋局温...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作者

  • 78篇徐兆礼
  • 11篇陈佳杰
  • 9篇高倩
  • 6篇陈华
  • 4篇张凤英
  • 4篇王云龙
  • 4篇蔡萌
  • 4篇沈盎绿
  • 4篇林茂
  • 3篇陈雪忠
  • 3篇朱德弟
  • 3篇黄梅玲
  • 2篇马增岭
  • 2篇袁骐
  • 2篇蔡圣伟
  • 2篇伍玉梅
  • 2篇陈雷
  • 2篇樊伟
  • 2篇鲍旭平
  • 2篇崔雪森

传媒

  • 9篇生态学报
  • 8篇水产学报
  • 8篇应用生态学报
  • 8篇中国海洋湖沼...
  • 5篇中国水产科学
  • 5篇生态学杂志
  • 4篇海洋学报
  • 3篇海洋渔业
  • 3篇Curren...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上海水产大学...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动物学杂志
  • 2篇Chines...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海洋水产研究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4篇2011
  • 4篇2010
  • 12篇2009
  • 18篇2008
  • 15篇2007
  • 16篇2006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海浮游多毛类的时空分布被引量:4
2006年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00′N、118°30′~128°00′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探讨了东海浮游多毛类数量变化、相应的动力学过程及与渔场的关系。结果表明:浮游多毛类秋季平均丰度为23.68×10^-2/m^3,夏季8.59×10^-2/m^3,冬季5.80×10^-2/m^3,春季最低(1.20×10^2/m^3);温度在多毛类丰度的季节变化中起主要作用,盐度次之。除了秋季,其他季节多毛类丰度平面分布较为均匀。多毛类的数量波动,与东海暖流势力消长和沿岸水有密切的联系,也同暖流势力从夏季到秋季维持一段时间有密切关系。
徐兆礼张凤英
关键词:浮游动物
瓯江口春季营养盐、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分布被引量:38
2009年
研究2007年4月瓯江口海域(27°38′~28°02′N、120°50′~121°14′E)浮游生物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这一分布特征与营养盐和其他水文要素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悬浮物浓度、DIP和DIN分布特征均是近河口最高,由近河口向外数量逐渐减少。在灵昆岛南侧和东南侧近口门水域,是DIP和DIN的高值中心,但该水域高浓度悬沙使水体透光率较低,不利于浮游植物生长。在口门外侧海域,悬沙浓度已经明显降低,因而是浮游植物高密度区域。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丰度分布趋势基本相同,由内海向外海数量逐渐递减;其中,大型浮游动物丰度和浮游植物丰度,小型浮游动物丰度和浮游植物丰度之间显著地呈线性正相关关系。这一特征的形成,主要由瓯江口营养盐和悬浮物分布特征决定,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空间分布的一致性,很好地反映出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有效的下行控制,从而使水域生态系统在此季节保持稳定。
陈雷徐兆礼姚炜民张钊陈胜蔡圣伟鲍旭平
关键词:浮游动物浮游植物营养盐悬沙
长江口不同水域浮游动物数量特征比较被引量:34
2009年
为了分析长江口浮游动物与环境的关系,从2004年到2006年分别于5月份(平水期)和8月份(枯水期)在长江口水域共设22个观测站进行6次海洋调查。结果显示:长江口浮游动物丰度8月份高于5月份,北支略大于南支,长江口口外大于口内。在大多数情况下,5月份丰度近海略大于咸淡交错水域,8月份相反。长江口浮游动物丰度和分布具有不确定性,水团的季节变化,外海水和冲淡水交汇的位置是影响长江口浮游动物分布特征的重要因素。对长江口南支水域而言,5月份中华华哲水蚤(Sinocalanus sinensis),8月份火腿许水蚤(Schmackeria poplesia)是最主要的优势种;咸淡交错水域和北支优势种种类较多,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在5月份和8月份都是主要优势种,其次是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针刺拟哲水蚤(Paracalanus aculeatus),背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s dorsispinatus),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和火腿许水蚤仅为8月份的主要优势种。对近海而言,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是主要的优势种,其次是五角水母(Muggiaea atlantica)和肥胖箭虫(Sagitta enflata)。
徐韧李亿红李志恩王金辉
关键词:长江口浮游动物丰度优势种
浮游动物优势种对近海全球变暖的响应
富营养化和全球变暖影响我国海洋生态系统演变,是形成生态灾害的两个关键因素。研究全球变暖对近海生态系统的影响,首先应了解浮游动物对其的响应。本研究收录了近50年东海浮游动物资料。采用数学生态学研究方法,对浮游动物16个主要...
徐兆礼
文献传递
东海浮游异足类环境适应分析被引量:11
2007年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00'N、118°30'~128°00'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采用浮游异足类物种丰度和同步的温、盐度数据拟合曲线,构建数学模型,计算物种分布的最适温度和盐度值.同时根据以往对异足类生态特征分析的结论,划分东海浮游异足类各物种的生态类型.结果表明,塔明螺(Atlanta turriculata)和拟翼管螺(Firoloida desmaresti)分布在外海,具有高温、高盐的适应特征,是热带大洋种.其他为亚热带外海种,其中玫瑰明螺(Atlanta rosea)具广温种特征,明螺(Atlanta peroni)适温偏低,有广盐种的特征,大口明螺(Atlanta lesueuri)分布在盐度较高的水域,扁明螺(Atlanta depressa)具有近海种特征.东海浮游异足类总体上属于典型的暖水性生态类型,温、盐适应范围较窄,对水温和盐度敏感,是较好的指示种.东海浮游异足类主要分布在28°00'~30°00'N,124°00'~126°00'E的海域,绝大多数物种难以逾越冷水水团的阻隔,这是浮游异足类很少在黄渤海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浮游异足类生态类型划分在古气象海洋学、海洋地质、海洋物理和海洋生物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徐兆礼
关键词:浮游动物生态类型
东海浮游翼足类(Pteropoda)环境适应类型的划分被引量:5
2008年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采用浮游翼足类物种丰度和同步温、盐度数据,构造相关数学模型,计算其最适温度和最适盐度。同时参考生态特征分析,划分东海浮游翼足类物种生态类型。结果表明,东海浮游翼足类鉴定到种的共有20种。在翼足类优势种中,尖笔帽螺(Creseis acicula)和马蹄螺(Limacina trochiformis)是具有广温广盐特征的亚热带外海种;拟海若螺(Paraclione longicaudata)、球电螺(Cavolinia globulosa)和胖螺(Limacina inflata)是热带大洋种;强卷螺(Agadina syimpsoni)、厚唇螺(Diacria trispinosa)、龟螺(Cavolinia tridentata)和角长吻龟螺(C.longirostris var.angulata)是适温较低的亚热带外海种;其余都是典型的亚热带外海种。东海浮游翼足类总体上显示出典型的暖水性生态类型。拟海若螺和胖螺具有较小的盐度分布区间,是台湾暖流或黑潮暖流向北扩展的指示种。现代东海浮游翼足类优势种的地理分布,与古代东海底质沉积物分析结论相一致。浮游翼足类种类生态类型的划分在古海洋气象、海洋地质、海洋物理和海洋生物等学科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徐兆礼
关键词:浮游动物生态类型
舟山渔场衢山岛海域春夏季鱼类数量变化被引量:25
2009年
利用2008年3月和6月衢山岛海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衢山岛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分析主要优势种密度对鱼类总密度的贡献率。结果表明,两个航次拖网调查,共鉴定鱼类30种,其中暖温种15种,暖水种13种。3月的鮸和刀鲚,6月的六丝矛尾虾虎鱼分别是本海域较重要的优势种。3月和6月鱼类重量密度分别为125.05 kg/km2和95.01 kg/km2,尾数密度为8.41×103ind/km2和37.74×103ind/km2。鱼类重量密度与尾数密度分布趋势一致,呈现调查水域南部高于北部的分布趋势。依据贡献β值,衢山岛海域鱼类数量的变化与主要优势种数量变化有关。鱼类的种类组成与水团有着密切关系。
陈华徐兆礼
关键词:鱼类优势种
东海浮游枝角类生态学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根据1997~2000年在东海23°30′~33°00′N、118°30′~128°00′E海域4个季节的海洋调查资料,探讨了东海浮游枝角类生态特征、数量变化和相应的动力学。结果表明,枝角类丰度夏季最高(17.16 ind.(100 m3)-1),秋季(14.68 ind.(100 m3)-1)次之,春季(0.63 ind.(100 m3)-1)较低,冬季该类未出现。春、夏、秋季的肥胖三角氵蚤(Evadne tergestina)和夏季的鸟喙尖头氵蚤(Penilia avirostris)是影响枝角类数量分布的主要种;春、夏、秋季枝角类总丰度与盐度呈负线性相关关系,与水温相关关系不显著。枝角类较高丰度区常位于沿岸淡水水团与其他水团交汇处偏沿岸水一侧。其数量变化动力主要来自沿岸冲淡水势力,特别是长江冲淡水势力的消长。枝角类在东海出现率较低,有一定的集群性,较高丰度的分布基本上局限在冲淡水势力影响范围内,其高丰度的水域是沿岸水团的一个重要标志。
徐兆礼王云龙袁骐
关键词:浮游动物枝角类生态特征
兴化湾和闽江口海域春夏季鱼类区系特征被引量:22
2011年
为反映我国亚热带河口和海湾鱼类区系特点,作者于2008年春季(4月)和夏季(9月)在闽江口和兴化湾海域,采用单拖网进行鱼类学调查,并分析了两个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和生态适应性等,进一步运用Ochilai相似性系数分析两个海域鱼类种类相似性。结果表明,在兴化湾共捕获鱼类108种,其中春季出现48种,夏季出现81种。春季竹筴鱼(Trachurus japonicus)是关键种,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等是常见种;夏季六指马鲅(Polynemus sextarius)是关键种,赤魟(Dasyatis akajei)等是常见种。闽江口共捕获鱼类77种,其中春季出现36种,夏季出现57种。春季,凤鲚(Coilia mystus)和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是优势种,赤鼻棱鳀(Thryssa kammalensis)等是常见种;夏季凤鲚是优势种,横纹东方鲀(Takifugu oblongus)等是常见种。温度适应上,兴化湾和闽江口鱼类均以暖水种为主,分别占总种数的76.62%和75.00%,其余是暖温种;在盐度适应方面,则是沿岸种和近海种居多,分别占总种数的91.67%和87.01%。闽江口的河口种多于兴化湾。两个海域鱼类种类组成的相似度较高,而各自水体不同季节之间的相似度较低。由此推测,季节变化是导致兴化湾或闽江口鱼类种类组成变化的主要因素,盐度差异是次要因素。
徐兆礼
关键词:鱼类区系生态类群
东海浮游十足类生态适应分析
<正>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统计和分析浮游十足类丰度和同步的表层温、盐度资料,进行曲线拟合,构造函数模型,计算浮游十足类个体分布的最适温度...
徐兆礼
关键词:浮游动物十足类生态类型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