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05276101D-92)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荀建军张进明王东来冯建刚冯和林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置入
  • 1篇置入后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方式
  • 1篇手术方式选择
  • 1篇人工椎体
  • 1篇转移瘤
  • 1篇椎体
  • 1篇椎体转移
  • 1篇椎体转移瘤
  • 1篇稳定性
  • 1篇疗效
  • 1篇疗效分析
  • 1篇内固定
  • 1篇内固定物
  • 1篇脊柱
  • 1篇脊柱转移
  • 1篇脊柱转移瘤
  • 1篇固定物

机构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李增怀
  • 2篇冯和林
  • 2篇冯建刚
  • 2篇王东来
  • 2篇张进明
  • 2篇荀建军

传媒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胸椎转移性肿瘤的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胸椎转移性肿瘤的不同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09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胸椎转移瘤患者,男2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8.8岁(23-79岁)。原发肿瘤包括肺癌11例,乳腺癌8例,肾癌6例,甲状腺癌4例,食道癌3例,肝癌3例,膀胱癌、脂肪肉瘤、贲门癌、软骨肉瘤、前列腺癌各1例。Frankel分级:A级7例,B级3例,C级10例,D级15例,E级5例。行前路椎体切除内固定术26例(病灶位于WBB分区4-9区,Tomita术前评分4-6分,平均5.5分);后路肿瘤切除内固定术5例(病变位于WBB分区1-3区或10-12区,Tomita术前评分6-8分,平均7.0分);前后路联合切除内固定术4例(病变位于椎体前后方,累及1-2个椎体,Tomita术前评分3-5分,平均4.0分);后路肿瘤切除结合椎体成形术5例(跳跃多节段椎体病变,局限在WBB分区4-9区,Tomita术前评分6-8分,平均为7.6分)。随访观察治疗结果。结果:4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的平均随访时间为12.4个月(6-36个月),29例患者死亡,其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10.7个月(6-20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疼痛症状均明显改善,VAS评分由术前的6_81±1.51分降至3.65±0.94分(P〈0.05);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8例无变化(A级1例,C级1例,D级2例,E级4例),2例加重(1例C级至B级,1例E级至D级),其余30例均提高1-3级。结论:手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胸椎转移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应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及肿瘤分期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
王东来冯建刚张进明荀建军冯和林李增怀
关键词:手术
胸腰段椎体转移瘤行人工椎体或内固定物置入后的稳定性
2013年
背景:脊柱骨转移瘤好发于胸腰段,由于解剖部位复杂给内固定物置入治疗带来难度。目的:评价胸腰段单发椎体转移瘤患者人工椎体或内固定物置入治疗后的稳定性。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骨科收治的胸腰段单发椎体转移瘤患者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40-74岁,平均年龄52岁。治疗前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3例,C级3例,D级5例,E级3例。治疗前所有患者均给予X射线平片检查、核素全身骨扫描检查、CT检查、磁共振检查,以评估患者椎体情况。经胸前入路人工椎体或内固定物置入治疗T11椎体转移瘤,经胸膜外和腹膜外间隙入路人工椎体或内固定物置入治疗T12-L2椎体转移瘤。结果与结论: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32个月,治疗后平均生存时间大于12个月。治疗后Frankel分级:C级3例,D级5例,E级8例。目测类比评分其平均分由治疗前的(6.22±1.31)分降至治疗后的(3.25±0.9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通过人工椎体或内固定物置入可以恢复脊柱转移瘤患者的椎体稳定性,以达到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
王东来冯建刚李增怀冯和林张进明荀建军
关键词:人工椎体内固定物脊柱转移瘤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