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项目(JA10057)

作品数:3 被引量:35H指数:3
相关作者:杨智杰熊德成陈光水黄锦学杨玉盛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亚热带
  • 2篇天然林
  • 2篇细根
  • 1篇性状
  • 1篇演替
  • 1篇养分
  • 1篇叶片
  • 1篇森林演替
  • 1篇马尾松
  • 1篇米槠

机构

  • 3篇福建师范大学
  • 3篇福建省湿润亚...
  • 1篇福建林业职业...

作者

  • 3篇黄锦学
  • 3篇陈光水
  • 3篇熊德成
  • 3篇杨智杰
  • 2篇谢锦升
  • 2篇卢正立
  • 2篇杨玉盛
  • 1篇王韦韦
  • 1篇黄超超
  • 1篇林成芳
  • 1篇郑金兴
  • 1篇胡双成

传媒

  • 3篇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亚热带六种天然林树种细根养分异质性被引量:20
2012年
以福建省建瓯市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6种优势树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1—5级细根养分特征及其与细根形态特征和叶片养分的关系。结果发现:除沉水樟细根C含量表现为随序级升高而增加外,其余5种树种均没有明显变化规律;6种树种N、P含量基本表现为随序级升高而降低,C/N随序级升高而增加;但N/P随序级升高均没有明显变化规律。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树种对C、N、P含量和C/N、N/P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序级对6种树种N、P含量和C/N有极显著或显著影响(P<0.01,P<0.05),对C含量和N/P影响并不显著(P>0.05);双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树种和序级的交互作用对C、N、P含量和C/N有极显著或显著的影响(P<0.01,P<0.05),对N/P影响不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在较高级根中C、N含量之间呈现相关性,在较低级根中N、P含量呈现相关性,同时C/N、N/P的变化均主要由N含量变化决定;6种树种细根比根长和N、P含量、C/N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而与C含量和N/P相关性并不明显。一级根的N、P含量和N/P相比于整个细根更接近于叶片,但一级根与叶片N、P、N/P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
熊德成黄锦学杨智杰卢正立陈光水杨玉盛谢锦升
关键词:亚热带天然林细根叶片养分
亚热带6种天然林树种细根呼吸异质性被引量:3
2012年
以福建省建瓯市万木林自然保护区6个优势树种为研究对象,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离体测定6个树种1—5级细根呼吸速率。单因素和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树种、序级及其交互作用对6种树种细根比根呼吸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6种树种细根比根呼吸均随序级的升高呈极显著下降(P<0.01),这种变化可分别用二次函数,三次函数,指数函数或幂函数来拟合。相关性分析表明比根长和氮浓度可以很好地表征同一树种不同序级细根的比根呼吸,但两者不能有效表征不同树种同一序级的比根呼吸。协方差分析表明:细根比根呼吸与比根长的相关性在不同树种间具有显著差异,但在不同序级间则表现一致;细根比根呼吸与氮浓度的相关性则在不同树种和序级间均表现不一致。结果表明细根内部存在明显的功能异质性,而比根长可反映特定树种细根的这种功能异质性。
郑金兴熊德成黄锦学杨智杰卢正立陈光水杨玉盛谢锦升
关键词:亚热带天然林
亚热带不同演替树种米槠和马尾松细根性状对比研究被引量:14
2015年
选择福建省三明市中亚热带演替前期树种马尾松和演替后期树种米槠两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土芯法研究两个树种细根(直径<2mm)的生物量及其垂直分布、形态以及分支结构等细根性状特征。结果表明:(1)0—80cm土层米槠的细根生物量密度(0.21±0.06)kg/m3、根表面积密度(3.15±1.25)m2/m3和根长密度(2202.84±517.03)m/m3分别为马尾松的1.6、1.2倍和2.2倍,并且3个指标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但演替前期树种马尾松细根在土层间分布更均匀,而演替后期树种米槠细根更富集于表层。(2)马尾松细根的直径(0.86±0.04)mm、比表面积(191±32)cm2/g分别是米槠的1.4倍和1.3倍;米槠细根的比根长(10.73±0.46)m/g、组织密度(0.49±0.06)g/cm3分别是马尾松的1.4倍和2.0倍,马尾松细根的较大直径和低组织密度的形态结构能够迅速生长占领土壤空间和适应干旱环境,而米槠细根的较小直径、高比根长和较高的组织密度使其具有较强养分竞争能力和应对取食压力;(3)米槠的比根尖密度(4288±63)个/g、比分叉密度(1164±155)个/g均为马尾松的2.2倍,米槠细根的高分支系统能够迅速利用富养斑块。结论表明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树种细根性状具有明显差异,可能反映了不同的资源获取策略。
王韦韦熊德成黄锦学黄超超杨智杰胡双成林成芳陈光水
关键词:森林演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