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D02B00)
- 作品数:24 被引量:157H指数:7
- 相关作者:李秀根杨健王苏珂王龙薛华柏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青岛农业大学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2苹果品种叶片胚状体再生体系的建立被引量:5
- 2014年
- 以苹果"富士"和"鲁加6号"为材料,建立叶片胚状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先经胚性细胞诱导培养基MS+BA1.0mg·L-1+NAA5.0mg·L-1+TDZ0.5mg·L-1诱导胚性细胞,再置于胚胎发育培养基MS+BA1.0mg·L-1+NAA0.1mg·L-1上进行暗培养,最佳时间为10d,2品种叶片再生率分别为96.7%和100%。经胚状体不同时期形态学组织学观察,显示胚状体发育时期经历原胚、球形胚、心形胚、子叶形胚、鱼雷形胚、成熟胚等阶段。"鲁加六号"苹果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AA0.1mg·L-1+IBA0.1mg·L-1,生根率达86.7%。
- 魏海霞刘德玺王霞周健王莉莉刘丹祝军
- 关键词:胚状体形态学组织学苹果
- 梨优良新品种‘金香’被引量:6
- 2016年
- ‘金香’是以‘金水1号’为母本,‘库尔勒香梨’实生优株13-1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梨新品种。果实近圆形,果皮绿色,平均单果质量260.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34%。果肉细嫩松脆,石细胞少,有香气。在武汉地区8月上中旬果实成熟,盛果期产量37.5 t·hm^(-2)。
- 秦仲麒李先明涂俊凡杨夫臣朱红艳伍涛刘政
- 我国梨品种选育研究近20年来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26
- 2016年
- 近20 a来,我国选育出梨优良新品种100多个。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梳理了我国从事梨育种工作的主要单位、育成品种的肉质类型、成熟期分布、单果质量分布和育种目标等情况,综述了杂交育种、芽变选种、实生选种、诱变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不同育种方法所取得的成就,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育种趋势进行了展望。
- 王苏珂李秀根杨健王龙薛华柏苏艳丽王磊
- 关键词:育种
- 两个红色梨生长期矿质元素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为更好地提高2个红色梨品种红宝石、红香酥的产业效益,以它们的果实、叶片及栽植土壤为试材,研究两个品种果实发育期间,果实、叶片及栽植土壤中N、P、K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红宝石、红香酥果实、叶片及栽植土壤中N、P、K元素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土壤与果实、叶片的N、P、K元素间无显著相关性,叶片与果实中N、P、K元素存在显著相关性,果实中N、P、K元素也存在显著相关性。
- 苏艳丽杨健李秀根王龙王苏珂薛华柏
- 梨新品种(系)果实货架期质地的变化被引量:5
- 2018年
- 为了了解1个新品种和5个优系梨的货架期,应用质构仪整果穿刺法,定期检测货架期果实质地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货架期间,6个新品种(系)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不显著,优系Ⅲ、Ⅳ果实的制汁效果较好。6个新品种(系)果实货架期质地参数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西洋梨×东方梨的杂交后代优系Ⅴ、红宝石的货架期较短,分别为1、2周;东方梨×东方梨的杂交后代优系Ⅰ、Ⅱ、Ⅲ、Ⅳ果实的货架期较长,达20~30 d。东方梨×东方梨杂交后代与西洋梨×东方梨杂交后代果皮的各参数间均呈正相关,东方梨×东方梨杂交后代果肉的硬度、细度呈负相关,西洋梨×东方梨杂交后代果肉的硬度、细度均呈正相关。质构仪整果穿刺法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梨果皮和果肉的质地品质,货架期质地参数的变化可反映出新品种(系)的最终货架期的长短。杂交后代的货架期与其母本有紧密的关系。
- 苏艳丽杨健李应南王龙王苏珂薛华柏李秀根
- 关键词:果实质地
- 主干环割对梨杂种后代童期、童程及相关指标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以2个3年生梨杂交组合玉露香×红酥脆和玉露香×满天红实生后代为试材,对其主干进行环割处理,研究环割对梨杂种后代叶片干物质积累、开花株率、单株成花数、童期和童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割能够增加叶片干物质含量,玉露香×满天红实生后代环割处理6月19日和7月22日其叶片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但玉露香×红酥脆实生后代环割处理叶片的干物质含量比与对照差异不显著;2个组合杂种后代环割后开花株率和成花总数、最多单株成花数均有显著提高,其童期缩短,但对童程的影响不显著。
- 凌天亚杨健王苏珂王龙薛华柏马俊华李疆李秀根
- 关键词:杂种后代环割开花株率童期
- 3个早熟梨品种矿质元素含量变化及其相关性被引量:2
- 2017年
- 为了解早熟梨对N、P、K元素的吸收规律,给合理施肥提供指导,以中梨1号、中梨4号和早酥蜜3个新优早熟梨品种为研究对象,研究果实发育期间,果实、叶片和土壤中N、P、K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对它们之间N、P、K元素含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早熟梨品种果实、叶片和土壤中N、P、K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相关性分析结果相似,3个早熟梨品种土壤与果实和叶片中N、P、K元素含量间均无显著相关性。
- 苏艳丽杨健李秀根王龙王苏珂薛华柏
- 关键词:矿质元素
- 东北寒地96份李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42
- 2020年
- 为了深入了解李(PrunusL.)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变异特点和多样性,按照《李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李资源圃内保存的96份寒地李种质资源20个描述型表型性状进行观测和描述,对16个数量型表型性状进行相关性、聚类、主成分等分析。结果表明,20个描述型性状,共观测到66个变异类型,其中叶片形状、果皮颜色、果核形状等变异范围较大。Shannon-Wiener信息指数(H)和Simpson遗传多样性指数(D)变化范围分别为0.3768~1.3993和0.2188~0.7196,其中果皮颜色(H:1.2093,D:0.6814)、叶片形状(H:1.1227,D:0.5484)等性状多样性指数较高。16个数量型性状中,单果质量变异系数最大,为61.32%;果形指数变异系数最小,为8.72%。聚类分析将96份寒地李种质资源在欧式距离22处将各种质资源分为3大类群,其中第Ⅰ类可用于选育离核、抗性强的品种;第Ⅱ类可用于选育抗性强、丰产品种;第Ⅲ类可用于选育果大、可食率高、离核品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8.191%,主要有果实纵径、果实横径、1年生枝粗等性状,主要反映了果实大小和枝条性状因子,果实性状对于东北寒地李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变异的贡献率最大,一年生枝条次之。结合相关性分析结果,16个数量型性状可简化为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叶片宽、果核横径、果形指数、叶片长、1年生枝粗7个主要指标,提高了寒地李种质资源评价和选育鉴定工作的效率。
- 林存学杨晓华刘海荣
- 关键词:寒地表型性状
- 新西兰梨生产技术与遗传育种研究概况被引量:5
- 2015年
- 从梨种质资源、栽培面积和产量、品种结构、栽培模式、栽植密度、砧木及树形、用肥的无害化、化学农药的控制使用、采后质量控制等方面,简述了新西兰梨产业特点及红皮梨的栽培情况,同时对新西兰梨育种历史、育种目标、育种方法和育种成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 李秀根王力荣过国南陈汉杰
- 关键词:育种
- 4个俄罗斯李品种在黑龙江牡丹江的引种表现被引量:1
- 2020年
- 2013-2018年,对引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4个俄罗斯李品种的植物学特征、果实经济性状、生长结果习性、物候期、抗性等开展观察测定。结果表明:‘威卡’为早熟品种,离核,较丰产,抗寒性及抗病性强;‘阿尔泰禧’为中熟品种,丰产,果实口味酸甜适口,抗寒性及抗病性较强;‘安卡斯凯’为中熟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为16.00%,抗寒力及抗病性强;‘普里莫’为晚熟品种,半离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7.20%,果肉紫红色,抗寒力强。因此综合分析认为,4个俄罗斯引进李品种均适宜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栽植,另外,4个引进品种与当地主栽对照品种相比,果实耐贮性及树体抗寒性表现优异,在育种工作中可以作为杂交亲本重点加以利用,以实现育种突破。
- 林存学杨晓华郭金玲张帅刘海荣
- 关键词:引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