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D02B02)

作品数:30 被引量:176H指数:7
相关作者:梁国鲁洪棋斌孙海艳向素琼李晓林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篇枇杷
  • 7篇柑橘
  • 6篇基因
  • 6篇果实
  • 5篇倍体
  • 4篇植物
  • 4篇四倍体
  • 4篇SSR
  • 3篇无核
  • 3篇夏橙
  • 3篇胁迫
  • 3篇基因组
  • 2篇多倍体
  • 2篇宜昌橙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原位杂交
  • 2篇原位
  • 2篇原位杂交
  • 2篇杂交
  • 2篇杂种

机构

  • 22篇西南大学
  • 5篇华中农业大学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重庆市农业科...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国家柑桔品种...

作者

  • 15篇梁国鲁
  • 12篇向素琼
  • 12篇孙海艳
  • 11篇李晓林
  • 9篇郭启高
  • 9篇洪棋斌
  • 8篇何桥
  • 6篇龚桂芝
  • 6篇彭祝春
  • 5篇伊华林
  • 5篇党江波
  • 5篇汪卫星
  • 5篇王莹
  • 4篇陈志
  • 3篇姜琬
  • 3篇潘海兵
  • 3篇余豹
  • 3篇陈红
  • 3篇杨星
  • 3篇赵倩

传媒

  • 5篇西南大学学报...
  • 4篇中国园艺学会...
  • 3篇果树学报
  • 3篇中国南方果树
  • 3篇园艺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食品科学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南方农业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11篇2014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然四倍体红江橙与其二倍体的植株形态学和遗传组成比较被引量:3
2015年
对天然四倍体红江橙与其二倍体的植株形态学和基因组遗传组成进行了比较.天然四倍体红江橙植株表现出与二倍体明显不同的植株形态特征,尤其是:生长较缓慢,树冠较小,树高与干周为二倍体的0.89和0.83倍;春梢长度仅为二倍体的0.7倍,春梢成熟叶片叶形指数减小,为二倍体的0.87倍,叶片厚度增加明显,为二倍体的1.36倍、对天然红江橙四倍体基因组遗传组成的GISH与SSR分析显示,天然四倍体红江橙是由二倍体加倍而来的同源四倍体,但又与二倍体基因组的遗传组成存在DNA水平上的变异.
王莹李晓林梁国鲁向素琼
关键词:红江橙四倍体
枇杷拟盘多毛孢菌的室内及田间药剂筛选被引量:2
2014年
选用11种杀菌剂采用生长速率法对枇杷拟盘多毛孢菌进行抑菌活性测定,并选取其中10种药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剂在不同浓度下对枇杷拟盘多毛孢菌的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率与浓度呈正相关。其中25%咪鲜胺乳油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0.037 8mg/L;25%咪鲜胺乳油的833倍液田间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83.08%。
姜琬徐波胡军华王莹孙海艳李晓林汪卫星郭启高何桥向素琼梁国鲁
关键词:毒力测定田间防效
天然四倍体柑橘与二倍体5SrDNA荧光原位杂交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为探讨柑橘天然四倍体来源,以5SrDNA作为探针,运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比较柑橘属3个生物型的天然四倍体及其相应的二倍体的5SrDNA位点.结果表明,红江橙二倍体和化州橙二倍体的5SrDNA位点为2个,其天然四倍体均有4个位点;资阳香橙二倍体有1个5SrDNA位点,其天然四倍体有2个位点.供试天然四倍体柑橘的5SrDNA位点数目为二倍体的加倍,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与相应二倍体处于相同序号染色体的相同位置,只是信号亮度存在差异.5SrDNA位点数目和倍性有密切联系,随着倍性的增加有成倍增加的趋势,推测这些天然四倍体基因组的形成极有可能由二倍体直接加倍而来.
赵倩陈志杨星党江波汪卫星孙海艳梁国鲁向素琼
关键词:柑橘多倍体
沙田柚与宜昌橙异源四倍体杂种生物学特性观察
柑橘育种中,多倍体育种越来越受到重视。柑橘四倍体主要用于作为培育三倍体无核柑橘品种的亲本材料和培育新型多抗砧木。对获得的已开花结果的沙田柚与宜昌橙异源四倍体(CSY)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系统观察,并比较与异源二倍体(SY)及...
王莹陈志赵倩梁国鲁李晓林汪卫星郭启高何桥孙海艳向素琼
关键词:四倍体生物学特性
不同果肉类型枇杷果肉挥发性成分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测定7个白肉品种、15个红肉品种枇杷成熟果肉的挥发性成分,结合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枇杷果肉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2个品种枇杷成熟果肉检测到醛、萜烯、醇、酮、酯及其他6类挥发性化合物,醛类物质是枇杷果肉的主要挥发性化合物,酯类、酮类和醇类是构成不同品种枇杷特有风味的重要组成,正己醛是相对含量最高的挥发性物质。7个白肉品种枇杷检测出65种挥发性成分,共有挥发性物质14种,莰烯、氧化石竹烯、2-甲基丁酸仅在白肉品种枇杷中检测到;15个红肉品种枇杷检测出81种挥发性成分,共有挥发性物质10种,甜瓜醛、反-2,4-癸二烯醛、反-β-罗勒烯、3-蒈烯、丁二醇、叶醇、十二醇、植酮、乙酸己酯、水杨酸甲酯、丁酸芳樟酯、香叶酸甲酯、乙酸橙花酯、肉桂酸乙酯、百里香酚、丁香油酚是红肉品种枇杷特有的挥发性物质。不同果肉类型枇杷的挥发性成分的主要差异体现在醇类和酯类物质,脱辅基类胡萝卜素类香气物质香叶基丙酮、β-紫罗酮在红肉枇杷中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白肉枇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能把除‘冠玉’和‘乌躬白’外的其他白肉品种枇杷聚集,壬醛是对果肉风味贡献率最高的挥发性物质。
袁婷陈薇薇孙海艳杨慧萍梁国鲁郭启高
关键词:枇杷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法
67份枇杷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利用从枇杷上开发的SSR引物对67份枇杷属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59对引物中筛选出17对多态性较高且稳定的引物,17对引物共扩增出53条谱带,每对引物扩增2至6条谱带,平均扩增3.12条.供试材料相似系数介于0.53-1.00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36,平均观察等位基因数为3.118,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166,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为0.507,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821,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637,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11,表明供试材料具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表明,可将67份材料分为4类,野生品种和栽培品种在聚类结果中没有被区分开,但是绝大多数是被区分开的.栽培枇杷也没有因果肉颜色而分别聚类.此外,对野生枇杷和栽培枇杷中部分材料的分类作了探讨.
陈志陈志友龙治坚韩国辉党江波王莹汪卫星李晓林孙海艳梁国鲁向素琼
关键词:枇杷种质资源SSR
枇杷香气成分固相微萃取条件的正交优化
香气成分是反映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固相微萃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果实芳香物质的提取方法,特别适合萃取微量的挥发、半挥发性物质,具有操作简便、准确性高,节约样品制备时间等优点,但在枇杷香气成分研究中还未见相关固相...
陈薇薇孙海艳郝晨星蒋赟李晓林郭启高何桥向素琼梁国鲁
关键词:枇杷固相微萃取香气
文献传递
W-默科特单性结实能力与果实不同部位四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被引量:3
2020年
为了探讨植物内源激素对单性结实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兼性单性结实能力较强的柑橘品种‘w-默科特’为试材,对其进行授粉和不授粉处理,观测胚珠和果实发育以及生理落果过程,同步以HPLC法测定不同处理的果实各部位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32~39DAF(花后天数)是W-默科特胚珠发育的关键时期,胚珠形态出现明显的差异。25-50DAF正好与柑橘生理落果主要发生期对应,胚珠中ABA含量最高,且未授粉W-默科特显著高于授粉W-默科特,败育胚珠可能是果实中ABA的主要来源部位;同期的促生长类激素,胚珠中ZT含量与果肉比较接近,低于果皮,但GA3、IAA含量明显低于果肉,未授粉W-默科特和授粉W-默科特则高低互现,总体差异较小。均值处理后的激素比值T综合展示了两类激素间的变化关系,在25?50DAF,未授粉W-默科特整果的T值较授粉W-默科特整果更高,这可能是果肉或果皮产生了更高的生长类激素,克服了败育胚珠产生的较高ABA,减少了生理落果,保障了W-默科特单性结实。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柑橘单性结实和前期生理落果提供了数据参考。
董倩倩龚桂芝彭祝春侯艳红罗艾洪棋斌
关键词:生理落果单性结实胚珠败育内源激素
枇杷香气成分固相微萃取条件的正交试验优化被引量:4
2015年
探讨顶空固相微萃取采集枇杷香气的最优条件,以红肉枇杷"金华1号"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样品量和萃取头类型4个因素对枇杷香气检出峰数量和总峰面积的影响。以总峰面积为评价指标时,萃取条件最优组合为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40 min、样品量6 g和萃取头类型85μm PA,但检出峰数偏低。以检出峰数为评价指标,在保证检出峰数差异不显著的前提条件下,选取总峰面积大的萃取条件作为最优组合,即萃取条件的最优组合为萃取头类型50/30μm DVB/CAR/PDMS、萃取时间20 min、萃取温度50℃、样品量5 g。本研究共检测到8类91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物质占17.6%;醛类物质占13.2%;酯类物质占24.2%;烷烃类物质占14.3%;酮类占9.9%;烯烃类物质占10.9%;酸类物质占6.6%;其他类物质3种,占3.3%。
陈薇薇孙海艳蒋赟郝晨星李晓林郭启高何桥向素琼梁国鲁
关键词:枇杷固相微萃取香气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枇杷果实中10种植物激素被引量:22
2018年
以三倍体枇杷花和幼果为研究材料,建立了一套可同时分离和测定玉米素、赤霉素、激动素、水杨酸、6-苄氨基腺嘌呤、苯甲酸、吲哚乙酸、脱落酸、吲哚丁酸和茉莉酸10种植物激素的方法.在甲醇∶乙腈∶磷酸缓冲液(pH值为3.0)体积比为20∶20∶60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柱温35℃,波长为210nm和254nm条件下,测定枇杷幼果中10种激素,其线性相关系数在0.9915以上,加标回收率在58.6%~85.2%之间;检出限在0.004~4.92ng之间,精密度在0.026%~3.05%之间.此外,利用该方法对番茄和甘蓝叶片中10种内源激素含量进行了验证,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植物中多种激素的同时测定.
李华郭启高梁国鲁何桥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枇杷植物激素果实发育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