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08061)

作品数:11 被引量:24H指数:2
相关作者:苏馈足邓绣坤方晖王畅胡真虎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污泥
  • 5篇颗粒污泥
  • 3篇动力学
  • 3篇动力学研究
  • 3篇粒径
  • 3篇粒径分布
  • 3篇活性污泥
  • 3篇好氧
  • 3篇好氧颗粒
  • 3篇好氧颗粒污泥
  • 3篇改性
  • 2篇絮体
  • 2篇水溶
  • 2篇水溶液
  • 2篇吸附动力学
  • 1篇等温线
  • 1篇敌草隆
  • 1篇动力学模型
  • 1篇序批式
  • 1篇序批式反应器

机构

  • 11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安徽水利水电...

作者

  • 7篇苏馈足
  • 4篇邓绣坤
  • 3篇王畅
  • 3篇方晖
  • 3篇李柯
  • 3篇费家仓
  • 3篇高军
  • 3篇胡真虎
  • 2篇郑丽
  • 2篇袁守军
  • 2篇沈俊
  • 2篇金旺红
  • 1篇林坦
  • 1篇吴磊
  • 1篇董军
  • 1篇康加廷
  • 1篇叶小贝
  • 1篇徐得潜
  • 1篇袁瑞
  • 1篇张易培

传媒

  • 3篇工业用水与废...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安徽水利水电...
  • 1篇合肥学院学报...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安徽职业技术...
  • 1篇供水技术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性蒙脱石吸附水溶液中磷酸盐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文章通过对蒙脱石的改性处理,制备了强化铁铈-纳基蒙脱石,研究了其对废水中磷酸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强化铁铈-纳基蒙脱石对磷酸有较好的吸附效果。铁铈-强化纳基蒙脱石吸附磷酸根符合Freundlich方程,用二阶吸附动力学方程能较好的模拟磷酸的吸附过程。
费家仓刘元璐高军李柯袁守军胡真虎
关键词:磷酸吸附动力学
净水厂聚合氯化铝铁污泥对污水中磷的吸附作用被引量:10
2013年
采用控制变量法,逐一研究初始pH值、污泥投加量、初始磷浓度等条件下的聚合氯化铝铁(PAFC)污泥的磷吸附过程。结果表明,在pH值为4.5~9.0时,污泥对磷的吸附过程稳定,磷的去除率和单位质量污泥对磷的吸附量随pH值的下降而升高。磷的去除率随污泥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随污水的初始磷浓度增大而减小。单位质量污泥磷吸附量随污泥投加量的增加而减小.随污水的初始磷浓度增大而增大。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可以很好地描述污泥磷吸附过程。通过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方程发现。PAFC污泥具有较强的磷吸附能力.最大理论磷吸附量为6.049mg/g。
方晖张易培陈丁丁苏家祥苏馈足
关键词:净水厂污泥
基于ASM1的颗粒污泥对苯酚响应的数学模拟
2014年
以简化的ASM1为基础建立好氧颗粒污泥数学模型,通过苯酚的抑制作用进行模型修正,模拟苯酚对好氧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苯酚浓度的增大有利于颗粒污泥中苯酚降解菌量的积累,但不利于其快速增长;由于苯酚的抑制作用自养菌和异养菌在颗粒外层的浓度低于在颗粒内层的浓度,而苯酚降解菌由于好氧生长和自抑制作用主要位于距颗粒中心1.2~1.8 mm处。
郑丽林坦张明
关键词:活性污泥数学模型颗粒污泥苯酚
好氧颗粒污泥沉降选择实验研究与定量描述被引量:1
2012年
以序批式反应器培养的成熟好氧颗粒污泥为对象,研究沉淀高度对颗粒数、比重、污泥浓度、粒径分布及选择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沉淀高度的增加,污泥浓度在沉淀时间为30 s时由0.24 mg.L-1明显增加至6.07 mg.L-1,平均粒径从450μm增加到550μm,颗粒圆形度增加12.67%,而复杂度减小13.47%,说明粒径较大、形状较规则的颗粒沉降较快,从而更易在沉降选择过程中得以保留.根据选择压原理,结合颗粒污泥沉降实验结果引入选择系数.实验和计算结果显示,在任意沉淀高度,选择系数随粒径和密度的增大而增加.随着沉淀高度的增加,直径>600~800μm的颗粒选择系数增加,小颗粒趋势与之相反,说明增大排水比有利于大颗粒保留而絮体被筛选出反应器,而低的排水比会使污泥颗粒化过程放缓.该研究结果可望对加速污泥颗粒化过程和提高其稳定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苏馈足邓绣坤郑丽王畅金旺红沈俊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粒径分布圆形度复杂度
好氧颗粒污泥失稳过程实验及成因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以序批式反应器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为对象,从出水MLSS、COD、污泥粒径分布、污泥圆形度及复杂度角度,研究颗粒污泥失稳过程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出水MLSS从接种时的693.3 mg/L降低至稳定运行至67 d时的9.5 mg/L,出水COD保持在50 mg/L以下,去除率由89.3%增加至98.1%。随着颗粒污泥的失稳,出水MLSS由9.5 mg/L增加至507.6 mg/L,出水COD增加至在70 mg/L,去除率为94.2%,好氧颗粒污泥逐渐转变为真菌颗粒。颗粒粒径急剧增大,圆形度降低,复杂度增加,说明失稳后的真菌形状不规则,沉降性能因此变差。这是由于在有机冲击负荷条件下,部分有机物未能充分降解而酸化,导致pH值提高,丝状真菌在与细菌的竞争中有优势,导致菌群失稳,功能菌群被淘汰,最终导致颗粒失稳。
康加廷邓绣坤董军苏馈足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沉降失稳
强化蒙脱石去除水溶液中四环素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对蒙脱石的改性处理,制备了强化铁铈-纳基蒙脱石,并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四环素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溶液pH、离子强度和温度对吸附效果均有明显的影响。用Freundlich方程和二阶吸附动力学方程能较好的描述四环素的吸附过程。
费家仓高军李柯胡江林胡真虎
关键词:四环素吸附动力学
改性蒙脱石吸附水质中洛克沙砷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对蒙脱石的改性处理,制备了强化铁铈-纳基蒙脱石,并研究了其对废水中洛克沙砷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溶液pH、不同浓度和温度对吸附效果均有明显的影响.用Freund lich方程和二阶吸附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描述四环素的吸附过程.
费家仓高军李柯苏馈足胡真虎
好氧颗粒污泥与絮体活性污泥的竞争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在序批式反应器中培养50 d的好氧颗粒污泥与同期反应器排出的絮体污泥,在高有机负荷下曝气4 h,颗粒污泥和絮体污泥MLSS较初始时分别增加了67.8%和58.5%,单位体积混合液中颗粒污泥和絮体污泥的个数分别增加了15.4%和4.8%。颗粒污泥和絮体污泥的粒径分布在4 h试验过程中处于动态稳定状态,基本保持不变。曝气4 h后颗粒污泥和絮体污泥平均粒重分别增加45.4%和51.4%,可以看出在对有机底物的竞争中,与絮体污泥相比较,颗粒污泥由于具有较高的活性而占有优势,颗粒污泥的增长速率大于絮体污泥,絮体污泥和颗粒污泥的密度均有明显增长,但颗粒污泥平均粒重增加比例小于絮体污泥。
邓绣坤苏馈足方晖王畅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粒径分布
有机改性蒙脱土对农药敌草隆的吸附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有机改性蒙脱土为吸附剂,采用静态摇瓶试验,研究了改性蒙脱土对除草剂敌草隆的吸附行为。探讨了温度、离子强度、腐殖酸、溶液pH值对敌草隆吸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TAB改性蒙脱土对敌草隆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最大吸附量为20.31 mg/g;吸附等温线可用Freundlich方程来描述;吸附反应为自发的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反应的进行;吸附规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离子强度对吸附过程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添加腐殖酸对吸附反应有促进作用,溶液pH值对吸附略有影响。
叶小贝袁守军吴磊
关键词:敌草隆有机改性蒙脱土吸附等温线动力学模型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污水中磷回收方案的评价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以一个目标层为中心,覆盖五个准则层和五个措施层的层次评价模型,对污水中磷回收的各类方案进行了数字度量化的评价。通过指标评分建立了判断矩阵,后转化为规范化矩阵,并进行了综合权重比较分析及随机性检验,以选择最优方案。
金旺红沈俊袁瑞唐旺盛杨璐帆苏馈足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