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61017)

作品数:58 被引量:1,029H指数:17
相关作者:潘竟虎石培基尹君张杰卢李朋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经济管理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天文地球
  • 5篇建筑科学
  • 4篇社会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GIS
  • 12篇城市
  • 8篇土地利用
  • 7篇空间结构
  • 6篇主成分
  • 6篇主成分分析
  • 6篇旅游
  • 6篇ESDA
  • 5篇遥感
  • 5篇旅游景点
  • 5篇景点
  • 4篇流域
  • 3篇地级
  • 3篇地级及以上城...
  • 3篇生态
  • 3篇生态敏感性
  • 3篇生态足迹
  • 3篇实证
  • 3篇统筹
  • 3篇小波

机构

  • 57篇西北师范大学
  • 7篇兰州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阜阳师范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江苏省环境科...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南大学
  • 1篇应天职业技术...
  • 1篇南京审计大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嘉峪关市教育...

作者

  • 43篇潘竟虎
  • 10篇石培基
  • 9篇尹君
  • 9篇张杰
  • 6篇卢李朋
  • 4篇姜朋辉
  • 4篇李俊峰
  • 4篇从忆波
  • 3篇刘莹
  • 3篇刘晓
  • 3篇刘伟圣
  • 2篇金淑婷
  • 2篇张胜武
  • 2篇文岩
  • 2篇韩文超
  • 2篇郑凤娟
  • 2篇李博
  • 2篇杨东
  • 2篇刘春雨
  • 2篇卞晓峰

传媒

  • 5篇经济地理
  • 5篇商丘师范学院...
  • 4篇水土保持通报
  • 4篇生态学杂志
  • 3篇干旱区资源与...
  • 3篇西北师范大学...
  • 3篇干旱区地理
  • 2篇土壤通报
  • 2篇土壤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资源开发与市...
  • 2篇地理科学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安全与环境学...
  • 2篇人口与发展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中国人口·资...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1篇2014
  • 16篇2013
  • 15篇2012
  • 14篇2011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空间PCA的兰州市热环境人文驱动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在城市化过程中,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加剧使城市地表热力景观呈现出高度的空间异质性。目前对城市热环境形成、演变的驱动机制、热岛效应与地表覆被变化的定量关系研究大多还是从对某些影响因子的测定入手,缺乏对区域热环境系统全面、综合的评价与分析。利用多源空间数据,以干旱区河谷型城市兰州为研究对象,在探讨热环境的空间格局基础上,运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方法替代传统的多准则判断方法,分析了人类活动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兰州市人类活动对热环境的影响因子可以归纳为4种相对独立的基本要素,即景观格局、工业布局、城市建筑以及地表覆盖。影响兰州市中心城区热环境的最核心要素是景观格局,四个因子的线性模型较好地模拟了热环境的空间变化,定量揭示了兰州中心城区人类活动对热环境的影响机制。
潘竟虎李宝娟
关键词:城市热环境
基于多情景模式的兰州新区生态适度人口测度被引量:11
2012年
适度的人口规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城市生态适度人口的确定取决于区域生态承载力与区域人口对生态资源的需求,生态敏感性分区和区域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是生态适度人口测算的前提。本文以兰州新区为例,针对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在GIS支持下对其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明确了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布规律。利用数字高程模型、遥感影像解译土地利用图和国土部门土地利用数据,测算和评价了兰州新区可利用土地资源的数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基于多情景模型方法,从用地空间、可供水量、绿地指标、生态足迹和生态敏感性分区5个方面测算了兰州新区的生态适度人口与最大人口规模。结果表明:兰州新区生态适度人口规模为82.28万人-119.93万人,生态环境和用地空间对兰州新区人口容量规模的限制作用较其它因素强烈,2030年新区人口将达到或接近适度人口规模。新区发展应统筹城乡各类资源的利用,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升土地生态承载力。
潘竟虎孙会慧石培基
关键词:情景分析生态足迹生态敏感性
兰州中心城区用地扩展及其热岛响应的遥感分析被引量:24
2011年
以兰州中心城区为研究区,以1978、1993、2001和2010年的Landsat MSS/TM/ETM+影像为数据源,采用NDBI-SAVI指数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建设用地信息,利用热红外波段的单窗算法反演城市地表温度。结合城市热岛比例指数和地表温度分级,定量研究城镇用地扩张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兰州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在1978—2010年的30余年间面积由87.47km2增加到172.61km2,增幅近1倍。城市扩展与热岛扩展趋势具有空间一致性,在城市扩张的同时,城区地表温度逐渐上升,城市热岛面积不断扩大。
潘竟虎韩文超
关键词:热岛效应遥感信息提取
秦安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景观格局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基于RS与GIS技术,以2008年甘肃省秦安县SPO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主要选取斑块面积、斑块数、平均斑块面积、斑块大小变异系数、斑块大小标准偏差、平均形状指数、平均周长-面积比、平均斑块分维数8个景观指数,从居民点用地、规模、形态、分布等方面进行景观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秦安县农村居民点分布特点受坡度、坡向、高程、河流、道路和农耕用地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整体表现出斑块数量多、规模较小,分布稀疏零散,大部分交通不便利,分维数小、斑块稳定的景观格局。居民点主要集中在10~15°坡度带、东向和东南方向、1 601 m~1 750 m高程带上;农村居民点分布显示出较强的交通取向和河流取向。
从忆波刘伟圣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黄土丘陵沟壑区
甘肃省城镇化综合水平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被引量:18
2012年
从城镇化内涵的人口、经济、社会、设施四个方面构建城市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甘肃省1996年和2009年两个时期的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借助GIS技术,运用空间聚类法和空间自相关对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演变及分异进行分析。甘肃省城镇化综合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城镇化综合水平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呈现强集聚分布格局。两时期城镇化水平"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空间格局始终未改变。区域发展条件空间差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是甘肃省城市化综合水平空间分异产生和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
潘竟虎刘莹
多指标约束的兰州市生态适度人口测度被引量:4
2013年
在GIS支持下,从用地空间、可供水量、绿地指标、生态足迹和生态敏感性分区5个方面测算了兰州市的生态适度人口与最大人口规模。兰州市生态适度人口规模为249.46万-432.82万,生态环境和用地空间对兰州市人口容量规模的限制作用较其它因素强烈,2010年市域总人口已超过适度人口规模。
潘竟虎
关键词:情景分析生态足迹生态敏感性
中国A级旅游景点空间结构的计量地理分析被引量:70
2013年
以2012年中国2 424个A级旅游景点为研究对象,运用样方分析、最近邻距离指数、基尼系数和分布均匀度、热点分析等空间计量地理方法,对其空间分布模式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A级景点呈凝聚分布态势,空间分布均衡度低。人文景点的聚集程度高于自然景点,4A级及以上优质景点的聚集程度低于4A级以下景点。4A级及以上各个景点的服务范围在地域上整体表现为西部大东部小、北方大南方小的特征,其空间结构与交通可达性非常匹配。旅游景点整体上在八大地理分区中呈集中分布,景点一阶热点区主要集中在德钦—阿拉善左旗一线以东地区;二阶热点区包括京津、沪宁、浙江、山东半岛、成渝等11个区域;三阶热点区包含京津冀、中原和长三角。
潘竟虎李俊峰
关键词:空间结构旅游景点GIS
2000年以来甘肃省城市经济影响区空间格局演变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基于2000年和2010年甘肃省12个地级市经济发展的面板数据,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断裂点理论对各城市的经济影响区范围进行了定量划分,然后运用GIS软件对各城市经济影响区范围进行了缓冲区分析,最后运用回归分析对各城市经济影响区的驱动因素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近十年来,甘肃省城市经济影响区范围普遍扩大,城市综合实力的相对变化促使城市经济影响区范围也有局部调整;城市经济影响辐射范围不仅存在空间竞争关系,也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土地、资本、城市化水平和科教因素对城市经济影响区范围变化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制度因素的回归结果并不显著。
尹君范辰乾
关键词:城市经济影响区主成分分析缓冲区分析
中国国家湿地公园空间分布特征与可接近性被引量:39
2014年
选取中国298个国家湿地公园样本,利用最近距离指数、K指数、核密度等计量地理学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298处国家湿地公园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运用栅格成本加权距离算法,计算国家湿地公园的空间可接近性,并测算县域单元的整体可接近性;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分析了县域可接近性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中国国家湿地公园的空间分布类型属于凝聚型,省际和经济区的分布差异均较大;国家湿地公园的平均可接近时间为144.07 min,全国60%的区域国家湿地公园可接近时间在2 h以内,30 min以内的可接近性区域占全国总面积的13.29%,可接近时间最长的地点位于青藏高原,高达1283 min;可接近性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交通指向性;县域可接近性的Moran I为正值,国家湿地公园与其邻近地区的可接近性呈显著正相关;可接近性热点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热点-次热点-次冷点-冷点自东向西分布的格局;国家湿地公园的服务范围整体表现为西部>东部>中部的特征。
潘竟虎张建辉
关键词:空间结构国家湿地公园GIS
中国4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空间可达性测度被引量:118
2012年
基于GIS技术,运用栅格成本加权距离算法,计算中国1 063个4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的空间可达性,并测算县域单元的整体可达性,利用空间关联方法分析了县域可达性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中国4A级及以上景点的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出集聚分布的特点,人文景点的聚集程度明显高于自然景点。全国4A级及以上景点的平均可达性时间为60.5 min,63.29%的景点可达性在120 min以内;所有4A级及以上景点的可达性在全国的分布差异显著,且其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交通指向性;人文景点可达性好的区域相对于自然景点更加集中。所有景点、人文景点、自然景点均呈强集聚格局,3种类型可达性热点区域的分布呈现明显的热点-次热点-次冷点-冷点自东向西带状分布的格局。
潘竟虎从忆波
关键词:旅游景点空间结构GIS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