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143)

作品数:26 被引量:430H指数:13
相关作者:丁林许继峰康志强王保弟董彦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青藏高原
  • 10篇青藏
  • 6篇地球化
  • 6篇地球化学
  • 6篇钾质
  • 5篇盆地
  • 5篇火山岩
  • 4篇达克
  • 3篇新生代
  • 3篇雅鲁藏布江缝...
  • 3篇裂变径迹
  • 3篇钾质火山岩
  • 3篇缝合带
  • 2篇地壳
  • 2篇地貌
  • 2篇地球动力
  • 2篇地球动力学
  • 2篇地幔
  • 2篇东南
  • 2篇雅鲁藏布江大...

机构

  • 29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铁道科学...
  • 2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天津地质矿产...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冶金地质...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2篇丁林
  • 8篇许继峰
  • 6篇王保弟
  • 6篇康志强
  • 5篇董彦辉
  • 5篇陈建林
  • 4篇蔡福龙
  • 3篇孔屏
  • 3篇刘小汉
  • 3篇江东辉
  • 2篇张清海
  • 2篇来庆洲
  • 2篇刘嘉麒
  • 2篇许强
  • 2篇赵俊猛
  • 2篇刘金朝
  • 2篇岳雅慧
  • 2篇张沛全
  • 2篇陆诗阔
  • 2篇边千韬

传媒

  • 10篇岩石学报
  • 4篇地质科学
  • 4篇地学前缘
  • 3篇中国科学(D...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年份

  • 1篇2011
  • 6篇2009
  • 11篇2008
  • 3篇2007
  • 8篇200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再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构造模型被引量:25
2009年
作为欧亚与印度板块缝合线的雅江蛇绿岩带在野外并未发现统一的构造极性,岩石处于脆性-韧脆性变形和低绿片岩相变质作用;构造样式沿南北剖面上总体呈现对称状;两侧复理石建造与蛇绿岩套之间没有大型南北向剪切糜棱岩带;局部可直接观察到复理石与蛇绿岩深海沉积整合接触;许多"构造混杂岩"属于深水陡坡滑塌堆积;蛇绿岩带南北两侧的中生代-新生代沉积建造的沉积环境演变具有时间上的宏观对应性;蛇绿岩带常以狭窄的平行条带产出.此外,高喜马拉雅的基底岩石组合可与拉萨地块及羌塘基底进行宏观对比,但与印度陆块则有很大区别.上述地质特征暗示雅江蛇绿岩带属于部分洋壳化的弧后裂陷盆地.印度与欧亚板块的真正界线—新特提斯洋可能位于喜马拉雅南坡西瓦里克覆盖之下.新的构造演化框架是:晚三叠世起,新特提斯洋向北俯冲,高喜马拉雅陆弧被向南拉出,弧后盆地张开.晚侏罗至晚白垩世,弧后盆地陆续出现线状洋壳;其北侧形成冈底斯岩浆弧.从古新世早期起,弧后盆地塌缩,并伴随高喜马拉雅弧与欧亚碰撞而完全闭合.盆地内条带状新洋壳向南、北两侧小规模俯冲,沉积层褶皱冲断,形成构造混杂带,海相陆续消失.渐新世晚期至中新世中期,印度陆块与高喜马拉雅陆弧发生陆-弧碰撞,北侧发育冈底斯盖层林子宗火山岩系.中新世中期至今,高原南部地壳透入性变形缩短,区域性隆升,伴随藏南滑移系、穹窿作用和南北向裂谷发育,残留的雅江弧后洋壳整体出露.
刘小汉琚宜太韦利杰李广伟
陕西镇安西口石炭-二叠系界线剖面(蜓)类生物多样性与高频海平面变化被引量:4
2006年
研究海平面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及其演化之间的耦合关系,对于进一步认识地球环境变化对生物演化的影响、探索地史时期的生命-环境协同演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对陕西镇安西口地区晚石炭世逍遥期至早二叠世隆林期蜓类化石的地层分布资料进行了定量分析,探讨了蜓类物种分异度与相对海平面变化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看,研究区的蜓类动物群物种数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一次快速的上升和一次明显的下降.在石炭-二叠纪之交,蜓类物种分异度骤然增加,是一次极为明显的生物辐射事件,代表假希瓦格蜓亚科的新生.结合层序地层和海平面变化研究表明,蜓类的物种分异度与其在旋回层序中的产出位置关系密切,受海平面特别是高频海平面变化控制明显.在海平面快速上升形成的高频旋回下部单元,蜓类物种分异度小,首现和末现物种数也较少;在海平面缓慢下降形成的高频旋回上部单元,蜓类物种分异度增大,首现和末现物种数也较多.在三级层序的初始海泛面和最大海泛面等关键界面上,蜓类的物种分异度较低,其上物种数呈增加趋势;在三级层序内部,海进体系域中蜓类物种分异度不大,而在高位体系域中蜓类物种分异度增大.二级海平面升降与高级别蜓类单位的盛衰对应关系较为明显.
张海军王训练丁林夏国英王雷
关键词:层序地层海平面变化石炭-二叠系界线
青藏高原的剥蚀与构造抬升被引量:21
2007年
利用宇宙成因核素10Be和26Al对西昆仑和可可西里北部地表基岩的剥蚀速率进行了测定,得到的结果是:西昆仑的平均剥蚀速率为12m/Ma,可可西里北部的平均剥蚀速率为15m/Ma。裂变径迹和宇宙成因核素这两种手段所得到的平均剥蚀速率的时间尺度是不同的,前者得到的是几个至数十百万年的平均剥蚀速率,而后者得到的是十几至几十万年的平均剥蚀速率。比较通过这两种手段得到的青藏高原北部和中部的平均剥蚀速率可以发现其平均剥蚀速率从20Ma以来的100m/Ma以上减少到了最近几十万年以来的10m/Ma,我们认为这一剥蚀速率下降的趋势反映了青藏高原从中新世到第四纪晚期构造活动的减弱,据此推断青藏高原北部和中部的隆升应该主要发生在第四纪晚期之前,而不是在最近的几十万年。
孔屏那春光
关键词:青藏高原宇宙成因核素裂变径迹剥蚀隆升
青藏高原的剥蚀与构造抬升
利用宇宙成因核素Be和Al对西昆仑和可可西里北部地表基岩的剥蚀速率进行了测定,得到的结果是:西昆仑的平均剥蚀速率为12m/Ma,可可西里北部的平均剥蚀速率为15m/Ma。裂变径迹和宇宙成因核素这两种手段所得到的平均剥蚀速...
孔屏那春光
关键词:青藏高原宇宙成因核素裂变径迹剥蚀隆升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密度与磁化强度及动力学含义被引量:14
2006年
利用横贯柴达木盆地南北的格尔木—花海子剖面岩石圈二维P波速度结构以及地震波速度与介质密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该剖面岩石圈二维密度结构与二维磁化强度的初始模型。依据重磁同源原理,在柴达木盆地重、磁异常的二重约束下完成了重磁联合反演,获得了该剖面岩石圈二维密度结构与二维磁化强度分布。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地壳厚度沿测线变化较大,平均厚度约60km。在柴达木盆地南缘地壳厚约50km,达布逊湖附近地壳最厚为63km左右,大柴旦附近地壳较薄,为50km左右。柴达木盆地的地壳纵向上可分为三层,即上地壳、中地壳与下地壳。位于盆地中部的中、下地壳分别发育大范围的壳内低密度体,并处于上地幔隆起的背景之上;横向上可将盆地分成南北两个部分,分界在达布逊湖附近。整个剖面结晶基底埋深变化也很大,在达布逊湖附近为12km,在昆仑山北缘基底几乎出露地表。结晶基底的展布形态与地壳底界,即莫霍面呈近似镜像对称。综合研究认为,柴达木盆地的岩石圈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南北差异,其分界在达布逊湖的北面。在盆地南部,岩石圈介质横向变化较小,各层介质分布正常;在盆地的北侧,岩石圈结构特别在中、下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横向上发生了变化。壳内低密度体的存在意味着柴达木盆地具有较热的岩石圈和上地幔,加之基底界面与莫霍面的镜像对称分布,形成与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构造差异。多种地球物理参数所揭示的地壳上地幔结构及其横向变化特点为柴达木盆地构造演化及青藏高原北部边界的地球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岩石圈尺度的地球物理证据。
赵俊猛唐伟黎益仕姚长利张进王伟黄英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磁化强度地球动力学
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东段哲古错含金(砷)细粒石英闪长岩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15
2006年
在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东段哲古错中低温热液型锑-金矿床内首次发现了含金(砷)细粒高镁石英闪长岩,它们呈岩脉或岩枝状侵入于上三叠统—下侏罗统黑色页岩中。矿区内及外围有许多辉长岩脉及少量橄榄二辉岩小岩体产出。含金(砷)细粒高镁石英闪长岩主要为细粒结构,其次为斑状结构,具有与高镁埃达克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SiO_2≥56%,高Al_2O_3(>15%)、高MgO(Mg~#值为48~59),高Cr(75×10^(-6)~130×10^(-6))、高Ni(54×10^(-6)~74×10^(-6)),富集LILE,亏损HREE及HFSE,(La/Yb)_N>12,Eu弱负异常(δEu=0.81~0.91),Sr含量较高且变化大(209.28×10^(-6)~685.14×10^(-6),平均381×10^(-6))、低Y和Yb,Y<16×10^(-6),Yb<1.7×10^(-6),具有平坦的HREE配分型式,(Ho/Yb)_N≈1,Sr/Y值较高且变化大(14.58~47.28,平均24)。Nd-Sr-Pb同位素组成特征为:高I_(Sr)(0.709726~0.711203),ε_(Nd)(t)弱负(-3.08~-1.15),Pb同位素组成变化幅度不大,^(206)Pb/^(204)Pb=18.638~18.672,^(207)Pb/^(204)Pb=15.694~15.702,^(208)Pb/^(204)Pb=38.983~39.016。含金(砷)细粒高镁石英闪长岩的K-Ar年龄为42.54±0.94Ma和43.21±1.14Ma,其岩浆可能是由地球化学性质类似于哲古错辉长岩的底侵玄武质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此底侵玄武质岩浆源自轻度富集EMⅡ物质的大陆下岩石圈地幔,于晚侏罗世底侵到下地壳。距今65Ma前,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地壳逐渐加厚。约43Ma前,地壳加厚到40km以上,同时发生了构造事件,诱发玄武质下地壳熔融形成含金(砷)细粒高镁石英闪长岩岩浆,此岩浆与构造活动耦合上升到地壳浅部成岩成矿。细粒高镁石英闪长岩是对金成矿有利的岩石,并且赋存有斑岩型金(砷)矿(化)体,指示特提斯喜马拉雅东段可能存在斑岩型金矿带;同时,含金(砷)细粒高镁石英闪长岩的发现对特提斯喜马拉雅带构造-岩浆作用及地球动力学研究也有意义�
边千韬丁林
关键词:特提斯喜马拉雅
青藏高原东部边界扩展过程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历史制约被引量:31
2006年
运用裂变径迹年代学方法对藏东甘孜-理塘、龙门山逆冲断裂带及甘孜、理塘走滑断裂上主要花岗岩体样品中的磷灰石进行分析,取得了测试样品的表观年龄.并且运用模拟退火法对所有样品进行了热历史模拟,获得了样品的热演化史,从而对甘孜-理塘、龙门山逆冲断裂带的活动历史进行分析和解释.前期活动主要反映在甘孜-理塘逆冲断裂带上。为中新世早期20~16Ma;后期活动主要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为~5Ma以来.裂变径迹结果指示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界是分步向外扩展的,即上部地壳通过走滑断裂及与之相联的逆冲断裂联合作用,在中新世形成甘孜-理塘边界,在5Ma迁移到龙门山边界.藏东不同阶段的变形被内部的逆冲断裂所吸收,不存在数百公里级的长距离走滑挤出构造事件.
来庆洲丁林王宏伟岳雅慧蔡福龙
关键词:青藏高原裂变径迹热史模拟
GPS资料对青藏高原现今下地壳粘性特征的约束
2011年
假定GPS速度场在很大程度上受震间期地壳浅部发震层弹性应变积累的影响,文中以青藏地区现有GPS观测资料为约束,在较高精度地形数据和全球板块相对运动的NUVEL-1 A模型基础上,借助数值模拟方法通过构建粘弹性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用下地壳介质流动和大陆深部断裂带内的延性应变集中等两种不同的大陆岩石圈深部变形机制对青藏地区现今地壳运动解释的合理性。研究表明,对于青藏高原内部不同地区,现今地壳运动可能受不同的深部动力学机制控制。在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地区,尽管模型结果本身不能排除该区下地壳可能存在着延性应变相对集中的深部断裂带,但为了减小对GPS观测资料的预测误差,模拟试验明确表明该地区下地壳介质粘度偏低。在青藏高原的中北部和东北部地区,用中下地壳断裂带内延性应变相对集中来解释GPS观测资料更好,暗示在青藏高原的这两个地区活动断裂可能向下切割很深。忽略青藏高原下地壳介质粘度的横向差异,为了对GPS观测资料的预测做到一级近似,要求青藏高原下地壳平均粘度为(1~5)×1022Pa.s,同时在青藏高原活动断裂向深部的延伸带内介质的粘度约为1021Pa.s。受青藏高原高海拔和下地壳低粘度的控制,重力作用对青藏高原现今地壳运动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陆诗阔丁林刘金朝
关键词:青藏高原GPS资料
碰撞带倾角和摩擦系数对陆-陆碰撞变形的影响
2006年
借助一个简单的大陆与大陆碰撞模型,即把两个大陆的碰撞简化为两个粘弹性块体的碰撞,两个块体之间的不连续变形面对应两个大陆之间的碰撞断裂带,运用三维粘弹性拉格朗日非连续变形有限元(LDDA)方法,通过分析模型中不连续变形面的存在对两个粘弹性块体碰撞变形的影响,探讨了大陆碰撞断裂带的倾角和摩擦系数对两个大陆碰撞变形影响的一般规律,给出了大陆碰撞变形的一些显著的特点。尽管运算模型的几何尺寸、边界条件等参考了印度和欧亚大陆碰撞的实际特征,但所得结果适用于更一般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碰撞断裂带倾角和摩擦系数对陆一陆碰撞变形有着重要的影响。当断裂带倾角在15~30°时,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导致的仰冲板块一侧隆升高度相对更大,利于形成高大的山脉,其中以15°倾角对应的仰冲板块一侧隆升最高;当断裂带倾角在30-45°时,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导致的俯冲板块的俯冲深度相对更深,利于形成深陷的盆地,其中以45°倾角对应的俯冲陆块一侧俯冲最深;当断裂带倾角≥75°时,两个大陆板块之间的相对俯冲和仰冲作用变得不明显。碰撞断裂带摩擦系数越小,碰撞过程中两个大陆板块之间相对俯冲和仰冲作用越强,形成高大的山脉和深陷的盆地要求碰撞断裂带摩擦系数≤0.2°从大陆与大陆碰撞变形构造特征看,除发育前陆盆地一山脉系统外,在仰冲陆块一侧靠近造山带后缘还发育呈不对称结构的挤压性凹陷,当两个大陆板块碰撞断裂带倾角在15-30°时,该类型凹陷更容易形成,其中以30°倾角对应的凹陷最深,反映其形成可能是大陆碰撞过程中陆块之间相对俯冲和仰冲运动的综合结果。
陆诗阔蔡永恩丁林刘金朝
关键词:陆-陆碰撞倾角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入口地区流水地貌特征及其对构造运动的响应被引量:4
2008年
研究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入口地区流水地貌对构造运动的响应过程和响应方式。在ArcGIS平台利用新近的SRTM-DEM数据对区内的流水地貌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区水系为平行状格局,上游和下游河谷分别出现宽谷和峡谷(嶂谷),鲁霞村与龙白村之间的10条支流长度从西南向北东方向逐渐变短,其纵剖面逐渐变陡,鲁霞村与丹娘村两地的支流在平面上出现转折点。根据前人对该区构造演化的研究,该区主要经历了60 Ma以来两大陆碰撞2、3 Ma以来持续挤压和7 Ma以来以南迦巴瓦峰为中心的正断垮塌的构造演化过程,各阶段在地质上分别产生了褶皱、走滑和正断垮塌等构造变形,并控制了水系的发育,形成了上述流水地貌。
张沛全高明星刘小汉
关键词: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东喜马拉雅构造结河流地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