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148)

作品数:12 被引量:308H指数:9
相关作者:滕吉文韩立国刘财张永谦闫雅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第二深度空间
  • 5篇盆地
  • 4篇地球物理
  • 3篇地球
  • 3篇动力学响应
  • 3篇结晶基底
  • 3篇金属矿
  • 3篇金属矿产
  • 3篇金属矿产资源
  • 3篇勘探
  • 3篇矿产
  • 3篇矿产资源
  • 3篇基底
  • 2篇地球物理研究
  • 2篇油气
  • 2篇油气前景
  • 2篇找矿
  • 2篇深部
  • 2篇深层动力过程
  • 2篇青藏

机构

  • 14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吉林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作者

  • 13篇滕吉文
  • 3篇刘财
  • 3篇韩立国
  • 3篇张永谦
  • 2篇王夫运
  • 2篇田小波
  • 2篇闫雅芬
  • 2篇赵文智
  • 1篇杨卓欣
  • 1篇田有
  • 1篇白武明
  • 1篇刘芳
  • 1篇阮小敏
  • 1篇张洪双
  • 1篇赵金仁
  • 1篇徐朝繁
  • 1篇曹井泉
  • 1篇刘建明
  • 1篇姚敬金
  • 1篇张成科

传媒

  • 7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质通报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年份

  • 4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上地壳速度分布与沉积建造和结晶基底起伏的构造研究被引量:61
2008年
基于在鄂尔多斯盆地与其北部造山带地域,即沿延川—包头—满都拉地带进行的地震宽角反射和折射波场探测,取得了高分辨率的Pg波震相.通过走时差分层析成像方法进行Pg波波场走时反演,给出了沿剖面辖区的上地壳速度分布,求得了沉积建造和结晶基底折射界面的起伏变化,并给予了解释.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上地壳为双层结构,上下层之间存在明显的折射界面,上层速度低,纵向变化梯度大;下层速度高,变化较为均匀.基于沿剖面辖区上地壳的速度分布特征提出自南向北应分为:榆林南凹陷、榆林—刀兔隆起、刀兔北至鄂尔多斯北缘断裂为箕形凹陷及其内部的次级构造、呼包凹陷以及伴随的断裂等沉积建造和结晶基底的起伏变化.阴山造山带上地壳速度明显比两侧地区高,速度呈纵向条带状展布,故呈现出结晶基底结构的分布特征和乌拉山、色尔腾山、和教岩体及白云鄂博群陆壳拼合及增生现象.内蒙造山带上地壳亦为双层结构,但基底折射界面不如鄂尔多斯块体明显.本文基于对该区沉积建造和结晶基底的起伏,讨论了沿剖面各有关凹陷的沉积特征与油气前景.
滕吉文王夫运赵文智赵金仁李明田小波闫雅芬张永谦张成科段永红杨卓欣徐朝繁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结晶基底油气前景
强化开展地壳内部第二深度空间金属矿产资源地球物理找矿、勘探和开发被引量:103
2006年
中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经济腾飞的前夜,必须有大量各类金属矿产资源的支撑,当今国内却供给不足,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导致了对外依存度的不断增长。本文从这一前提和解决的途径出发,分析了金属矿产资源形成与聚集的深层过程和动力学响应、地壳深处金属矿产资源探查的科学依据与例证、地球物理方法和技术支撑。据此提出:①当今国家所公布的资源量系指第一深度空间(0~500m)找矿、勘探和开发的资源量,尚不能完全表征全国金属矿产资源量的全部;②实施第二深度空间(500~2000m)金属矿产资源的找矿、勘探和开发已迫不及待;③在深部金属矿产资源的探查和开发中,必须依靠新的认识和新的理念,采用先进的、高精度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和技术,并建立起有自主特色的深部矿产资源探查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
滕吉文
关键词:动力学响应勘探
中国地壳、上地幔精细结构和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序幕——从1958年柴达木沉积盆地深部地震反射探测看半个世纪来该科学领域的发展导向和启迪被引量:11
2008年
喜马拉雅山系的崛起、青藏高原的隆升以及与成山、成岩、成盆、成矿和成灾相关的深层过程是东亚乃至全球地球动力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科学事件.1958年始在柴达木盆地的地震反射探测与地壳、上地幔精细结构和大陆动力学研究开启了青藏高原地球内部研究的先河,半个世纪以来它影响并引导着我国这一科学领域的发展和前进.本文为纪念地壳与上地幔精细结构和大陆动力学在中国的诞生而作.柴达木盆地壳、幔精细结构地震反射探测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的沉积层巨厚可达15~19 km,且存在着迴折波和不同类型与路径的多次波.地壳厚达50~52 km,且存在着高速梯度夹层和低速层.Moho界带为由高、低速相间的薄层束组构,且上地幔顶部纵波速度为8.1 km/s.从这一基点出发,对包括柴达木盆地在内的青藏高原地球深部与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几个科学问题进行了思考!为今后青藏高原地球物理深化研究的内涵和布局提出了初步的见解.
滕吉文
关键词:地震反射地球动力学
当今中国岩石圈物理学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与思考被引量:17
2006年
我国多年来在岩石圈物理学研究中已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并促进了我国地球科学的发展.然而在这21世纪之际,基于国家战略需求和自主创新的方针对岩石圏物理学是挑战,也是机遇.为此,必须厘定其今后的发展导向,并凝炼出前瞻性、并具有带动性的创新性核心科学问题.本文在这样的思维前提下对岩石圈物理学的科学内涵和发展导向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和思考,并明确指出当今在这一学科领域应该做些什么,核心问题是什么,又存在哪些关键性的科学问题.研究结果提出,高精度的地球物理场观测与岩石圏内壳、幔精细结构(2维和3维)的刻划;在地球内部力系作用下,深部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深部物质运移的物理—力学—化学作用过程及深层动力学响应乃是深化对地球本体的认识和揭示成山、成盆、成岩、成矿和成灾的根本机理所在.为此,在本世纪的上、中叶,在地球科学领域中地球物理学研究必为先导!本文最后对岩石圈物理研究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困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有关统一规划和观测仪器与设备的自主研发以及有序进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意见.
滕吉文
关键词:第二深度空间深层动力过程
中国大陆地壳与上地幔精细结构探测十条第一剖面和其作用与科学意义被引量:7
2008年
地球内部物理学和地球动力学在地球科学研究领域里占有重要地位.为了研究和探索我国大陆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和板内特异块体与其界带的深部介质属性、结构和深层物理—力学过程,已在我国最先构思、设计、布署并实施了十条人工源深部地震探测剖面.沿这十条第一剖面进行了高精度的地震反射、宽角反射和折射波场观测,进行了数据采集,获得了深部高分辨率的信息.通过数据处理和反演求得了各剖面辖区的沉积建造、结晶基底、地壳与上地幔的差异和层、块精细速度结构,发现、研究和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科学问题并取得了一系列新认识.为研究成山、成盆、成岩、成矿、成灾,圈层耦合和深化认识地球本体与动力学响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明确指出了其深入研究的内涵和发展导向.
滕吉文
关键词:动力学响应
中国青藏高原地球物理研究的第一批重大成果其发展导向与核心科学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被引量:7
2008年
青藏高原的地球物理研究是深化认识高原本体和东亚壳、幔结构、隆升机制与大陆动力学响应的基础,故为中、外地球科学家们所瞩目.为此本文主要讨论以下4个方面问题:(1)问题的提出与背景;(2)率先进行青藏高原深部地球物理研究取得的第一批重要成果与进程;(3)青藏高原地球物理研究中的开创性研究成果和得到的启迪与国际影响;(4)当今青藏高原地球物理研究中的核心科学问题与当前青藏高原地球物理学要做些什么与思考.研究结果表明:(1)在青藏高原地球物理研究中只有在清晰思路指导下,取得高分辨率的数据才能反演,并刻画其壳、幔介质的精细结构;(2)青藏高原地壳巨厚、岩石圈相对较薄的层块结构与壳、幔结构分区特征,特别是存在地壳低速层和地幔低速层及其不均匀展布;(3)在多维力系作用下、深部物质重新分展、调整、运移和在多要素约束下的物理-数学模拟及陆-陆碰撞动力学响应;(4)当今在青藏高原地球物理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地球内部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圈层耦合及其深层动力过程.中国地球科学家们应当清晰地认识到,青藏高原地球物理研究乃是中国地球科学家摘取"桂冠"的一个契机,故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以建立起具有特色中国地球科学的理论和和运动学与与学模型.
滕吉文
关键词:青藏高原隆升机制大陆动力学
沉积盆地、结晶基底和油、气成因理念与第二深度空间勘探和开发被引量:28
2009年
在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研究中,涉及到深部空间的介质、结构和属性,在沉积建造上涉及到陆相沉积、海相沉积和火山岩相,在油、气成因理论上涉及到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在机制上涉及到深部流体的分异、调整、运移和动力作用.这些本质性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是人们十分关注的科学领域.基于油、气生、储和形成的理论、应用和成效的研究提出,有几个基础性的理念问题必须重新认识,特别是沉积建造与古老变质岩结晶基底;双相(海相和陆相)沉积建造与盆地的内涵和双基(有机和无机)混合油、气成因理念.清晰地厘定这些认识不仅有益于对油、气形成、聚集和勘探及开发给出一个更为科学的深部空间,即第二深度空间(5000~10000 m)的油、气勘探,而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对这些理念的重新认识和深化研究可构建新的思路或理论,且在新的理念导向下,强化油、气深部勘探,以期能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取得新的成效,发现大型与超大型油、气田.
滕吉文阮小敏张永谦闫雅芬
关键词:第二深度空间
呼包盆地周缘壳、幔结构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对呼包盆地周边七个台站的远震接收函数研究表明:研究区地壳厚度为43-46 km,地壳速度比和S波速度结构均无异常;阴山造山带岩石圈埋深为65-85 km,且上地慢S波平均速度偏低,是典型的异常地慢区.根据S波速度结构和地壳厚度随地形高程反比的变化关系,以及地表广泛出露的慢源玄武岩分布,推测该区地慢深部热物质上涌是阴山造山带隆升的原因之一.上升的软流层物质与地慢发生交代、侵蚀作用导致岩石圈减薄,S波速度降低.呼包盆地的形成可能与深部物质上涌造成的拉张效应有关.
张洪双田小波刘芳曹井泉滕吉文
关键词:接收函数
金属矿产资源的深部找矿、勘探与成矿的深层动力过程被引量:93
2007年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科学与技术的进步,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无一例外的必须以大量的,各种类型的金属矿产资源为后盾.当今我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经济腾飞的前夜,国内矿产资源供给不足,且紧缺,故对外的依存度日益增大.为此,在多元化共享世界资源的同时,必须以本土资源为本,并迅速建立起安全、可靠与稳定供给的重要金属矿产战略后备基地.本文基于金属矿产资源形成和聚集的深部介质和构造环境,深层过程和动力学响应的新认识,并分析和讨论了国内、外已发现的深部金属矿床实例.据此提出:必须迅速强化进行地壳内部第二深度空间(5002000m)高精度地球物理找矿、勘探和深入研究深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与矿产资源形成的深层动力过程.
滕吉文杨立强姚敬全刘宏臣刘财韩立国张雪梅
关键词:动力学响应勘探
第二深度空间金属矿产探查与东北战略后备基地的建立和可持续发展被引量:50
2007年
我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经济腾飞的前夜,对金属矿产资源的需求必将日益增大,而第一深度空间(0~500 m)找矿、勘探和开发的资源量远远不足,且十分紧缺。为此,在多元利用世界资源的同时,必须立足本土,迅速强化进行第二深度空间(500~2 000 m)高精度地球物理找矿、勘探与开发,并从速在我国东北地区建立起金属矿产资源安全、可靠、稳定供给的战略后备基地,以保证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因为金属矿产资源的形成与聚集取决于深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和其深层物理-力学-化学作用过程与其动力学响应。为此,本文将讨论以下6个问题:(1)当今世界上各国对金属矿产资源的需求势态。(2)我国在快速工业化和腾飞前夜对金属矿产资源的需求与对外依存度。(3)我国必需金属矿产资源的保障途径之一,世界资源的多元化利用。(4)中国在共享世界资源的同时,必须立足于本土。(5)我国东北多金属矿产资源的深入找矿、勘探、开发和利用与我国东北地域金属矿产资源战略后备基地的建设。(6)必须迅速强化开展地壳内部第二深度空间金属矿产资源的地球物理找矿、勘探与开发。
滕吉文刘建明刘财姚敬金韩立国张永谦
关键词:金属矿产资源第二深度空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