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3-5-11)
-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3
- 相关作者:杨长琴徐立华张培通刘瑞显郭文琦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棉花育苗移栽新技术的发展及在生产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09年
- 就当前我国棉花生产上发展与应用的几项重要育苗移栽新技术,包括基质育苗、无土育苗、微钵育苗、水浮育苗、穴盘育苗的技术特点、配套技术要求和推广应用状况等进行了系统介绍,为这些育苗移栽新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利用和棉花生产效益的提高提供技术参考。
- 徐立华张培通杨长琴刘瑞显
- 关键词:棉花育苗移栽
- 麦棉两熟不同种植方式棉花生育特性及产量构成被引量:12
- 2011年
- 为探明不同种植方式对麦棉两熟种植棉花生育和产量特性的影响,2009~2010年在大田条件下开展了不同种植方式试验,以麦棉套栽处理为对照,比较了不同种植方式的棉花生育特性和产量构成。结果表明,套栽处理棉花生育进程早,果节及成铃高峰期长、峰值高,四桃中晚秋桃比率仅3.2%~4.7%,霜前花率88.6%~95.7%,群体物质累积量高,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麦后棉中各处理无伏前桃,群体物质累积量均低于套栽棉。麦后棉基质和营养钵处理棉花果节形成及成铃迟于套栽棉,峰值也有所降低,晚秋桃比率11.8%~20.8%,霜前花率77.2%~90.7%,基质处理籽棉产量低于套栽处理但不低于麦后营养钵处理;麦后棉直播-中处理棉花生长迟且弱,果节及成铃峰值出现迟且峰值不明显,易造成后期无效生长,晚秋桃比率24.5%~34.0%,霜前花率较低,籽棉产量低;麦后棉直播-早处理棉花生长转化快,果节形成及成铃集中且峰值高,干物质分配于生殖器官的比例高,晚秋桃比例仅3.3%,霜前花率88.0%,籽棉产量与麦后育苗移栽相当。因此,传统套栽棉易获得高产稳产,麦后基质和营养钵移栽棉产量形成具有一定潜力,而麦后直播棉产量水平则取决于品种特性。
- 杨长琴刘瑞显郭文琦张培通徐立华
- 关键词:生育特性
- 2008年江苏棉情分析与生产建议被引量:3
- 2009年
- 本文根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棉花综合高效栽培项目组对2008年棉花生产监测结果,概述了2008年江苏省棉花生产的概况,分析了中国棉花生长指数在江苏生产中应用的结果,指出该指数基本反映棉花适时生长动态,是反映气候、病虫害和栽培管理等影响极为敏感和快捷的指标,对指导棉花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棉情监测结果分析当前江苏棉花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 杨长琴徐立华张培通
- 关键词:棉花生产
- 2个基因型棉花棉铃发育物质累积及其糖代谢特征
- 2010年
- 为探明不同基因型棉花棉铃物质累积特性及其糖代谢生理基础,以科棉6号和泗棉3号为材料,通过大田栽培试验,研究了2个基因型棉花的棉铃物质累积、分配特征及其碳水化合物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科棉6号棉铃干物质快速累积期持续时间长而累积速率平缓,最终干物质累积量高;泗棉3号棉铃干物质快速累积期持续时间短而累积速率高,最终棉铃干物质累积量低。科棉6号棉铃对位叶干重高且干重下降平缓;泗棉3号棉铃对位叶干重铃龄初期低,达到峰值后急剧下降;科棉6号棉铃铃壳率低于泗棉3号,纤维率高于泗棉3号。在棉铃发育过程中,科棉6号棉铃对位叶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转化率均高于泗棉3号,棉铃尤其是种子中碳水化合物在铃龄初期高后期低。上述结果表明,"源"叶的功能期和碳水化合物水平、"库"器官对碳水化合物转化和利用的能力是2个基因型棉花棉铃物质累积和分配差异的内在原因。
- 杨长琴张培通徐立华刘瑞显
- 关键词:棉铃发育糖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