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300000166)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4
相关作者:叶兴东何婉苹汤少开戴向农林壬娇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梅毒
  • 1篇性病
  • 1篇性病防治
  • 1篇性行为
  • 1篇性行为特征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医护
  • 1篇医护人员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知识知晓
  • 1篇知晓
  • 1篇知晓率
  • 1篇人类免疫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缺陷病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螺旋体

机构

  • 6篇广州市皮肤病...

作者

  • 6篇叶兴东
  • 3篇汤少开
  • 3篇何婉苹
  • 2篇戴向农
  • 1篇林壬娇

传媒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国际皮肤性病...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皮肤性病诊疗...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梅毒治疗后血清学转归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15年
梅毒治疗后血清学转归包括血清学治愈、血清固定以及血清学失败。血清学治愈是指梅毒患者经推荐方案治疗后,其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定性转为阴性或定量滴度下降至少4倍或以上。血清固定是指治疗后,患者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滴度下降到一定水平后,早期梅毒随访6~12个月、晚期梅毒随访12-24个月不再变化或上下波动〈1个滴度的现象。血清学失败是指治疗后梅毒患者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不降低,出现4倍及以上的上升现象。血清学转归与梅毒临床类型、治疗方案、起始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滴度、隐匿性苍白螺旋体感染、是否有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梅毒血清固定患者需要进行非特异性抗体定期检测,必要时给予治疗。血清学失败者,可能是病原体对治疗药物不敏感,应重新治疗。
叶兴东戴向农
关键词:梅毒血清学
广州市梅毒防治:成效、挑战和策略被引量:3
2018年
为了更好地实施梅毒中长期控制规划并为落实目标提供借鉴,我们对2005-2016年间广州市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的梅毒病例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梅毒控制基本策略。分析表明,2016年广州市获得性早期梅毒和先天梅毒报告发病率分别为7.66/10万人、27.0/10万活产数,2005年以来年均分别下降2.0%、12.0%,而2016年隐性梅毒报告数达7829例,2005年以来年均上升14.0%。梅毒防治必须与艾滋病防治相结合(“一个”结合),通过进一步完善梅毒监测和检测“两个”体系,以提高公众梅毒知识知晓率、梅毒初筛阳性者STD门诊有效转诊率、医疗机构梅毒规范诊疗报告率“三个”率为抓手,以女性工作者、吸毒人员、男同性恋者和孕妇“四个”人群为重点的梅毒防治“1234”策略。本文还结合梅毒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叶兴东
关键词:梅毒
2015年广州市STD高危人群性行为特征及艾滋病梅毒感染率的调查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高危人群艾滋病及梅毒感染状况,分析相应人群的艾滋病及梅毒流行趋势,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5-10月对广州市女性性工作者(FSWs)、男男同性恋者(MSM)和吸毒者(DUS)三类人群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检测HIV及梅毒抗体。结果:共调查1091人,其中调查FSWs591人、MSM300人、DUS200人,三类高危人群梅毒艾滋病知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DUS(73.5%)、MSM(62.3%)、FSWs(59.4%)。MSM人群的梅毒感染率和HIV感染率均最高,分别是9.3%和2.7%,三类高危人群梅毒感染率和HIV抗体感染率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广州市高危人群的性病艾滋病疫情严峻,危险因素广泛存在,仍需要加大干预控制力度,严格监测和控制高危人群性病艾滋病发病率,提高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效果。
梁容娇叶兴东汤少开何婉苹庄锦填林壬娇
关键词:高危人群性行为特征艾滋病梅毒
广州市性病防治相关医护人员梅毒规范治疗知识知晓现状调查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各级医院性病防治相关科室医护人员梅毒规范治疗现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广州市各级医院医护人员进行梅毒规范治疗的知识问卷调查。利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调查795人,调查人群总知晓率为57.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高级职称的医护人员的梅毒规范化治疗知识知晓率比初级职称的医护人员高(OR=2.175,95%CI=1.565~3.024;OR=2.174,95%CI=1.440~3.284);相对于皮肤性病科的医护人员,妇产科、全科等其他临床科室和辅助科室的医护人员梅毒规范化治疗知识知晓率水平较低(OR=0.172,95%CI=0.035~0.834;OR=0.120,95%CI=0.028~0.518;OR=0.072,95%CI=0.017~0.304;OR=0.093,95%CI=0.021~0.414)。结论广州市医护人员整体的梅毒规范治疗水平较低,应进一步加强培训。
庄锦填汤少开何婉苹梁容娇叶兴东
关键词:医护人员梅毒知晓率
广州市男男性接触者人群HIV和梅毒感染及相关因素调查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男男性接触者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HIV和梅毒感染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3年11月至2014年6月,对参加性病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且近2年内发生过同性性行为的MSM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HIV和梅毒。结果共调查1 046名MSM,HIV和现症梅毒感染率分别为7.36%、4.21%,梅毒相关防治知识知晓率为53.54%。29.45%的MSM近2年内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16.35%与非固定的非婚异性发生过性行为。94.17%的MSM近2年内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37.06%,拥有固定肛交对象的比例为35.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广州户籍、低学历和现症梅毒感染是感染HIV的危险因素,年龄越大、吸毒或曾经吸毒、HIV感染是现症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广州市MSM人群HIV和梅毒感染已处于较高水平,高危行为普遍存在,应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大力开展安全性行为和正确就医行为促进活动,减少HIV和梅毒感染的风险。
何婉苹叶兴东汤少开庄锦填梁容娇
关键词:男男性接触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
梅毒螺旋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基于arp/tpr两个基因的梅毒螺旋体基因分型方法正被广泛应用,不同血液成分及脑脊液标本都可用于梅毒螺旋体检测及基因分型,结合tp0548基因加强分型,发现中国梅毒螺旋体菌株主要为梅毒螺旋体14d/f型,而脑脊液中常检测到梅毒螺旋体19d/e型。23SrRNA基因A2058G突变是梅毒螺旋体耐14、15元环大环内酯类抗菌素的原因,对16元环大环内酯类抗菌素同时耐药的A2059G突变菌株在国外已经出现。梅毒螺旋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有助于了解其基因型别与梅毒类型之间的相关性,通过监测梅毒螺旋体携带抗菌素耐药基因的情况,为临床选用抗菌素治疗梅毒提供依据。
叶兴东戴向农
关键词:梅毒密螺旋体苍白流行病学分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