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01007)

作品数:7 被引量:140H指数:6
相关作者:钱广强董治宝罗万银张正偲赵爱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沙丘
  • 2篇土地非农化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土地利用变化
  • 2篇农区
  • 2篇粒度
  • 2篇粮食生产
  • 2篇华北平原
  • 2篇非农
  • 2篇非农化
  • 2篇传统农区
  • 1篇新月形沙丘
  • 1篇障碍物
  • 1篇植被
  • 1篇植被覆盖
  • 1篇植被覆盖度
  • 1篇沙量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环境质量
  • 1篇输沙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安阳师范学院
  • 2篇安阳幼儿师范...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董治宝
  • 6篇钱广强
  • 5篇罗万银
  • 4篇张正偲
  • 3篇赵爱国
  • 2篇方相林
  • 1篇李根明
  • 1篇孙虎
  • 1篇肖生春
  • 1篇逯军峰
  • 1篇王洪涛

传媒

  • 4篇中国沙漠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Scienc...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2015’全...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输沙量与输沙势的关系被引量:26
2011年
区域风沙活动在时间、空间和强度上的不确定性,导致对输沙量进行长期测定比较困难。所以,输沙量通常是用来研究短期的风沙活动强度,对长期的风沙活动强度,一般是利用输沙势来衡量,使用这两种指标评价区域风沙活动强度,势必会产生一定的差异。利用中国科学院风沙科学观测场积累的长期输沙量和输沙势观测资料,对区域风沙活动强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月输沙量变化在0.89~18.11kg.m-1之间,而月输沙势变化在0.03~21.01之间,每年的4—5月是风沙活动最为强烈的时期;输沙量随输沙势增加而增加,它们之间可以近似用线性函数来表达。
张正偲董治宝赵爱国钱广强
关键词:风沙活动输沙量输沙势
不同坡度障碍物前气流场特征及其对回涡沙丘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2
2012年
针对布设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5个不同迎风坡坡度的障碍物模型,采用超声风速仪,在野外实测了障碍物前的气流速度场.气流水平和垂直速度的变化规律表明,障前气流场特征受障碍物迎风坡坡度控制.当迎风坡坡度小于60°时,障前气流以减速和上升运动为主,而当迎风坡坡度大于60°时,障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反向气流.水平速度反向区的范围随迎风坡坡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垂直速度反向区的范围则随坡度的增大呈变高变窄趋势.受障碍物影响,障前气流表现出可影响沙粒跃移运动的低频高能速度脉动,气流逼近障碍物时,水平和垂直速度湍流强度均增大.距障碍物越近、坡度越大,湍流强度越强.障前气流减速和下沉运动导致风沙流局部过饱和从而发生堆积,这为回涡沙丘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气流反向不仅影响回涡沙丘的初始发育位置,还是塑造沙丘形态的动力因子.
钱广强董治宝罗万银张正偲赵爱国
关键词:湍流强度
华北平原传统农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非农化研究——以内黄县为例
通过1979—2007年华北平原传统农业区土地利用变化探讨土地非农化规律,为粮食安全,区域土地利用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构建土地非农化评价模型,运用遥感技术等方法获得的土地利用数据,对研究区土地利用非农...
方相林李根明任彦周赵香珍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非农化粮食生产华北平原
文献传递
回涡沙丘的形态特征与表面物质组成被引量:16
2012年
在沙丘分类系统中,回涡沙丘是一种重要的有障沙丘形态,系运移风沙流在障碍物前遇阻堆积而成。野外测量表明,回涡沙丘具有与新月形沙丘相似的外观,其迎风坡坡度一般在2°~18°之间,背风坡坡度较陡为21°~31°。回涡沙丘高度及其与障碍物距离受障碍物高度的控制,障碍物越高则回涡沙丘也越高,沙丘离障碍物也越远,沙丘高度、沙丘与障碍物距离分别与障碍物高度线性相关。粒度特征反映了局地沙源特征,粗细颗粒均可在风力作用下形成障前堆积形态。同一地区回涡沙丘与新月形沙丘表面物质的粒度参数对比表明,由于障碍物前回旋涡流的影响,回涡沙丘表面物质经历了更为强烈的风力分选过程,物质组成更细,分选更好,更趋于正偏和窄峰态。
钱广强董治宝罗万银张正偲
关键词:粒度新月形沙丘
华北平原传统农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非农化研究——以内黄县为例
通过1979—2007年华北平原传统农业区土地利用变化探讨土地非农化规律,为粮食安全,区域土地利用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构建土地非农化评价模型,运用遥感技术等方法获得的土地利用数据,对研究区土地利用非农...
方相林李根明任彦周赵香珍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非农化粮食生产华北平原
Airflow patterns upwind of obstacle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for echo dune formation:A field measurement of the effects of the windward slope angle被引量:3
2012年
The velocities in front of five topographic obstacles with windward slope angles between 45° and 80° were measured using ultrasonic anemometers in the field at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engger Desert.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velocities indicated that the airflow pattern wa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obstacle's windward slope angle.The horizontal flow decelerated but the vertical flow accelerated upwind of the obstacles when the windward slope was less than 60°,but a reversed flow formed in front of steeper obstacles.The size of the area occupied by the reversed horizontal component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windward slope,but the region of reversed vertical velocity became narrower and taller.Airflow turbulence was strengthened as the wind approached the obstacle,and low-frequency high-energy velocity fluctuations were observed upwind of the obstacle,and could affect the entrainment and saltation processes of sand particles.Turbulence intensities for both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omponents of the airflow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windward slope and with decreasing distance from the obstacle.The deceleration and downward movement of airflow upwind of the obstacle would result in supersaturation of the air-sand flow,leading to deposition of moving sand,and these deposited grains would become the material basis for the formation of echo dunes.The reversed airflow would both determine the initial position of the echo dune and provide the necessary motive power to subsequently shape the echo dune.
GuangQiang QianZhiBao DongWanYin LuoZhengCai ZhangAiGuo Zhao
关键词:沙丘风障
栅栏最佳疏透度的空气动力学评价被引量:10
2009年
为研究栅栏防沙的动力学机制,运用风洞中PIV所测风速资料,从空气动力学角度对直立栅栏的最佳疏透度范围进行了讨论与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研究者所得栅栏的最佳疏透度范围不尽相同,大致范围在0.2~0.6之间,结果非常分散。PIV资料评价的栅栏最佳疏透度在0.2~0.3之间,该疏透度范围的栅栏周围气流湍流度较低,对风能的耗散较大,能有效抑制过境风沙流,理论上属于防沙的最佳疏透度,但实践操作中为了降低成本,阻沙栅栏的实际疏透度可适度增大,放宽到0.3~0.4左右。栅栏绕流的复杂性,使得众多研究都运用了过多的简化与假设,而且研究者们对于栅栏防护过程的不同理解以及所强调的保护侧重点不同导致评判的标准也各不相同,最终得到的最佳疏透度范围也有所差异。
罗万银董治宝钱广强
关键词:PIV
基于3S的豫北内黄县近30年来植被覆被变化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运用3S技术,分析和探讨了河南省内黄县1979—2007年的植被覆盖度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该区30年间的植被覆盖度变化显著。具体为:高覆盖度和中高覆盖度逐年上升,而中覆盖度、低覆盖度和极低覆盖度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中覆盖度降低的幅度较小,而低级覆盖度下降幅度较大。结论表明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一方面反映了人口增长和经济建设需求对植被覆被变化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反映相关部门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研究区人口素质提高环保意识增强。
李根明董治宝孙虎钱广强罗万银王洪涛逯军峰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生态环境质量
巴丹吉林沙漠地表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区域差异被引量:75
2011年
对巴丹吉林沙漠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沙丘、不同地貌部位的223个地表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表明,该沙漠的流动沙丘主要由细沙组成,其含量可达49.5%~66.1%;沙丘沙的平均粒径介于2.104~2.706Φ之间,粗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与世界其他沙海中沙物质粒径相比处于中等粗细。粒径最细者为灌丛沙丘表面沙粒,最粗者为横向沙山迎风坡;分选度好至极好,均为正偏中等峰态。丘间地物质粗于沙丘沙,平均粒径为1.409Φ,分选较好,正偏窄峰态。从频率曲线来看,沙丘沙为单峰,丘间地多为双峰或三峰。在典型横向沙山剖面上,自迎风坡坡脚至沙丘顶部平均粒径变细而分选性变好,最粗的沙粒出现在靠近迎风坡坡脚的丘间地,而最细和分选最好的沙粒出现在紧邻沙丘顶部的背风坡。尽管横向沙山与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的尺度不同,但二者同属横向沙丘系统,具有相似的沙丘动力机制,因而粒度参数之间关系的表现趋同。从区域上来看,在平行于主导风向的3条NW—SE向断面上,沙漠中北部高大沙山之间低矮"通道"上的沙粒平均粒径存在微弱的变细趋势,而高大沙山区则不存在明显的变化规律;在平行于雅布赖山的3条SW—NE向断面上,粒度参数沿断面方向无明显的变化规律,但断面越靠近雅布赖山平均粒径越粗。一般认为巴丹吉林沙漠是中国重要的沙尘源区之一,然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沙漠中北部几乎不含粉沙黏土(<0.0625mm)组分,而东南部的横向沙山区含量则相对较高,这就需要进一步推断巴丹吉林沙漠具体的沙尘源区和沙尘释放过程。以上变化规律说明,除了物源和主导风向等宏观因素外,引起局地气流改变进而影响沙粒跃移过程的地形起伏、植被覆盖等微观因素也对沙粒分选过程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宏观和微观因素共同作用,最终形成的粒度参数规律性在沙丘尺度�
钱广强董治宝罗万银张正偲肖生春赵爱国
关键词:巴丹吉林沙漠沙丘沉积物粒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