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LZ13212)
-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2
- 相关作者:马俊杰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沭阳县中医院沭阳县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真武汤中附子和芍药不同配伍对大鼠肾脏炎症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观察真武汤中附子、芍药不同配伍对大鼠肾脏炎症的干预作用,探讨"少火"、"壮火"的内涵。方法实验选用60只大鼠,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尾静脉注射单克隆抗体1-22-3造成大鼠肾小球肾炎模型,在此基础上按照不同干预方法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缬沙坦组、高附低芍组、附芍等量组、低附高芍组。造模成功后持续灌胃给药,空白组与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干预2周后处死大鼠,分别观察其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并检测血清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附芍等量组、低附高芍组及缬沙坦组皆可显著抑制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及细胞外基质扩张,对hs-CRP、TNF-α、IL-6水平亦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其中附芍等量组效果优于低附高芍组,但仍逊于缬沙坦组,而高附低芍组反而加速疾病进展。结论真武汤附芍不同配伍对肾脏炎症具有抗、促炎效应。
- 马俊杰张以来
- 关键词:真武汤附子少火壮火
- 基于归脾丸对MHD CKD贫血患者微炎症状态调节探讨“培土生血”内涵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从调节微炎症状态角度揭示归脾丸改善运用持续性血液透析(MHD)技术的慢性肾脏病(CKD)5期患者CKD贫血的效应机制,进而探索"培土生血"的科学内涵。方法:60例西医诊断为CKD5期、CKD贫血,中医诊断为脾虚、血虚证的MH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干预治疗,治疗组采用归脾丸联合EPO治疗,疗程为60天,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红细胞数(RBC)、EPO、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贫血相关指标Hct、Hb、RBC、EPO皆有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两组患者干预后上述贫血指标及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相关指标hs-CRP、IL-6、TNF-α皆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两组患者上述炎症指标干预后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归脾丸具有抗炎补血作用,此为其培土生血机制之一。
- 马俊杰张以来
- 关键词:归脾丸持续性血液透析微炎症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