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1GQ002)

作品数:5 被引量:43H指数:4
相关作者:俞洁邹难刘玥卢小林舒波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东北大学马里兰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篇公交
  • 3篇公共交通
  • 1篇行人
  • 1篇整数规划
  • 1篇疏散
  • 1篇搜索
  • 1篇突发事件
  • 1篇网络
  • 1篇网络模型
  • 1篇灵活性
  • 1篇绿波带
  • 1篇接驳
  • 1篇紧急疏散
  • 1篇禁忌搜索
  • 1篇交通工程
  • 1篇公交枢纽
  • 1篇公交系统
  • 1篇被动式
  • 1篇常规公交
  • 1篇城市交通

机构

  • 5篇山东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马里兰大学

作者

  • 4篇俞洁
  • 3篇邹难
  • 2篇刘玥
  • 1篇林永杰
  • 1篇贾磊
  • 1篇卢小林
  • 1篇舒波
  • 1篇杨险峰

传媒

  • 2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交通运输系统...
  • 1篇城市交通

年份

  • 4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行人-公交紧急疏散集成优化模型被引量:5
2014年
针对大型公共场所突发事件提出了运用公共交通进行紧急疏散的集成优化模型。模型将紧急疏散问题抽象为行人交通流和公共交通网络的双层优化网络,第1层引导撤离人员从事发地点(建筑物等)到达指定的乘车点(公交站等),第2层优化公交车从场站出发,途经各乘车点,最后运输撤离人员到达安全地点。利用基于禁忌搜索的两阶段启发式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在一个有328人需要疏散的网络中,共使用8辆公交车完成疏散。目标函数中每一项权重的变化对模型输出结果基本没有影响,模型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对比CPLEX优化软件,启发式算法能够在1h内求解出近似最优解,并且近似最优解与最优解的误差小于15%。模型充分考虑了撤离人员分配与公交路径优化之间的交互影响,实现了在紧急疏散时行人交通流与公共交通网络的组织最优。
潘述亮俞洁刘玥
关键词:公共交通突发事件紧急疏散行人禁忌搜索
含特殊需求的灵活接驳公交服务区域与路径选择被引量:14
2014年
针对国内特有的"小区型"住宅开发特点以及不规则路网等情况,在给定乘客需求以及车队规模的条件下,基于网络模型建立了一个同时求解最优服务区域和车辆服务路径的双层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该模型的上层目标是最大化服务的乘客数量,同时下层目标是最小化运营者的运营成本.同时就模型的求解给出了一种启发式算法以期在合理的时间内求解出可接受的方案.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启发式算法得到的近似最优解与最优解的差值最大在15%左右,同时单位乘客运营成本的差值在10%以内.
潘述亮俞洁邹难舒波
关键词:公共交通网络模型
基于服务分区的常规公交枢纽布局优化模型被引量:3
2014年
为提升公交系统运输效能与服务质量,并针对以往仅从网络流量或土地利用单一角度求解枢纽最优布局问题的局限性,从解析枢纽'服务分区'特性入手,建立'枢纽服务分区、线路干支分离'的城市常规公交枢纽布局优化模型;进而基于网络解构思想简化模型复杂度、探索最优求解算法并加以实现;最后结合苏州工业园区实际案例验证模型与算法普适性,并对模型的关键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引入'服务子区'概念可以从系统最优角度实现交通需求与土地利用互动的数学表述,因而可更科学客观地反映城市公共交通网络服务的实际特性与公交枢纽规划实践.
俞洁潘述亮刘玥
关键词:交通工程整数规划
灵活型公交服务系统及其研究进展综述被引量:18
2014年
作为一种新型的公共交通服务方式,灵活型公交服务系统能够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服务品质,并将成为一体化城市综合公共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灵活型公交服务的产生及40多年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总结该系统的分类、运营模式以及主要研究进展,并深入剖析国外已有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应用于中国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和运营实践的局限性。研究表明,灵活型公交服务系统的关键理论研究聚焦于边界条件决策、关键运营参数设置以及线路优化与协调三个方面。而如何结合中国城市居民出行特性及公共交通规划与运营实践,将国外已有研究成果创新性地应用于中国现实环境,是未来研究中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
潘述亮俞洁卢小林邹难
关键词:城市交通公共交通
城市交通干道上被动式公交信号优先控制被引量:8
2013年
基于传统绿波带控制,提出了被动式公交绿波带协调控制,以降低多数公交乘客在干道上的延误.首先,改进了传统绿波带的设计方法,考虑了初始排队和公交站台对绿波带的影响;其次,基于公交车辆停靠站影响,提出了公交绿波带设计.最后,统筹公交车和社会车辆的综合效益,建立了传统绿波带和公交绿波带的综合控制策略,以降低整个干道上的总人均延误.以济南市经十路为例,利用VISSIM微观仿真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证明:相比于传统绿波带,改进的绿波带能够降低社会车辆延误,而新建立的公交绿波带和综合绿波带均能显著降低公交车辆在干道上的延误和停车次数,并减少整个网络中社会车辆和公交车辆的总人均延误.
林永杰杨险峰邹难贾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