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00763)
-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2
- 相关作者:凌焱陈惠鹏李玉霞刘刚李伟东更多>>
-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安徽中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合成生物学的特征及应用被引量:7
- 2011年
- 20世纪,人们对生命的认识逐步深入,通过以分子生物学为核心的技术方法诠释如遗传、发育、疾病及进化等生命现象,获得了大量关于基因和蛋白质等生命体基本组成元件的结构和功能信息。扎根在这样的知识土壤中,以天然的生物元件为素材,以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为支撑平台,在寻求思维和技术创新的需求下,合成生物学(synthetic biology)研究破土而出。
- 凌焱李玉霞刘刚陈惠鹏
- 关键词:合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现代生物技术生命现象技术创新
- 一种高保真单向DNA合成方法初步探索
- 2014年
- 目的建立一种高保真、简单快速的DNA片段合成方法。方法提出一种高保真DNA单向合成方法(high fidelity DNA unidirection synthesis method,HFUS),主要在Phusion DNA聚合酶、BsrDⅠ限制性内切酶和λ外切酶3种酶协同作用下,将一条正向DNA单链和数条反向DNA单链通过逐个顺序扩增的方式,最终合成出目的DNA片段。该方法采用37℃、50℃和72℃3个温度的快速转换实现片段扩增的分步有序化合成。结果通过HFUS法,初步合成出2条长度分别为340 bp、450 bp的DNA随机序列片段。结论该研究探索了一种新的合成DNA片段的方法,初步实现了长达450 bp DNA片段的快速合成,为DNA合成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 吴逊李玉霞李北平李炳娟白东梅张昕凌焱周围刘刚陈惠鹏
- 应用改构的炭疽毒素作为靶向肿瘤细胞的药物递送系统及其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通过改造炭疽毒素保护性抗原Protective Antigen(PA)及致死因子Lethal Factor(LF),尝试建立更加广谱的新型炭疽毒素靶向给药系统并对其递送效率进行定量评价。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手段,分别构建了3种改构的天然炭疽毒素保护性抗原PA及炭疽毒素的LF N端融合海肾荧光素酶(Luciferase)的LFn-linker-Luc的大肠杆菌重组表达体系。利用CCK-8法评价改构PA和LF共同作用肿瘤细胞后的细胞存活率;利用改构PA和LFn-linker-Luc与肿瘤细胞共孵育,通过测定细胞内荧光素酶活性,评价改构PA靶向肿瘤细胞的效果。结果:体外酶解实验证明构建的改构PA蛋白能够被正确地酶解成目的大小的片段;改构PA和LF共同作用肿瘤细胞能够显著降低细胞存活率;利用LFn-linker-Luc能够评价改构PA的靶向效率,PA蛋白的改构方式与其递送效率相关。结论:设计并改构的炭疽毒素药物递送系统,能够实现特异性靶向肿瘤细胞的效果,并具有更广谱的作用效果,为研制新型广谱抗肿瘤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李炳娟李玉霞李北平凌焱周围李伟东林海龙梁龙刘刚张景海陈惠鹏
- 关键词:炭疽毒素保护性抗原肿瘤靶向治疗
- 20例中国Peutz-Jeghers综合征患者STK11基因编码区突变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检测Peutz-Jeghers综合征患者STK11基因编码区序列,进一步明确STK11基因可能存在新的突变位点。方法收集空军总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期间收治的20例Peutz-Jeghers综合征患者的血液样本,采用PCR扩增技术及DNA测序方法检测STK11基因编码区序列,与STK11基因的正常序列比对分析。结果 20例Peutz-Jeghers综合征患者中有14例患者检测到STK11基因的编码区发生突变,1例患者携带2个突变位点,13例患者携带单一突变位点。测序发现1例患者在3号外显子第460位发现一错义突变(460C→G),在第154密码子处形成另一种新的氨基酸,为一新的突变位点。2个家系中4例患者在同一位点发生突变;同一家系患者的突变位点一致。其余6例患者STK11基因编码区未见突变位点。结论 STK11基因突变是Peutz-Jeghers综合征发生的主要病因,3号外显子第460位错义突变,即460C→G,是导致Peutz-Jeghers综合征发生新的突变位点。
- 赵晓李玉霞凌焱陈惠鹏张宝库夏廷毅周平
- 关键词:STK11基因PEUTZ-JEGHERS综合征
- 人Notch受体胞内区基因N2ICD和N3ICD克隆及真核表达体系的构建被引量:2
- 2012年
- Notch信号通路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该通路中各受体功能的深入研究能够为揭示其致癌作用奠定基础。本研究采用RT-PCR的方法从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的cDNA中克隆人Notch2和Notch3受体胞内区基因(N2ICD和N3ICD基因),并构建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真核表达载体N2ICD/pEGFP和N3ICD/pEGFP,将序列正确的重组质粒转染HeLa细胞,显微镜下可见明显的绿色荧光,并定位在细胞核内。Western blotting检测目的蛋白成功融合表达,并能够提高其下游靶基因Hes1的转录活性。
- 孙芳李玉霞毛艳凌焱张小男李伟东刘刚梁龙陈珊陈惠鹏
- 关键词:NOTCH信号通路真核表达
- 前手性酮全细胞转化体系中甲酸脱氢酶C-端无序结构与转化效率的关系研究
- 2013年
- 目的:构建前手性酮类化合物的重组全细胞催化体系,并研究CbFDH C-端无序的11个氨基酸与酶活性的关系。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野生型LbADH,CbFDH及C-端11个氨基酸缺失的CbFDH截短突变体的表达菌株;SDS-PAGE分析其表达方式及表达量,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全菌破碎上清中的酶活性;将含野生型LbADH及CbFDH的菌株与底物混合孵育,考察双菌全细胞体系的催化效果;并将含野生型CbFDH及CbFDHΔ354-364的菌液分别与含野生型LbADH的菌株混合催化苯乙酮的转化,比较两种菌的协助转化效率。结果: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Duet-1-adh,pETDuet-1-fdh及pETDuet-1-fdhΔ354-364,并实现了在大肠杆菌中的异源表达,含野生型LbADH及CbFDH的两种菌株能够实现苯乙酮的协同转化,转化率为24.4%,产物对映体纯度为96.79%;CbFDH及CbFDHΔ354-364分别占上清总蛋白的28.54%及37.72%,C-端的缺失未影响CbFDH的可溶性表达,但CbFDHΔ354-364全菌上清催化NAD+转化为还原型NADH的效率降低,为CbFDH粗酶液的29.82%;且重组菌株Rossetta(DE3)-pETDuet-1-fdhΔ354-364与Rossetta(DE3)-pETDuet-1-adh协同转化苯乙酮的转化率降低至8%。结论:重组菌株Rossetta(DE3)-pETDuet-1-adh与Rossetta(DE3)-pETDuet-1-fdh能够协同催化苯乙酮转化,转化效率为24.4%,产物对映体纯度为96.79%;重组菌株Rossetta(DE3)-pETDuet-1-fdhΔ354-364与Rossetta(DE3)-pETDuet-1-adh协同转化苯乙酮的效率为Rossetta(DE3)-pETDuet-1-fdh与Rossetta(DE3)-pETDuet-1-adh协同转化效率的32.79%,且Rossetta(DE3)-pETDuet-1-fdhΔ354-364全菌上清催化还原型辅酶再生的效率降低,提示C-端无序的11个氨基酸残基对CbFDH酶活性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
- 李炳娟李玉霞李北平凌焱周围刘刚张景海岳俊杰陈惠鹏
- 关键词:甲酸脱氢酶辅酶再生全细胞催化
- 人类内源性病毒在精神分裂症病因学中的意义及可能机制被引量:2
- 2014年
- 人类内源性病毒包括人类反转录病毒与博尔纳病病毒与精神心理疾病的关系尚不明确。作为人类基因组的组成成分,人类内源性病毒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遗传、环境、免疫因素的联结点。本文从人类内源性病毒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临床与实验室证据与可能的致病机制进行综述,以揭示人类内源性病毒在精神分裂症病因学与致病机制中的作用。
- 答嵘任健康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致病机制
- CAR在乳鼠肠、肝、心、脑、肾、肺组织的表达
- 2011年
- 目的检测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AR)在乳鼠肠、肝、心、脑、肾、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为研究CVB感染引发病毒性疾病与组织中CAR表达水平的关联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正常BALB/c乳鼠肠、肝、心、脑、肾、肺组织中CAR受体在核酸水平和蛋白水平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定量PCR显示CAR在乳鼠脑、肺、肠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肝、肾、心组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与定量PCR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CAR的表达存在组织特异分布的特点。
- 汤洁孙芳李玉霞凌焱毛艳李伟东尹登科王成永陈惠鹏
- 关键词:荧光实时定量PCRWESTERNBLOT